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浙江省台州市2017届高三2月选考科目教学质量评估测试)1.阅读图文资料,完...

((浙江省台州市2017届高三2月选考科目教学质量评估测试)1.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埃塞俄比亚拥有9000多万人口,人均GDP约400美元;境内河流湖泊较多,但利用率不足5%;过去40年间,林地所占面积由40%下降到1%,降雨量大幅度下降,出现了长期的干旱、饥荒。图为埃塞俄比亚及周边等高线地形图。

材料二  埃塞俄比亚人有独特的“计时法”——把太阳升起时作为一天的开始,即当地所在时区的区时6点为0时; 18点为12时,此时是白天结束,黑夜12小时的开始。

材料三  为埃塞俄比亚高原垂直自然带分布图。其中沃伊那德加带和德加带是埃塞俄比亚最重要的农牧业地带,全国2/3的人口以及城市都集中在这里。

(1)说出沃伊那德加带和德加带成为该国最重要农牧业地带的自然和经济原因。

(2)简析该国河流利用率不高的原因。

(3)说明引发该国发生严重饥荒的环境问题的原因,并指出解决问题的有效措施。

(4)当晨线与图剖面线基本重合时,图示城市日落最早的是     ;按当地独特“计时法”,北京时间正午时埃塞俄比亚(首都38°44′E)的时间是     ;埃塞俄比亚能应用独特“计时法”是由于当地的昼夜变化幅度    (填“大”或“小”)。

 

(1)气温适宜,降水较丰富,灌溉水源充足,适宜多种作物和牧草生长。劳动力充足(或人口分布多),市场广阔(或城市集中)。 (2)河流落差大,不利航运;地质不稳定,水库建造安全性差;经济落后,航运价值小; 资金短缺;开发利用技术水平低。 (3)原因:毁林开荒,水土流失严重;过度放牧,土地荒漠化严重; 措施:培育良种,提高粮食单位面积产量;因地制宜的植树种草,恢复天然植被(或退耕还林还草);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4)摩加迪沙 1时 小 【解析】(1)根据图示海拔高度分析,沃伊那德加带和德加带气温适宜,降水较丰富,灌溉水源充足,适宜多种作物和牧草生长,是成为该国最重要农牧业地带的自然。区域内人口分布多,劳动力充足,城市集中,市场广阔,是经济原因。 (2)该国河流落差大,不利航运。位于板块生长边界,地质不稳定,水库建造安全性差。是发展中国家,经济落后,河流航运价值小。资金短缺,开发利用技术水平低。所以河流利用率不高。 (3)引发饥荒发生的环境问题的原因主要是毁林开荒,水土流失严重。人口增长,过度放牧,土地荒漠化严重。治理措施主要是培育良种,提高粮食单位面积产量。因地制宜的植树种草,恢复天然植被,或退耕还林还草。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4)读图,当晨线与图Ⅱ剖面线基本重合时,北半球昼长夜短,越向北昼越长,日出越早,日落越晚。图示城市日落最早的是南部的摩加迪沙。北京时间正午时埃塞俄比亚(首都38°44′E),位于东3区,区时是7时.按当地独特“计时法”,当地所在时区的区时6点为0时,则该地的时间是1时。埃塞俄比亚能应用独特“计时法”是由于当地的纬度低,昼夜变化幅度小。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全国百强校】天津市南开中学2017届高三第五次月考)5.读图完成下列要求。

位于“一带一路”经济带的河西走廊是我国最大的玉米制种基地,全国70%的玉米种子来自这里。每年9、10月份,是河西走廊成熟的玉米种子集中晾晒的时期,大片的沙漠荒滩变成了金色的“玉米滩”,这里成了种子的天然晾晒场。

制种是生产已经培育成功的作物种子,河西走廊具有建立制种基地得天独厚的条件。目前中国制种业41家骨干企业在河西走廊建立了生产基地或加工中心,这些生产基地大都建立在水源较为丰富的地区,进行集约经营。全球前5家制种公司也有4家落户河西,可以说河西走廊在为全国各地甚至全世界制种。

(1)据图a所示信息,描述其图幅范围内的地势特征。

(2)根据环境条件,说明图a中甲盆地内城市间交通联系适宜发展航空运输的理由。(两条即可)。

(3)依据图文信息,分析9、10月份河西走廊有利于种子脱水干燥的自然条件。

(4)据图文信息,归纳河西走廊制种业发展的特点,并为当地农业可持续发展提出一条建议。

 

查看答案

(【全国市级联考】辽宁省部分重点中学作协体2017届高三考前模拟考试)4.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6年7月19日,习近平走进了银川市永宁县闽宁镇原隆移民村,视察了村里的光伏农业科技大棚产业园扶贫项目。村里共建设光伏农业科技大棚588个,采用国内首创“棚上发电棚下种地”的糢式,村民获得土地流转租金收入后,企业为其提供技术培训服务,引导他们进入园区农业车间,向产业工作转型……“造血式扶贫”的理念迅速再次生根开花。据测算,项目建成后,光伏系统年平均发电量约为2. 7亿千瓦时,除完全满足大棚生产设备使用外,还可以向国家电网榆电。原隆移民村是永宁县最大的生态移民村,移民主要来自宁夏固原.椐此读下面两图回答问题。

(1)推测宁夏固原市向宁夏永宁县进行生态移民的原因。

(2)光伏农业科技大棚相对于传统塑料大棚的生产优势有哪些?

