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全国百强校】黑龙江省大庆第一中学2017届高三考前冲刺模拟)9.根据图文材料...

(【全国百强校】黑龙江省大庆第一中学2017届高三考前冲刺模拟)9.根据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总人口7 2万,其中一半的人口居住在周边的卫星城。城市土地利用与地铁交通系统有紧密联系。50%以上的市民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出行。

(1) 斯德哥尔摩市中心区和卫星城共同组成大斯德哥尔摩市,据左图,描述该城市空间形态的特点。

(2) 据右上图、下图,分析城市居民就业地与居住地的空间分布特点,并解释把卫星城建设成为城市分中心的原因。

(3) 图中卫星城③是以高新技术著称的西斯塔科学城,科学园区有750家公司,就业人口中移民占50%,主要来自欧盟、美国和以色列,通信、交通设施完善。请说明该城高科技产业的布局条件。

(4) 该市轨道交通车站设在各城市的中心区,与社区市民广场相连,广场周边被商店、学校、及社区基础设施围绕,居住区分布在距离车站600米范围内,车站周围形成高密度住宅区,这样的功能区一般称作混合区。请对这种土地利用方式作出评价。

 

(1)特点:围绕市中心区沿轨道交通线,形成放射状多中心(核心)城市空间形态。 (2)分布特点:大部分居民在斯德哥尔摩市区工作,卫星城居住人口比重较大。 原因:卫星城分担中心城市的职能,缓解中心城市人口、产业高度集中带来的城市环境问题;卫星城也起到城市中心区向外辐射的枢纽和经济增长点的作用。 (3)条件:临近大学城,科技人才多;靠近国际机场,交通方便;环境优美舒适;通讯信息联系便捷。 (4)评价:土地利用集约高效;方便人们乘坐轨道交通出行;同时方便购物,减少人们出行次数,节约时间。 【解析】(1)读图可知,图中卫星城均分布在斯德哥尔摩市的主要交通线沿线,城市空间形态呈多核心模式,围绕中心城区呈放射状分布。 (2)从就业分布来看,在中心城区就业比重大于卫星城,从居住地来看,卫星城大于中心城区。之所以这样布局是为了缓解城市化过程中产生的城市环境问题,卫星城分散了中心城区的部分职能。 (3)高新技术产业布局的条件主要从交通、科技等方面考虑。从交通来看,靠近飞机场及轨道交通,交通条件优越。从科技人才来看,靠近大学城,科技人才多,有利于高技术产业布局。 (4)土地利用方式的评价主要从居住区与交通车站的距离来看,居住区分布在距离车站600米范围内,车站周围形成高密度住宅区,方便人们乘坐轨道交通,而轨道交通车站设在中心区且靠近商店、学校等方便购物、上学,减少了出行次数,节约时间。 【点睛】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及影响因素: 1、概念:城市内部的空间结构又称城市地域结构,指城市中不同功能区分布和组合的模式。 2、形成: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影响因素主要有历史、经济、社会、行政等四方面。 3、城市功能分区的原因: (1)历史因素: ①历史背景:很大程度上决定功能分区的现状。例如:北京的商业区,上海的中心商务区; ②历史变化:城市土地利用随历史而变化城市中心附近住宅区的班落、城内污染工厂外迁。 (2)经济因素: ①距离市中心的远近:距离市中心越近,地租或地价越高,由市中心向外,地租随距离的增加而递减。例如:城市中心形成商业区,商业区外圈形成住宅区,城市外缘形成工业区。 ②交通通达度:通达度越好,土地价格或地租越高,反之则低。例如:市中心附近若通达度低,则往往形成住宅区 (3)社会因素: ①收入:形成不同级别住宅区的常见原因。 ②社会群体:社会地位、生活方式、宗教信仰不同而形成不同的居住区和活动区。例如:住宅区出现分化,高、低级住宅区背向发展 ③知名度:对住宅区的选择有很大影响,还影响到商业区和工业区的发展变化。例如:高收人阶层集聚形成高级住宅区 ④种族:对住宅区分异的影响很大。例如:西方城市中的种族聚居区,如唐人街等 (4)行政因素: 政府采取行政手段制定政策和城市规划,干顶城市社会经济的自由发展,通过合理引导明确划定不同功能区。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全国百强校】2017届河北省武邑中学高三下学期第二次质检考试)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2月28日上午10点,沪昆客专G4136车次准时从昆明南站发车,标志着沪昆高铁全线贯通。昆明至上海步入9小时交通图。全国不通高铁的省区名单再少一个。

