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读某驴友暑期期间自行车骑行途经地点的手机截屏图,完成下列各小题。 1.图中区域具...

读某驴友暑期期间自行车骑行途经地点的手机截屏图,完成下列各小题

1.图中区域具有明确边界的是

A.亚热带地区 

B.珠江三角洲地区 

C.江南丘陵区  

D.江西省

2.该驴友骑行过程中可能遭遇的风险是

A.海拔高,易发高原反应     

B.临近海洋,易遭遇海啸

C.人烟稀少,易迷路      

D.气温高,易中暑

 

1.D 2.D 【解析】1.区域具有一定的界线,范围有大有小,有的区域界线是明确的,有的区域界线是模糊的,一般来说行政区域界线明确,而经济区域、自然区域界线模糊。江西省为行政区域,有明显的界线。故选D。 2.由图示和题目可知,该驴友在暑期进行的自行车骑行,骑行过程中可能遭遇的风险是气温高,易中暑,D对;而所经地区主要为平原和丘陵地区,海拔低,不会发生高原反应,A错;海啸是海底强烈地震诱发的,所骑行地点离海岸线较远,且地震的发生具有偶然性,B错;图示所经过地区多位于我国东部地区,人口密度大,C错。故选D。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读“黄土高原地表形态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对图中四地进行整治所采取的措施,正确的是_______(双选)。

A.a—平整土地,建设基本农田            B.b—修筑梯田,发展林果基地

C.c—打坝建库,拦泥蓄水                D.d—疏浚河道,排沙泄洪

(2)形成图中地貌特征的外力作用主要是_______________。

(3)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人为原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要以___________为中心。

【答案】(1)AB(2)流水侵蚀

(3)植被破坏不合理的土地利用方式,如轮荒、抛荒(这两空答法多样,有理即可)水土保持(或恢复植被)。

【解析】试题考查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及治理措施

(1)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措施是保塬、护坡、固沟;在较平坦的塬面上,平整土地,建设基本农田,如图中a处;缓坡修筑梯田,发展林果基地,如图中的b处;陡坡,封坡育林育草,拦截涵蓄坡面径流,如图中的c处;沟道打坝建库,拦泥蓄水,如图中的d处。

(2)图中地貌特征是沟壑众多,外力作用是流水侵蚀。

(3)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人为原因有,植被破坏、不合理的土地利用方式,如轮荒等;治理要以水土保持为中心。

【题型】综合题
【适用】一般
【标题】云南省玉溪市民族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阶段考试地理试卷
【关键字标签】
【结束】
 

读“长江流域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长江以_______和________为界,分为上、中、下游。

(2)长江上游地区最突出的环境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因此上游地区必须搞好__________________工作。

(3)长江中游地区_____________丰富,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以冶金、机械、建材等为主的工业体系,是我国重要的制造业基地。

(4)长江下游经济以_________(城市)为中心。下游地区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水体和大气质量普遍下降,因此,___________________是长江下游地区的重要任务。

 

查看答案

读“美国部分区域简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字母A所在区域的农业地域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___,该农业地域类型的基本特征有_______ (双选)。

A.单位面积产量低                        B.机械化水平高

C.投入劳动力多,精耕细作                D.生产规模大,商品率高

(2)美国五大湖沿岸形成乳畜带的主要区位因素是___________。

(3)图中字母B所在区域重点发展蔬菜、花卉生产,这些农产品能快速供应到美国东北部工业区,主要得益于便捷的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技术的提高。

(4)图中①处为美国高新技术产业区“硅谷”,其形成的主要区位条件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任意答3点即可)。

【答案】(1)商品谷物农业  BD(此空2分)   (2)市场   (3)交通  冷藏保鲜   (4)环境优美洁净   接近高等院校  美国军事定货  高速交通发达

【解析】(1)读图可知,A位于美国中央大平原地区,具有地形平坦、地广人稀、土壤肥沃、水源便利等优势条件,发展了商品谷物农业。商品谷物农业的基本特征包括机械化水平高、生产规模大商品率高的特点,故选BD。

(2)乳畜业是随着城市的出现而兴起的面向市场的农业地域类型,饲料和市场是其主要因素,美国五大湖沿岸城市密集,人口众多,适宜乳畜业的发展。

(3)由于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和农产品冷藏保鲜技术的发展,使得蔬菜和花卉的长距离运输成为可能。

(4)读图可知,处为美国高新技术产业区硅谷”, 硅谷面向旧金山湾,背靠海岸山脉,环境优美洁净接近高等院校,斯坦福大学为硅谷发展提供了人才和土地,美国军事定货高速交通发达等都有利于硅谷发展。

【题型】综合题
【适用】一般
【标题】云南省玉溪市民族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阶段考试地理试卷
【关键字标签】
【结束】
 

读“黄土高原地表形态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对图中四地进行整治所采取的措施,正确的是_______(双选)。

A.a—平整土地,建设基本农田            B.b—修筑梯田,发展林果基地

C.c—打坝建库,拦泥蓄水                D.d—疏浚河道,排沙泄洪

(2)形成图中地貌特征的外力作用主要是_______________。

(3)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人为原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要以___________为中心。

 

查看答案

读“甲、乙两国人口年龄结构金字塔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两国中,0~14岁的少儿占总人口比重较高的是______国,65岁及其以上的老年人占总人口比重较高的是_______国。

(2)按照现状发展,20年后甲国人口增长过快会加大________、_________(任答两点即可)等方面的压力,面对严峻的人口形势,甲国应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_。

(3)目前乙国面临的人口问题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有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

