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示意某地区人口密度。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该地区人口密度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有( )
①纬度 ②河流 ③降水 ④地形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2.甲、乙两地都形成了特大城市。与甲地相比,乙地形成城市的区位优势是( )
A. 地形平坦 B. 水源充足 C. 陆路交通方便 D. 水路交通枢纽
(2014·天津卷)读图,回答下题。
在图示时段内,风向由东南变为东北的城市是
A.台北
B.上海
C.首尔
D.北京
(2014·山东卷)下图为甲地所在区域某时刻高空两个等压面P1和P2的空间分布示意图,图中甲、乙两地经度相同。完成下题。
此时甲地近地面的风向为
A.东南风
B.西南风
C.东北风
D.西北风
(2015•四川卷)雾是悬浮在近地面空气中的大量微小水滴凝成冰晶,下图为中国年平均雾日空间分布图。据此完成下列各小题。
1.下列地区中,年平均雾日最少的是
A.福建沿海
B.黄海沿岸
C.准噶尔盆地
D.柴达木盆地
2.与四川盆地内秋、冬季节多雾直接相关的是
A.秦岭阻挡冷空气南下
B.气流受地形阻挡抬升
C.受暖湿的东南季风影响明显
D.晴朗的夜间地面辐射冷却强
(2015•广东卷)大规模的火山爆发可能造成地表温度下降。其合理的解释是火山爆发导致
A.大气二氧化碳浓度增加
B.高纬度地区极光现象减少
C.地球表面长波辐射增强
D.到达地面的短波辐射减弱
(2015•浙江卷)逆温是在一定条件下出现的气温随高度上升而升高的现象。某校气象兴趣小组在十月下旬晴朗的夜晚对我国南方山区谷地进行逆温测定。下图为该小组多次观测所得的逆温时空变化平均结果。据此完成下列各小题。
1.下列关于该地逆温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A.逆温强度接近地面较大,向上减小
B.逆温强度午夜达到最大,后减弱
C.逆温现象日落前出现,日出前消失
D.强逆温前半夜增速慢,后半夜降速快
2.造成逆温层上界峰值在时间上滞后于强逆温层上界峰值的主要原因是
A.大气吸收地面辐射存在昼夜差异
B.大气散射反射在高度上存在差异
C.空气上下热量传递存在时间差异
D.下垫面反射率在时间上存在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