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已达到54%,但户籍人口城镇化率仅为36%。这意味着两亿多进...

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已达到54%,但户籍人口城镇化率仅为36%。这意味着两亿多进城农民工因户籍限制等因素成了身在城市却难以享受市民待遇的特殊“两栖”群体。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两栖”群体产生的原因是

A. 农村出现大量剩余劳动力    B. 城乡经济发展的差距

C. 产业转移的影响    D. 交通条件的改善

2.缩小两个城镇化率差距的最有效措施是

A. 有序放开城市落户限制    B. 解决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

C. 保障两栖群体的收入    D. 拓宽住房保障渠道

 

1.B 2.A 【解析】 1.农民工进入城市打工,主要原因是城市有更多的就业机会、可以增加经济的收入、改善生活的质量,更好的生活环境,即城乡经济发展的差距,B项正确;农村出现大量剩余劳动力,会导致劳动力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转移,故A项错误;产业转移有利于改善转移地的产业结构,故C项错误;交通条件的改善,促进人流及物流的流通,但不是产生“两栖”群体的原因,故D项错误。 2.据材料知,两亿多进城农民工因户籍限制等因素成了身在城市却难以享受市民待遇的特殊“两栖”群体,说明缩小两个城镇化率差距的最有效措施是有序放开城市落户限制,故A项正确。 点睛:人口迁移的原因与影响分析 1.人口迁移原因的分析方法 (1)结合下图全面分析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包括自然环境因素、社会经济因素和政治因素等。 (2)找出主要原因。在某种特定时空条件下,任何一种因素都可能成为促使人口迁移的决定性因素。例如,美国部分老年人在退休后由东北部“冷冻地带”向西部、南部“阳光地带”迁移,这主要受气候条件影响;而年轻人从东北部老工业区向西部、南部迁移,主要是考虑就业等社会经济因素。总体来说,自然环境因素对人口迁移的影响在逐渐减弱,目前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主要是社会经济因素,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2.人口迁移的影响 迁出地——利:加强与外界经济、科技、思想、文化的交流,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提高经济收入,缓解就业压力。 弊:青壮年劳动力减少、人才外流。 迁入地——利:缓解劳动力不足的状况,促进文化交流,有利于资源的开发利用。 弊:带来一些问题,如对交通、住房产生压力,可能加剧环境污染。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二孩是指育龄妇女生育的第二个孩子,图1为2015年我国某城市育龄妇女生育率和二孩生育率曲线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一孩生育率对生育率曲线的影响最大   ②平均初婚年龄对二孩生育率影响不大   ③二孩生育率与人口自然增长率负相关   ④二孩生育率与社会经济因素密切相关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查看答案

读我国某山地垂直自然带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甲表示的植被类型最可能是

A. 针阔混交林    B. 常绿阔叶林    C. 热带雨林    D. 荒漠

2.影响该山地东西两坡植被类型差异的主导因素是

A. 水分    B. 热量    C. 海拔    D. 土壤

 

查看答案

下图中字母表示不同的地质作用。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

A. a为内力作用    B. b为岩浆活动

C. 岩石为花岗岩    D. c为流水侵蚀作用

2.云贵高原

A. 年降水量大,水资源丰富    B. 季风水田农业,生产规模大

C. 地势起伏大,地质灾害多发    D. 道路多桥梁,主要节省耕地

 

查看答案

栓皮栎的树皮在树干水分较少时采剥,风干后作为制造软木塞的材料。下图是某国示意图,栓皮栎主要生长在该国的南部地区。完成下列各题。

1.该国采剥栓皮栎树皮的最佳季节是

A. 春季    B. 夏季    C. 秋季    D. 冬季

2.关于A河与B河径流量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 A河汛期出现在夏季,B河汛期出现在冬季

B. 两河汛期均出现在夏季

C. 两河径流量的变化都较小

D. A河径流量的变化比B河小

3.该国南部沿海地区的植被

A. 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B. 为温带落叶阔叶林

C. 具有耐旱的特征    D. 具有耐寒的特征

 

查看答案

1960年以来,青藏高原的积雪厚度呈现出大-小-大的年际变化。下列地理过程因果关系正确的是

A. 积雪厚度大-大气反射量少-年平均气温低

B. 积雪厚度大-地面吸收量多-年平均气温高

C. 积雪厚度小-大气吸收量少-年平均气温低

D. 积雪厚度小-地面反射量少-年平均气温高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