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下图示意某地气温和降水量统计。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该气候分布区主要的农作物是...

下图示意某地气温和降水量统计。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该气候分布区主要的农作物是

A. 天然橡胶    B. 油橄榄    C. 水稻    D. 甘蔗

2.该气候对农业生产的有利影响是

A. 终年温和湿润,有利于多汁牧草的生长

B. 雨热同期,满足作物在生长期对水分的需求

C. 夏季降水少,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有利于养分的积累

D. 冬季寒冷,病虫害少

 

1.B 2.C 【解析】 1.读图可知,图中气候类型,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为地中海气候,地中海气候的主要农作物为油橄榄、柑橘等,故选B。 2.读图,结合上题分析,该地为地中海气候,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夏季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有利于养分积累,故选C。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京津冀协同发展,核心是京津冀三地作为一个整体协同发展,以疏解非首都核心功能、解决北京“大城市病”为基本出发点,调整优化城市布局和空间结构,构建现代化交通网络系统、推进产业升级转移,打造现代化新型首都图,努力形成京津冀目标同向、措施一体,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协同发展新格局。下图示意京津冀三地间转移方向及三大产业比例,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京津冀三地协同发展将使

A. 北京城市智能减少,工业全部迁至河北    B. 京津冀三地的经济差距加大

C. 天津以海空两港为核心,扩大服务范围    D. 河北农业人口大幅度增加

2.京津冀协同发展,给河北省带来的主要影响是

A. 污染加重,环境质量下降    B. 保定等京津周边城市等级大幅提升

C. 优化产业结构,加快产业升级    D. 促进河北人口大量向京津地区迁移

 

查看答案

谚语来源于劳动人民的口头流传,语言简练生动,通俗易懂,对人们的生产生活有着积极的指导作用。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冬天麦盖雪花被,来年枕着馍馍睡”反映的农业活动可能出现在

A. 东北平原    B. 华北平原    C. 长江中下游平原    D. 珠江三角洲

2.关于冬小麦的播种季节,在华北中部有“白露早,寒露迟,秋分种麦正当时”的说法,而在华北南部则是“秋分早,霜降迟,寒露种麦正当时”。造成两地播种时间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A. 光照    B. 热量    C. 水分    D. 土壤

 

查看答案

下图示意中国、日本、意大利和法国四个国家的城市化率变化情况,曲线上的圆点表示各国不同高铁线路开始营运的时间。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关于图中四国高铁运营与城市化的描述,正确的是

A. 甲国城市化水平高,高铁开始运营时间最早

B. 1995~2005年,乙国新增高铁运营线路最多、城市化速度最快

C. 丙国高铁开始运营时间最早,城市化水平最高

D. 2000~2010年,丁国高铁新增运营线路最多,城市化速度最快

2.与甲、乙、丙三国相比,丁国

A. 城市化水平高    B. 城市人口数量最多

C. 城市化起步早    D. 出现逆城市化现象

 

查看答案

下图示意平原地区某城市地租(单位面积土地租金)等值线分布。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根据图示信息可推知

A. 地租等值线玩去方向与距市中心远近有关

B. 地租等值线玩去方向与河流流向有关

C. 地租等值线数值a﹥b﹥c﹥d

D. ②距高新技术产业区较近,地租比传统工业区高

2.关于图中工业区布局的描述,正确的是

A. 高新技术产业区离市区较近,接近消费市场

B. 高新技术产业区交通便利,环境优美

C. 传统工业区占地面积广,地租最便宜

D. 为减少对市区的污染,传统工业区将向①地迁移

 

查看答案

人口增长率为一定时间内(通常为一年)人口增长数与人口总数之比,包括人口自然增长率和人口机械增长率。下图示意2006~2014年我国东部某省(市)人口增长率变动情况。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2006~2014年,该省(市)人口数量

A. 逐年增长    B. 逐年减少    C. 先增后减    D. 先减后增

2.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 图示时期内该省(市)人口机械增长由迁入转为迁出

B. 图示时期内该地区自然增长率始终大于机械增长率

C. 2006年该地区人口自然增长量等于机械增长量

D. 2012年该地区人口总数达到最高值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