材料二 云南境内地况复杂,山高谷深、河流纵横、山阻水隔的封闭环境,使其资源开发利用率低,经济长期落后,截止2016年底云南有贫困县73个,数量居全国第一。沪昆高铁的开通为其冲出“经济洼地”、尽快摆脱贫困“帽子”提供了坚实的后盾。下图示意全国高铁规划示意图。

(1)描述2030年全国高铁的分布特点。

(2)分析云南省高铁每千米造价远高于平原地区的原因。

(3)简述沪昆高铁的通车对云南省冲出“经济洼地”、尽快摆脱贫困“帽子”的积极作用。

 

查看答案

(【全国百强校】河北衡水中学2017届高三全国大联考)城市空间的极度蔓延是目前城市中存在的普遍现象,低碳城市是未来城市发展的主要趋势,某学者通过构造城市空间形态低碳绩效模型对城市空间增长的典型模式进行分析,从公共服务中心的出行距离角度探索城市空间增长的低碳化模式,为城市规划实践提供理论支持,下表为我国某市公共服务中心的平均出行距离比较(单位:km),据此并结合典型城市增长的模式及其公共服务中心分布图完成4~6题。

1.城市空间增长模式中最优的低碳化模式是

A. 现状    B. 圈层增长模式

C. 双城增长模式    D. 新城增长模式

2.最优增长模式的主要特点是

A. 新组团职能转移中心城市的经济职能

B. 新组团规模大体和中心城市处于同一水平

C. 新组团职能控制中心城市人几增长规模

D. 城市发展向各个方向均衡无限增长

3.低碳化城市发展的新建组团,应

A. 距中心城市较远    B. 规模较小

C. 数量较多    D. 做大做强

 

查看答案

(江西省南昌市十所省重点中学命制2017届高三第二次模拟突破冲刺(二))地铁,是城市快速轨道交通的先驱。南昌地铁线网由东湖区的八一广场、秋水广场城市中心向东、向西扇形发展,呈双中心放射布局,并与城市周边范围衔接,线路密集后南昌65%以上人口不出500米的行走范围内就能找到地铁站。目前,南昌地铁1号线已运营一年多,2、3、4号线也正处于建设中。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南昌市积极修建地铁的主要目的是

A. 增加就业机会,缓解南昌的就业压力

B. 提升南昌市的整体形象,加快南昌市的城市化建设

C. 缓解交通拥堵,节省南昌市民的出行时间

D. 积极调整产业结构,促进南昌市旅游业的发展

2.南昌地铁1-4号线建成后,带来的间接效益是

A. 加速城市化进程    B. 节约出行时间

C. 地面空间增加    D. 减少交通事故

 

查看答案

(【百强校】重庆市第八中学2017届高三上学期周考试卷)图1为某城市地铁运营线路图。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该市中心商务区(CBD)最可能位于

A.甲    B.乙    C.丙     D.丁

2.该市拟在部分地铁站附近修建新型立体停车场,其目的是

①倡导公交出行②节约建设用地③加强地上地下交通衔接④促进城市空气质量改善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查看答案

(【全国省级联考】2017年地理高考模拟试卷(2))4.【地理选修6:环境保护】

    白洋淀(图7所示景观)是华北平原唯一常年积水的浅水型淡水湖泊,是华北平原最大、最典型的淡水湖泊湿地,被誉为“华北明珠”。白洋淀湿地系统的环境演变,不仅涉及到淀区本身的自然、社会和经济条件,而且也与上游的水资源开发、植被覆盖以及水土流失情况都有很密切的关系。

 

简述白洋淀对维持华北地区生态安全发挥的主要作用及周边地区发展应注意的主要问题。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