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读“某年我国车票流向地图”(数字为某一地区开到各地区的车票总金额,单位:元),完...

读“某年我国车票流向地图”(数字为某一地区开到各地区的车票总金额,单位:元),完成下列问题。

1.人口流动最频繁的是

A. 东北到东部    B. 西部得东部    C. 东部到东部    D. 西部到西部

2.引起我国人口流动的最主要原因是

A. 自然因素    B. 经济因素    C. 社会因素    D. 政治因素

【答案】

3.C

4.B

【解析】

5.读图,分析属于可知,东北到东部 的人口数量为59318.98,西部到东部 人口为124286.53 ,  东部到东部人口为 2208732.03,西部到西部的人口数量为373924.58,人口流动数量越大,说明区域之间人口流动越频繁,有数据判断,东部到东部人口数量最大,故答案选C项。

6.读图分析可知,我国人口流动多是中西部地区向东部地区迁移,主要是由于东部地区经济发达,人们为了寻求更多的改善物质生活条件的“机会”,获得更多的经济待遇,改善个人及家庭生活。因此经济因素是世界各国人口流动的主要原因。故答案选B项。

点睛:影响人口迁移的原因:

【题型】选择题
【适用】较易
【标题】【全国省级联考】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考试2017年模拟卷(冲刺版)地理(四)
【关键字标签】
【结束】
 

读世界某区域图,完成下列各题。

(1)一艘轮船由①市启航,沿图中箭头所示航线航行,到达②市的过程中以________(填“顺”或“逆”)洋流为主,其中甲处附近洋流对沿岸地区气候的影响是_______。

(2)目前,②市所在国家的人口增长模式为_______。与②所在国家相比,①市所在国家城市化起步较_______,但目前呈现“虚假城市化”特点,说明该国城市化水平 _______(填“超过”或“落后”)于本国的经济发展水平。

(3)③市周边的自然带为_______,该市冬季受_______控制,多_______(填“晴朗”或“阴雨”)天气。

(4)图中③、④两处均位于板块交界处。比较两地板块边界类型的差异。

 

(1)逆 增温增湿 (2)“低一低一低”模式 晚 超过 (3)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盛行西风 阴雨 (4)③为消亡边界;④为生长边界 【解析】本题以世界某区域图为背景,考查洋流、气候类型及相应的自然带和人口增长模式等内容,意在考查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和相关知识的迁移应用能力。 (1)本题主要考查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图中读图分析可知,图中为大西洋的范围,南美洲东岸为巴西暖流,流向为自南向北,非洲北半球西岸为加纳利寒流,流向为自南向北;所以轮船由①市启航,沿图中箭头所示航线航行,到达②市的过程中以逆洋流为主,甲处为巴西暖流,暖流对沿岸气候有增温增湿作用,寒流有降温减湿作用。 (2)从图中可见②市所在国家位于英国,①市所在国家位于非洲。欧洲为经济发达国家,人口增长模式为“三低型”的人口增长模式,大多数发展中国家是“高-低-高”型的过渡型。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的特点是起步晚、发展快,城市化水平低,城市发展不合理,出现虚假城市化或者滞后城市化。所谓的虚假城市化即城市化水平超过同期的经济发展水平,给人以假象。 (3)从图中可知③市位于非洲大陆西岸,纬度位置大约为30°S-40°S,据气候类型分布的一般规律应为地中海气候区,所以对应的植被带为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地中海气候为气压带和风带交替控制所形成的一种气候类型,夏季受副高控制,炎热干燥,冬季西风带影响,温和多雨。 (4)③位于非洲板块和南极洲板块的碰撞挤压的消亡边界处,④属于冰岛,位于美洲板块和亚欧板块的张裂处,即生长边界。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读我国西部某地产业链结构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示产业链“煤炭开采一焦化一化工”之间形成的主要联系是

A. 信息联系    B. 商贸联系    C. 生产协作联系    D. 科技联系

2.近年该地煤炭输出比重降低而电力输出比重提升,对该地带来的积极影响有

A. 改善空气质量    B. 减轻运输压力

C. 减少煤炭开采    D. 减少劳动就业

【答案】

3.C

4.B

【解析】试题分析:

5.“煤炭开采——焦化——化工之间的联系,是产品上下游的关系,是生产协作的联系。选C正确。

6.煤炭燃烧产生电力,不能改善当地空气质量;发电烧煤还是要开采煤炭,促进就业;在当地发电,减少了煤炭运输,减轻了运输压力。选B正确。

考点:主要考查能源基地建设措施。

【题型】选择题
【适用】一般
【标题】【全国省级联考】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考试2017年模拟卷(冲刺版)地理(四)
【关键字标签】
【结束】
 

读“某年我国车票流向地图”(数字为某一地区开到各地区的车票总金额,单位:元),完成下列问题。

7.人口流动最频繁的是

A. 东北到东部    B. 西部得东部    C. 东部到东部    D. 西部到西部

8.引起我国人口流动的最主要原因是

A. 自然因素    B. 经济因素    C. 社会因素    D. 政治因素

 

