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下图为我国某区域河流流域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该区域 A. 地势中间高,南...

下图为我国某区域河流流域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该区域

A. 地势中间高,南北低    B. 冬季气温最低,春旱严重

C. 气候干旱,多内流河    D. 北部河流结冰期约半年

2.冰块阻塞水流的现象称为“凌汛”,一般发生于冬季河水开始封冻和春季河水开始解冻时。图中易发生凌汛现象的河段是

A.     B.     C.     D.

3.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该流域的凌汛最可能发生的变化是

A. 春季凌汛时间提前    B. 冬季凌汛时间提前

C. 春季䨧汛规模变大    D. 冬季䨧汛规模变大

 

1.D 2.D 3.A 【解析】 1.根据河流的水系特征可知,河流发源于北侧,西侧和东侧,说明该地北、西、东侧高,中间低,A错误;根据图示经纬度判断,该地位于我国的东北地区,纬度高,冬季气温低,春季有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不易产生春旱,B错误;该地为温带季风气候,降水多,属于外流区,C错误;北部纬度较高,长冬无夏,结冰较长,D正确。 2.一般来说,凌汛发生的条件有二个条件,一是河流存在结冰现象,二是河流流向从低纬度流向高纬度。读图分析可知,该河位于我国的东北地区,冬季河流有结冰期,读图分析河流的水系可知,四条河流中甲、乙、丙三条河流都从高纬度流向低纬度,不会产生凌汛现象;丁河段的流向为从西南流向东北,从低纬度流,故会产生凌汛现象。故选D。 3.凌汛一般是在冬季的封河期和春季的开河期发生,发生于由从低纬度流向高纬度的河段,。这是因为河流封冻时下游早于上游,解冻时上游早于下游,。当河道下段出现冰凌以后,阻拦了一部分上游来水,增加了河槽蓄水量,一旦河道中出现严重的冰或冰坝,就容易会引起水位骤涨,造成严重的凌洪现象。在全球气候变暖的情况下,春季气温回升快,上游解冻期提前,导致凌汛现象提前,但不会影响凌汛现象的规模, A正确,C错误;由于全球气候变暖, 冬季河流封冻期推迟,因此冬季凌汛时间也会推迟,但不会影响冬季凌汛的规模,C、D错误。故选A。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唐代文学家柳宗元的《梅雨》诗中写道:梅实迎时雨,苍茫值晚春,愁深楚猿夜,梦断越鸡晨。据此守成下列各题。

1.下列关于梅雨发生的时间和地区组合正确的是

A. 6月初至8月初的江南地区    B. 6月中旬至7月上旬的江淮地区

C. 4月中旬至5月上旬的江南地区    D. 6月初至7月初的江淮地区

2.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 梅雨是一种锋面雨

B. 由于海陆差异比较显著,所以典型的暖锋在我国活动比较频繁

C. 冷锋活动时,降水的区域多位于锋后

D. 暖锋过境时,多出现连续性降水

 

查看答案

下图为我国某区域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①②③④四条山脉中,同为长江、珠江两大河流分水岭的是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②④

2.下列关于甲山脉的叙述,正确的是

A. 东南坡的降水少于西北坡    B. 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

C. 为我国赣、闽两省的分界线    D. 是我国地势第二、三级阶梯的分界线

 

查看答案

下图为我国某区域沿24°N纬线所作的地形剖面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该区域的河流流向大致是(  )

A. 自北向南    B. 自南向北    C. 自西向东    D. 自东向西

2.下列描述符合图示区域自然地理特征的是(  )

A. 土层深厚,千沟万壑    B. 水流平缓,水量丰富

C. 植被茂盛,生物多样    D. 气候高寒,寒潮频发

 

查看答案

读我国部分省行政图,完成下列各题。

1.下列数字所代表的省级行政区与省会、简称匹配正确的一组是

A. ①-太原-秦    B. ②-武汉-鄂

C. ⑤-重庆-渝    D. ⑦-宁夏-宁

2.关于图中各省份相关地理事物或现象,叙述正确的是

A. ②为我国的煤炭生产大省,有著名的大同煤矿

B. ④位于我国南方地区,是一个自治区省份

C. ⑥省是黄河干流流经的省区之一

D. ⑧省境内东部森林覆盖率高,西部地区草类繁盛

 

查看答案

“黄昏我站在高高的山冈,看那铁路修到我家乡,一条条巨龙翻山越岭,为雪城高原送来安康。那是一条神奇的天路······”这首《天路》之歌,伴随着时间而传遍四方。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这首《天路》之歌,唱出我国哪个民族人民盼望已久的心声

A. 壮族    B. 藏族    C. 苗族    D. 维吾尔族

2.歌曲中的“雪域高原”是指

A. 帕米尔高原    B. 云贵高原    C. 青藏高原    D. 内蒙古高原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