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全国百强校】2017届河北省武邑中学高三下学期第二次质检考试)8.阅读图文材...

(【全国百强校】2017届河北省武邑中学高三下学期第二次质检考试)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2月28日上午10点,沪昆客专G4136车次准时从昆明南站发车,标志着沪昆高铁全线贯通。昆明至上海步入9小时交通图。全国不通高铁的省区名单再少一个。

材料二 云南境内地况复杂,山高谷深、河流纵横、山阻水隔的封闭环境,使其资源开发利用率低,经济长期落后,截止2016年底云南有贫困县73个,数量居全国第一。沪昆高铁的开通为其冲出“经济洼地”、尽快摆脱贫困“帽子”提供了坚实的后盾。下图示意全国高铁规划示意图。

(1)描述2030年全国高铁的分布特点。

(2)分析云南省高铁每千米造价远高于平原地区的原因。

(3)简述沪昆高铁的通车对云南省冲出“经济洼地”、尽快摆脱贫困“帽子”的积极作用。

 

(1)布局特点:线路分布不均;形态特点:东部地区交通网密集,交织成网状;东北、西北、青藏地区线路稀疏,成线状。 (2)山地多,平地少,喀斯特地貌广布,地形地质构造复杂;河网密布,多地下暗河;线路勘察困难,桥梁洞涵里程长;施工难度大、技术要求高、工期长、投资大,因此造价远高于平原地区。 (3)有利于云南快速融入周边经济圈(带),加强与其他地区的经济交往和区域合作,实现优势互补;扩大市场,加快商贸旅游业等产业发展;利用引进人才,发展教育与科技;加速工业和城市化进程;增加就业,提高收入;加速脱贫扶贫的步伐,走向小康社会。 【解析】整体分析:该题以沪昆高铁全线贯通为切入点,以全国高铁规划示意图为材料,考查我国高铁的分布特点、高铁成本和高铁建设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要求学生具备能够准确和完整地理解所获取的地理信息的能力,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地理事物的主要特征及分布、地理原理与规律等知识,能够对题目要求作答的能力。 (1)根据我国全国高铁规划示意图,可知2030年全国高铁东部地区交通网密集,交织成网状,东北、西北、青藏地区线路稀疏,成线状,高铁线路分布不均。 (2)高铁造价主要由地形地势、桥隧比例、铁路沿线配套交通条件等因素有关。云南省位于云南高原上,地形崎岖不平,喀斯特地貌广布,多地下暗河;地形地质构造复杂,线路勘察困难,桥梁洞涵里程长,施工难度大、技术要求高、工期长、投资大,因此造价远高于平原地区。 (3)高铁等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对沿线地区的影响主要包括改善交通条件、扩大市场、带动旅游、增加就业、加速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等。沪昆高铁的通车是云南快速融入周边经济圈,加强与其他地区的经济交往和区域合作,实现优势互补,加快商贸旅游业等产业发展,增加当地就业机会,提高当地居民收入,加速脱贫扶贫的步伐,走向小康社会。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全国百强校】河北衡水中学2017届高三全国大联考)城市空间的极度蔓延是目前城市中存在的普遍现象,低碳城市是未来城市发展的主要趋势,某学者通过构造城市空间形态低碳绩效模型对城市空间增长的典型模式进行分析,从公共服务中心的出行距离角度探索城市空间增长的低碳化模式,为城市规划实践提供理论支持,下表为我国某市公共服务中心的平均出行距离比较(单位:km),据此并结合典型城市增长的模式及其公共服务中心分布图完成4~6题。

1.城市空间增长模式中最优的低碳化模式是

A. 现状    B. 圈层增长模式

C. 双城增长模式    D. 新城增长模式

2.最优增长模式的主要特点是

A. 新组团职能转移中心城市的经济职能

B. 新组团规模大体和中心城市处于同一水平

C. 新组团职能控制中心城市人几增长规模

D. 城市发展向各个方向均衡无限增长

3.低碳化城市发展的新建组团,应

A. 距中心城市较远    B. 规模较小

C. 数量较多    D. 做大做强

 

查看答案

(江西省南昌市十所省重点中学命制2017届高三第二次模拟突破冲刺(二))地铁,是城市快速轨道交通的先驱。南昌地铁线网由东湖区的八一广场、秋水广场城市中心向东、向西扇形发展,呈双中心放射布局,并与城市周边范围衔接,线路密集后南昌65%以上人口不出500米的行走范围内就能找到地铁站。目前,南昌地铁1号线已运营一年多,2、3、4号线也正处于建设中。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南昌市积极修建地铁的主要目的是

A. 增加就业机会,缓解南昌的就业压力

B. 提升南昌市的整体形象,加快南昌市的城市化建设

C. 缓解交通拥堵,节省南昌市民的出行时间

D. 积极调整产业结构,促进南昌市旅游业的发展

2.南昌地铁1-4号线建成后,带来的间接效益是

A. 加速城市化进程    B. 节约出行时间

C. 地面空间增加    D. 减少交通事故

 

查看答案

(【百强校】重庆市第八中学2017届高三上学期周考试卷)图1为某城市地铁运营线路图。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该市中心商务区(CBD)最可能位于

A.甲    B.乙    C.丙     D.丁

2.该市拟在部分地铁站附近修建新型立体停车场,其目的是

①倡导公交出行②节约建设用地③加强地上地下交通衔接④促进城市空气质量改善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查看答案

(【全国省级联考】2017年地理高考模拟试卷(2))4.【地理选修6:环境保护】

    白洋淀(图7所示景观)是华北平原唯一常年积水的浅水型淡水湖泊,是华北平原最大、最典型的淡水湖泊湿地,被誉为“华北明珠”。白洋淀湿地系统的环境演变,不仅涉及到淀区本身的自然、社会和经济条件,而且也与上游的水资源开发、植被覆盖以及水土流失情况都有很密切的关系。

 

简述白洋淀对维持华北地区生态安全发挥的主要作用及周边地区发展应注意的主要问题。

 

查看答案

(【全国市级联考】安徽省2017届淮北市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3年9月3日,广西崇左市市长信箱收到一封网民来信:这几年,我市在大力发展桉树种植,虽然其适应性强,生长速度快,经济见效快,但危害更严重。种植桉树导致了地下水位下降、土地肥力下降、水质恶化、原有植被无法存活、水土流失加剧等问题,老百姓都说它是“抽水机”、“耗肥机”、“毒树”和“生态杀手”!希望政府能多为子孙后代考虑,好好管理一下吧。

市长回复:感谢您对我市发展的关注!就您反映的问题,现答复如下:专家研究表明,桉树没有毒性,其单位重量干物质合成所需水量远小于针叶林、黄檀、相思等树种,肥力消耗也小于玉米、咖啡、马占相思等农作物。我市桉树种植有如下误区:(1)每亩植株多在300颗以上(推荐每亩100颗左右);(2)砍伐周期3-4年(巴西约7-8年);(3)大量使用除草剂去除林下“杂灌木”;(4)“炼山”;砍伐后防火烧山。所以,我市一些地方出现的生态环境问题并不是桉树之过,通过合理种植是可以避免的。另外,我市贫困地区较多,利用桉树发展相关产业(如木材加工、造纸等),对我市扶贫工作开展有重要意义。

(1)分析过去崇左市桉树种植区主要生态环境问题的成因。

(2)试针对上述生态环境问题,为崇左市桉树的合理种植提出建议。

(3)说明如何借助桉树产业的合理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助其脱贫致富。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