查看答案

“于人生而言,每一次都是完美的沉淀。正如沉积在海滩的石头,形态各异,千差万别,却无一不美。无论是钻石美玉,还是沙土砾石,站在自己的位置上,就是最完美的姿态,这就是人生沉积的力量。”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按岩石的性质分,下列与砾石属于同一类的是

A. 石灰岩;砂岩    B. 安山岩;流纹岩

C. 大理岩;花岗岩    D. 页岩;玄武岩

2.造就文中“海滩的石头”形态各异的地质作用主要为

A. 流水沉积    B. 海浪沉积    C. 海浪侵蚀    D. 冰川沉积

【答案】

3.A

4.C

【解析】

5.由材料分析可知,砾石是沉积作用而形成的沉积岩,页岩、石灰岩和砂岩属于沉积岩,A正确;安山岩和流纹岩属于岩浆岩,B错误;大理岩和玄武岩属于变质岩,CD错误。故答案选A。

6.由材料可知,海滩的石头,形态各异,主要是受海浪侵蚀作用而成的,故答案选C项。

【题型】选择题
【适用】较易
【标题】【全国省级联考】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考试2017年模拟卷(冲刺版)地理(四)
【关键字标签】
【结束】
 

读我国西部某地产业链结构图,完成下列问题。

7.图示产业链“煤炭开采一焦化一化工”之间形成的主要联系是

A. 信息联系    B. 商贸联系    C. 生产协作联系    D. 科技联系

8.近年该地煤炭输出比重降低而电力输出比重提升,对该地带来的积极影响有

A. 改善空气质量    B. 减轻运输压力

C. 减少煤炭开采    D. 减少劳动就业

 

查看答案

读2014年某地技术、资本及资源密集型企业空间分布对比图,完成下面小题。

1.2.图示16~48KM的范围内,企业数量最密集的是

A. 技术密集型企业    B. 资本密集型企业    C. 资源密集型企业    D. 根据资料无法判断

3.4.影响技术密集型企业和资源密集型企业空间分布差异的主导因素分别是

①科技和矿产    ②市场和集聚    ③科技和交通    ④地价和矿产

A. ①②    B. ②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

5.6.C

7.8.D

【解析】

9.10.材料中给的是从市中心到郊区的企业数量累积百分百,在16~48KM的范围内该曲线斜率越大,说明企业数量在此范围内增长越快,因此也能说明,进而说明该企业在此范围内的数量最多,所占比重最大。读图分析可知,在此范围内资源密集型企业对应的曲线斜率最大,故说明资源密集型企业所占比重最大。故选项C正确。

11.12.根据影响企业布局的常见因素可知,影响技术密集型企业的主要有科技、交通、环境等因素,从材料中看到,该类企业最接近市中心,说明该城市技术密集型企业受科技和交通因素影响较强;资源密集型企业由于生产中污染大、经济效益低,在空间上主要分布在地价低的城市边缘,而且对城市的污染影响小,故选项D正确。

【题型】选择题
【适用】较易
【标题】【全国省级联考】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考试2017年模拟卷(冲刺版)地理(四)
【关键字标签】
【结束】
 

“于人生而言,每一次都是完美的沉淀。正如沉积在海滩的石头,形态各异,千差万别,却无一不美。无论是钻石美玉,还是沙土砾石,站在自己的位置上,就是最完美的姿态,这就是人生沉积的力量。”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3.按岩石的性质分,下列与砾石属于同一类的是

A. 石灰岩;砂岩    B. 安山岩;流纹岩

C. 大理岩;花岗岩    D. 页岩;玄武岩

14.造就文中“海滩的石头”形态各异的地质作用主要为

A. 流水沉积    B. 海浪沉积    C. 海浪侵蚀    D. 冰川沉积

 

查看答案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电子产品生产基地。世界最大的电子产品代工企业富士康,在我国境内的厂址选择经历了非常大的变化,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以下与富士康公司生产类型相似的是

A. 高级时装    B. 家具生产    C. 甜菜制糖    D. 玩具制造

2.将来富士康公司有可能转移到印尼等东南亚国家,这将对我国带来的影响是

A. 增大我国环境压力    B. 倒逼产业结构升级

C. 就业压力难以解决    D. 居民收入肯定下降

 

查看答案

读某地的岩层剖面图,完成下列问题。

1.①、②、③、④四类岩石形成年代从早到晚排列正确的是

A. ①②④③    B. ②③④①

C. ③④②①    D. ④②①③

2.关于⑥岩石处地貌形成原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沿顶部裂隙侵蚀而成的背斜山    B. 沿槽部裂隙侵蚀而成的向斜山

C. 因顶部坚实抗侵蚀而成的背斜山    D. 因槽部坚实抗侵蚀而成的向斜山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