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加试题】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在明末清初到20世纪初,中俄两国形成...

【加试题】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在明末清初到20世纪初,中俄两国形成了一条历时200多年的“万里茶路”, 它是一条纵贯南北水陆交替的商业运输线路。起点在福建崇安(现武夷山市),途经江西、湖北、河南、山西、河北、内蒙古,终点是乌里雅苏台(现蒙古)的恰克图。驼队往往选择冬季出发,在春季融冰前回来。

材料二  下图是蒙古国等降水量线和自然带图和乌兰巴托气候资料。

(1)解释驼队穿越蒙古到达恰克图选择冬季而不选择夏季出发的原因。并指出驼队在来回途中最有可能遇到的气象灾害。

(2)图中某日甲和乙(104゜E)两地同时看到日出,简析两地昼长的差异并计算昼长差。

(3)蒙古国水汽主要来自       ,说出该国地域分异规律的类型并分析形成的主要原因。

 

(1)驼队是陆上交通方式,沿途要跨越很多河流,冬季气温低,河流封冻,冬季晴天多,有利于驼队能顺利到达目的地。夏季降水量比较丰富,气温高,河流流量大。驼队不能穿过河流。冬季出发时,可能会遇到强冷空气南下引起的寒潮和暴雪天气;春天归途中,可能会遇上沙尘暴天气。 (2)乙在甲的东北方,同时看到日出,说明太阳直射在南半球,因此乙的昼长比甲短。两地的地方时差为16分钟,因此两地的昼长差为32分钟。 (3)北冰洋。干湿度地带性。夏季,该地位于亚洲低压的北部,盛行偏北季风,偏北季风从北冰洋上吹来,蒙古国越往南,离北冰洋越远,降水越少,自然带出现交替。 【解析】(1)驼队穿越蒙古到达恰克图选择冬季而不选择夏季出发的原因主要从驼队运输的特点进行分析。该茶道自南向北,行程遥远,如果在夏季出发,我国东部的大江大河进入汛期,不利于骆驼经过。而冬季,河流封冻,有利于驼队顺利到达。驼队在来回途中最有可能遇到的气象灾害主要是结合行程所在季节及自然灾害发生的几率角度分析。前往恰克图在冬季,极有可能有寒潮和暴雪天气,春天返程,北方地区容易发生沙尘暴。 (2)读图可知,乙在甲的东北方,两地相差4个经度,同时看到日出,说明太阳直射在南半球,北半球各地昼短夜长,纬度越高,昼越短,因此乙的昼长比甲短。两地的地方时差为16分钟,因此两地的昼长差为32分钟。 (3)读图,结合图例,蒙古国的自然带差异主要是与降水多少有关,符合以水分条件为基础的干湿度地域分异规律。降水量大致自北向南递减,所以其水汽来自北冰洋。夏季,该地位于亚洲低压的北部,盛行偏北季风,偏北季风从北冰洋上吹来,蒙古国越往南,离北冰洋越远,降水越少,自然带出现交替。 【点睛】自然地理环境的分异规律包括地带性分布规律和非地带性规律,地带性分布规律分为从赤道向两极分异规律、由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和垂直地带分布规律。从赤道向两级分异规律主要表现为自然带东西延伸、南北更替,主要以热量为基础形成的。由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主要表现为南北延伸、东西更替,主要是以水分为基础形成的;垂直地带性分布规律主要表现为由山麓到山顶自然带有规律的更替,主要是以水分和热量不同形成的。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长江中游城市群是以长江中游的武汉、长沙、南昌三大城市为中心的特大城市群组合,涵盖武汉城市圈、长株潭城市群、环鄱阳湖城市群,下图为长江中游城市群略图。

材料二 2015年4月5日,《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规划》经国务院批复实施。这是《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出台后,国家批复的首个跨区域城市群规划。该地区被定位为我国重要的钢铁、汽车和装备制造基地。

(1)长江中游城市群属于我国三大自然分区中的         区,从区域发展阶段来看,当前正处

         阶段。

(2)图中的丹江口水库是我国重要的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         的起点之一,该工程的运行对湖北省不利的社会影响是        

(3)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规划的实施,使得当地中心城市的服务范围         (扩大或缩小);与长三角城市群相比,长江中游城市群钢铁工业发展的主要优势是                 

(4)近年来,鄱阳湖区开展了退田还湖工程,试从三次产业角度分别列举鄱阳湖区新形势下发展的主要方向。

 

查看答案

下图为世界某区域略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半岛A属于      洲,决定河流B流向的主要因素是      

(2)河流C越往下游水量越      。从水循环环节看,主要是由于降水少、蒸发和      较多。

(3)海湾甲沿岸地区石油工业发达,该类工业称为         指向性工业。受板块运动的影响,海域乙面积将变    

(4)201610月以来,俄罗斯政府允许进口土耳其柑桔(亚热带水果),简析俄罗斯成为土耳其柑桔主要出口市场的原因。

 

查看答案

下图为秦岭太白山南、北坡气温垂直递减率的变化情况。完成下列各题。

1.太白山南、北坡气温垂直递减率

A. 夏季北坡较南坡低    B. 南坡变化幅度较北坡小

C. 冬季北坡较南坡高    D. 与气温高低呈负相关

2.影响南北坡 5~9 月气温垂直递减率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①纬度 ②坡度 ③气流运动 ④植被覆盖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查看答案

读欧亚大陆部分地区简图,回答下列各题。

1.造成 M地的年平均温高于N地的主要原因是

A. 太阳辐射    B. 海陆位置

C. 洋流    D. 地形

2.影响P海港建港最主要的不利条件是

A. 夏季多受台风影响

B. 冬季冰期长,通航时间短

C. 受洋流影响,逆水航行,航速慢

D. 水域浅,不利于轮船停泊

 

查看答案

读某年我东部局部地区一次天气过程的降雨等级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该天气系统是

A. 冷锋    B. 暖锋    C. 台风    D. 高压

2.该天气系统在我国频繁出现的季节是

A. 冬春    B. 夏秋    C. 秋冬    D. 春夏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