(3)分析宁夏原隆移民村发展光伏农业科技大棚的有利条件。

(4)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简述原降移民村发展光伏农业科技大棚的总义。

 

查看答案

(江西省南昌市十所省重点中学命制2017届高三第二次模拟突破冲刺(六))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我国的桑树栽培已有七千多年的历史,是世界上种桑养蚕最早的国家,种桑养蚕也是中华民族对人类文明的伟大贡献之一。桑树,高3~10米或更高,喜光,喜温暖湿润气候,生长适宜温度25~30℃,耐旱,耐水湿,对土壤的适应性强。桑蚕,起源于我国,是以桑叶为主要食料的吐丝结茧的经济昆虫之一。蚕食桑后,幼虫生长迅速,蚕蛹适宜温度22~28℃,最适温度23.8~25℃,自孵化至吐丝结茧,一般春蚕24~30天,夏秋蚕20~24天。桑蚕茧可缫丝,蚕丝主要用以丝绸生产。

广西宜州市域面积3869平方公里,其中山地、丘陵面积占89.80%。总人口62万,其中农业人口49万。地处黔桂交通要冲,又是西南出海大通道的要地,种桑养蚕历史悠久。近年来,江浙等东部地区种桑面积日渐缩小,随着国家实施“东桑西移”战略,广西宜州市的桑蚕产业突飞猛进,已成为“中国第一大桑蚕基地”。目前宜州共有茧丝绸相关企业20多家,形成了以“种桑养蚕—鲜茧收烘—缫丝—织绸”为主产业链,以桑杆生产食用茵、蚕沙无害化治理和次下茧加工蚕丝被等为重点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目前如何从“东桑西移”到“东绸西移”的“破茧化蝶”问题一直困扰着广西桑蚕产业。下图示意宜州在广西的位置。

(1)与江浙相比,说明宜州有利于种桑养蚕的自然条件_________

(2)从市场角度分析宜州桑蚕业迅猛发展的原因______________

(3)阐述种桑养蚕对宜州地区的积极影响______________

(4)请为“以种桑养蚕为基础”的宜州经济进一步发展提出建议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全国百强校】河北省武邑中学2017届高三下学期期中考试)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澳大利亚长期以来存在露天种植西红柿的传统生产方式。近年来,随着科技发展在南澳大利亚州沿海地区出现了一种“阳光+海水”的新颖农业生产方式。落日农场占地面积约20万平方米,是世界上第一座利用聚光太阳能发电、海水淡化和温控温室来运营的农场。

西红柿适应性强,最适合在温度为20–25℃,空气湿度45 -50%的环境中生长。落日农场利用温室进行西红柿的无土栽培,全年均可种植。该农场每年约出产1.7万吨高品质、无公害的西红柿,约占澳大利亚市场份额15%。下图示意落日农场位置及其温室室内景观。

(1)分析落日农场选址于A处的有利自然条件。

(2)夏季,农场温室的地面铺满了饱吸海水的硬纸板。说明该措施对西红柿生长所起的作用。

(3)在澳大利亚沿海地区,采用“阳光+海水”的新颖生产方式和传统生产方式均可种植西红柿。请你选择一种生产方式并说明支持的理由。

 

查看答案

(【百强校】2017届河北石家庄第二中学高三上综合地理四试卷)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剑麻是多年生经济作物,其价值在于叶子中的剑麻纤维,是船缆绳、麻袋、地毡等的原料。近年来,剑麻的用途越来越广泛,如高层电梯所用钢丝绳的内芯,不锈钢抛光布原材料等等。

    19世纪末,德国殖民者把剑麻从巴西带到坦桑尼亚,因气候条件无与伦比,坦桑尼亚很快便享有了“剑麻王国”的美誉,莫罗戈罗省又因为德国人修的“中央铁路”,进而成为剑麻主产区。

上世纪90年代,中国农垦集团(下称“中农垦”)开始在非洲投资农场。1999年,由于看好剑麻的市场前景,又有种植剑麻的技术支撑(中农垦的关联企业在广东、广西和海南等地都有剑麻种植的经验),加上中国进出口银行(下称“进出口银行”)的支持,中农垦开始在海外寻找合适的农场,以种植剑麻,而“剑麻王国”坦桑尼亚是首选之地。

材料二  图4表示坦桑尼亚纺织作物分布。

(1)分析坦桑尼亚适合种植剑麻的气候条件。

(2)说明坦桑尼亚享有“剑麻王国”美誉的原因。

(3)评价中农垦在坦桑尼亚种植剑麻的社会经济条件。

(4)有人建议坦桑尼亚应加强自身经济建设,降低国外企业投资的比重,你是否赞同,并说明理由。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