【答案】(1)甲  乙   (2)教育  就业  控制人口数量(或计划生育)   (3)赡养负担重  劳力短缺

【解析】(1)读图可知,甲图0-14岁人口占比较高,乙图中65岁以上老年人占比较高。

(2)甲国人口自然增长率较高,人口增长过快会加大资源、教育及就业的压力。应当采取计划生育政策,控制人口增速。

(3)乙国老年人比重过大,会导致劳动力短缺,赡养负担过重,国防兵源不足等问题。

【题型】综合题
【适用】较易
【标题】云南省玉溪市民族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阶段考试地理试卷
【关键字标签】
【结束】
 

读“美国部分区域简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字母A所在区域的农业地域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___,该农业地域类型的基本特征有_______ (双选)。

A.单位面积产量低                        B.机械化水平高

C.投入劳动力多,精耕细作                D.生产规模大,商品率高

(2)美国五大湖沿岸形成乳畜带的主要区位因素是___________。

(3)图中字母B所在区域重点发展蔬菜、花卉生产,这些农产品能快速供应到美国东北部工业区,主要得益于便捷的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技术的提高。

(4)图中①处为美国高新技术产业区“硅谷”,其形成的主要区位条件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任意答3点即可)。

 

查看答案

读“理想大陆自然带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自然带的地带性植被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____,在我国的主要分布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中自然带B→D→E体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地域分异规律,这种地域分异主要受________条件控制,在___________大陆地区表现得最为明显。

(3)图中自然带C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在南半球缺失的原因是__________。

【答案】(1)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秦岭-淮河以南(或我国东南部)   (2)从沿海向内陆  水分  中纬度   (3)亚寒带针叶林带  南半球相应位置缺少陆地

【解析】(1)读图可知,A位于北回归线经过的大陆东岸地区,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影响,形成亚热带季风气候,对应自然带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在我国主要分布在秦岭-淮河以南地区。

(2)读图可知,BDE自然带为东西更替,南北延伸的,是沿着经线延伸,随着经度变化的,为经度地带性(从沿海到内陆),是以水分条件为基础的,在中纬度地区表现明显。

(3)图中C自然带位于北半球中高纬度地区,在温带落叶阔叶林和苔原带之间,为亚寒带针叶林带,由于南半球同纬度以海洋为主,所以南半球缺失亚寒带针叶林带,属于非地带性现象。

【点睛】自然地理环境的分异规律包括地带性分布规律和非地带性规律,地带性分布规律分为从赤道向两极分异规律、由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和垂直地带分布规律。从赤道向两级分异规律主要表现为自然带东西延伸、南北更替,主要以热量为基础形成的。由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主要表现为南北延伸、东西更替,主要是以水分为基础形成的;垂直地带性分布规律主要表现为由山麓到山顶自然带有规律的更替,主要是以水分和热量不同形成的。

【题型】综合题
【适用】一般
【标题】云南省玉溪市民族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阶段考试地理试卷
【关键字标签】
【结束】
 

读“甲、乙两国人口年龄结构金字塔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两国中,0~14岁的少儿占总人口比重较高的是______国,65岁及其以上的老年人占总人口比重较高的是_______国。

(2)按照现状发展,20年后甲国人口增长过快会加大________、_________(任答两点即可)等方面的压力,面对严峻的人口形势,甲国应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_。

(3)目前乙国面临的人口问题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有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读“某地区地质构造剖面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图中A处的岩石中找到了古生物化石,该处岩石按成因分类应属于_______岩。

(2)图中字母B处的地质构造类型是___________,地貌形态是___________,地貌形成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A、B、C三处的地质构造中,有利于储存地下水的是_____处,有利于储存石油、天然气的是______处。

(4)在图示区域进行修路、修建水库大坝等工程建设需要避开_______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沉积   (2)向斜  山岭  向斜成山(或向斜槽部,受挤压,岩石坚硬,不易被侵蚀,反而形成山岭)   (3)B  A   (4)C  断层地带,地壳不稳定

【解析】(1)具有层理构造和常含有化石,是沉积岩的典型特征。在图中A处的岩石中找到了古生物化石,该岩石为沉积岩。

(2)读图可知,图中B处中心岩层向下弯曲,为向斜,向斜一般形成盆地或者谷地,但是该地海拔比周边高,形成山地,是由于向斜槽部,受挤压,岩石坚硬,不易被侵蚀,反而形成山岭

(3)向斜是良好的储水构造,背斜是储油气构造,读图可知,B中间岩层向下弯曲为向斜,A处中间岩层向上弯曲,为背斜。

(4)断层构造不稳定,影响大型工程的安全,所以在修路和水库时应当避开,读图可知,图中C处两侧相同岩层不在同一水平面,沿断裂面上下错开,为断层构造。

点睛从形态上看,背斜一般岩层向上拱起,向斜一般岩层向下弯曲。在地貌上,有时候背斜发育成山岭,向斜发育成谷地。但是,不少褶皱构造的背斜顶部因受张力,常被侵蚀成谷地,而向斜由于槽部受挤压,不易被侵蚀,反而成山岭;当地壳运动产生的强大压力和张力,超过了岩石的承受能力时,岩体就会破裂。岩体发生破裂后,如果两侧的岩体沿断裂面发生明显的位移,就形成了断层。如果断层的位移以垂直方向为主,则其中相对下降的岩体形成谷地或低地,如渭河平原和汾河谷地等,相对上升的岩体发育成为山岭或高地,如我国的华山、庐山等。

【题型】综合题
【适用】较易
【标题】云南省玉溪市民族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阶段考试地理试卷
【关键字标签】
【结束】
 

读“理想大陆自然带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自然带的地带性植被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____,在我国的主要分布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中自然带B→D→E体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地域分异规律,这种地域分异主要受________条件控制,在___________大陆地区表现得最为明显。

(3)图中自然带C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在南半球缺失的原因是__________。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