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材料一:2008年春节热播的电视剧《闯关东》是一部宏观展现山东人闯关东历史的民族...

材料一:2008年春节热播的电视剧《闯关东》是一部宏观展现山东人闯关东历史的民族史诗。从清朝初期至新中国成立之前,迫于生计的大批华北穷苦百姓历尽艰辛,闯荡东北大地谋求生存。在这股移民大潮中,尤以山东人最多,是我国近代最大的一次移民浪潮,被称为“闯关东”。

材料二:改革开放以来,山东省农民人均纯收入超过黑龙江,由此导致了两地之间人口迁移的方向出现反转,从而出现了“雁南飞”现象。

闯关东按照是否跨越国界线属于                    迁移;按照在国内跨越的界线它属于                   迁移。

2、“闯关东”和“雁南飞”产生这种现象的主要影响因素分别是什么。

3、“闯关东”和“雁南飞”时期对东北地区产生的影响分别是什。

 

4、20世纪80年代以前,我国人口迁移是以开发和支援边疆建设为目的。80年代中期后,我国人口迁移和流动人口外出的目的主要是:                           ;国内人口流动主要由            部地区迁往          部沿海的省区和城市,以及工矿区。

5、“闯关东”这种现象会造成东北地区人口结构的怎样变化。

 

(1)国内人口;省际人口 (2)闯关东”的环境因素;雁南飞”的经济原因。 (3)闯关东”的影响:有利于东北资源的开发利用;促进经济发展。雁南飞”的影响:农村人口迁出缓解了严重的人地矛盾,有利于生态环境的改善;同时因劳动力减少,影响了农村地区产业开发和经济发展 (4)经商;务工;中西;东。 (5)年龄结构:年轻人口的比重增大,老年人口的比重减小;性别结构:男性的比重增大,女性比例减小。 【解析】(1)闯关东没有跨越国界,属于国内人口迁移;属于国内人口迁移的省际人口迁移。 (2)闯关东的影响因素是环境,雁南飞影响因素是经济。 (3)闯关东对东北地区的影响是对迁入地的影响,有利于东北资源的开发利用,促进经济发展;雁南飞对东北地区的影响是对迁出地的影响,缓解人地矛盾、改善生态环境、造成人才和劳动力的流失,影响经济发展等。 (4)受改革开放政策影响,80年代后,我国人口流动以经商和务工为主,人口从中西部地区向经济发达的东部地区迁移。 (5)闯关东以青壮年男性为主,会导致东北地区年轻人口比重增大,老年人口比重减小;男性比重增大,女性比重减小。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20世纪50年代,在外国专家的指导下,我国修建了兰新铁路。兰新铁路在新疆吐鲁番附近的线路如下图所示。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推测外国专家在图示区域铁路选线时考虑的主导因素是

A. 河流    B. 聚落    C. 耕地    D. 地形

2.后来,我国专家认为,兰新铁路在该区域的选线不合理,理由可能是

A. 线路过长    B. 距城镇过远

C. 易受洪水威胁    D. 工程量过大

 

查看答案

很多人感慨“常恨春归无觅处”,其实世界上真有一些地方“四季如春”,如埃塞俄比亚首都亚的斯亚贝巴(4°N)、中国的昆明、也门首都萨那(15°N)、厄瓜多尔首都基多(0°)等。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1.“春城”所在的地形一般是(  )

A. 谷地、平原    B. 盆地、平原    C. 高原、山地    D. 高原、谷地

2.基多位于赤道,但居民家中都安装壁炉,其主要原因是(  )

A. 冬季寒冷    B. 受寒流影响    C. 降水多    D. 夜晚寒冷

3.由于我国地形条件复杂,各地的聚落分布有所差异,请判断下列有关我国乡村聚落地区差异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北方平原地区村落规模一般较大,多呈带状分布

B. 南方山区村落规模一般较大,多呈团聚状分布

C. 北方平原地区村落规模一般较小,多呈点状分布

D. 南方山区村落规模一般较小,分布相对分散

 

查看答案

古代的乡村聚落多分布于河流两岸或高原平坦之地,原因是(  )

①高原地势较高,没有洪水浸淹之患 

②河流两岸土地肥沃,靠近河流有利于农耕、畜牧和渔猎 

③河流两岸用水和交通比较便利 

④便于搬迁和居住

A.     B. ①②    C. ①②③    D. ①②③④

 

查看答案

下列关于城市区位选择正确的是                (   )

A. 世界上绝大多数大城市分布在高原上

B. 热带地区的城市应分布在河谷地区

C. 位于河流沿岸的城市,应把码头建设在河流的凸岸

D. 中低纬度地区,河流中下游平原是城市发展的理想城所

 

查看答案

下列属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人口迁移特点的是

A. 从发展中国家流向发达国家    B. 从旧大陆流向新大陆

C. 定居移民增多,短期流动工人减少    D. 从已开发国家流向未开发国家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