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早在1800多年前的三国时期,“气象战”技术就已经被娴熟运用,留下许多至今为人们...

早在1800多年前的三国时期,“气象战”技术就已经被娴熟运用,留下许多至今为人们津津乐道的故事。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2题。

1.赤壁之战,诸葛亮立军令状,三日内赶制十万羽箭。是夜大雾漫天,长江之中雾气更甚。诸葛亮命二十只草船驶近曹军水寨,擂鼓呐喊。操传令曰:“重雾迷江,彼军忽至,必有埋伏,可拨弓弩手乱箭射之。”待至日高雾散,草船两边束草上排满箭枝,得胜而归。周瑜叹曰:“吾不如也!”文中“是夜大雾”的主要原因是

A. 江南多雨,空气湿度大    B. 晴夜大气逆辐射弱,近地面损失热量多

C. 冷空气南下,气温骤降    D. 临近长江,空气中的水汽含量充足

2.庞统献连环计,曹军以铁索打造连环战船,程昱忧虑,操曰:“凡用火攻,必藉风力。方今隆冬之际,但有西风北风,安有东风南风耶?”诸葛亮夜观天象,设坛借得东风,周瑜火烧赤壁,大破曹军。下图中,正确反映赤壁之战气压形势的是

A.     B.

C.     D.

 

1.B 2.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天气系统,要求学生掌握雾的形成原因,并且能够判读天气系统图,从图中读出天气和风向。 1.根据大气保温作用的原理,在秋冬季节,晴朗的夜晚大气逆辐射较弱,补偿给近地面的热量较少,所以近地面的气温较低,水汽易凝结。另外,江面水分蒸发,为空气补充了大量水汽,故形成大雾天气。这是典型的辐射雾现象,日出后,近地面气温升高,此雾即散。 2.根据风向的判读方法,此时赤壁应位于高压脊的西侧,所以形成偏南、偏东风。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湖陆风包括湖风(出湖风)和陆风(进湖风),是较大湖泊与陆地之间形成的以24小时为周期的地方性风。下图示意位于洞庭湖东北部的岳阳市某日6~14时的气温与湿度变化。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该日,湖陆风的转变及对应的时刻是

A. 湖风转陆风 12:00~13:00

B. 湖风转陆风 13:00~14:00

C. 陆风转湖风 8:30~9:30

D. 陆风转湖风 10:~11:00

2.与夏季相比,冬季

A. 湖风转陆风提前    B. 湖陆风转变均提前    C. 陆风转湖风提前    D. 湖陆风转变均推迟

 

查看答案

伊朗古城亚兹德古老的“风塔”是建筑物中用来通风降温的设计。风塔高过屋顶的部分四面镂空,悬空连接到室内大厅,塔下中央建有一个水池。外部的空气经过这一系统降温后飘散到各个房间,让主人享受着酷暑中的阵阵清爽。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风塔”底部的气流运动方向是

A. 辐散下沉    B. 辐合下沉    C. 辐散上升    D. 辐合上升

2.与“风塔”原理相同的是

A. 温室大棚气温较高    B. 锋面暖气团的上升运动

C. 秘鲁沿岸的上升流    D. 水库库区比周边降水少

 

查看答案

“冷岛效应”指地球上干旱地区的绿洲、湖泊,其夏季昼夜气温比附近沙漠、戈壁低,温差最大可达30℃左右,这是由于周围戈壁沙漠的高温气流在大气的平流作用下,被带到绿洲、湖泊上空,形成了一个上热下冷的大气结构,形成一种温润凉爽的小气候。读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冷岛效应”会使绿洲地区

A. 空气对流增强    B. 热量交换变缓    C. 水汽蒸发加快    D. 地面风速增强

2.图中甲、乙、丙、丁四地,“冷岛效应”最显著的是

A. 甲地    B. 乙地    C. 丙地    D.

 

查看答案

下图为某日a、b、c、d四条纬线上太阳高度随经度的变化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关于纬线a、b、c、d的说法,正确的是

A. 自转线速度b=d<a<c    B. a、b之间的纬度差等于b、c之间的纬度差

C. a纬线有极昼现象    D. a、b在北半球,d在南半球

2.太阳高度x与y之间的关系是

A. x+y=90°    B. 2x-y=90°    C. 3x-y=180°    D. 4x+y=270°

 

查看答案

下图示意我国30°N某地正午时房屋内的光照情况,下表数据为正午时阳光照射在室内地面上的面积统计。回答下面小题。

1.根据图文材料信息,判断该地可能位于

A. 四川盆地    B. 青藏高原    C. 江南丘陵    D. 华北平原

2.下列地理现象中,符合该地此时期情况的是

A. 地球公转速度加快    B. 黑夜逐渐增长    C. 白昼逐渐增长    D. 正处于6月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