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马铃薯作为主粮产品进行产业化开发。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储藏马铃薯不受欢迎,市...

马铃薯作为主粮产品进行产业化开发。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储藏马铃薯不受欢迎,市场对新鲜马铃薯的需求越来越大。西南地区马铃薯生产最大的特点是周年生产、周年供应。读西南地区马铃薯周年生产表,读表回答下列各题。

1.推测最适宜马铃薯生长的环境特点是

A. 湿热    B. 暖湿    C. 高寒    D. 冷凉

2.西南地区马铃薯可以、周年供应的主要原因是

A. 市场需求量大,政策支持    B. 种植经验丰富,技术成熟

C. 垂直差异显著,气候多样    D. 光热资源充足,土壤肥沃

3.西南地区大春马铃薯主要分布在

A. 低热河谷地带    B. 四川盆地    C. 中低海拔地区    D. 高海拔地区

 

1.D 2.C 3.D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影响农业生产的因素,同时要熟悉我国地区地理特点。根据地区的特点和农作物的生长特点进行分析。 1.从表格中可以看出冬作马铃薯从播种到收获时间最短,说明最适宜马铃薯生长的环境特点是冷凉,选择D。 2.西南地区海拔高,相对高度大,垂直差异显著,气候多样,春夏秋冬马铃薯都可以找到适宜生存的条件,保证周年供应马铃薯,选择C。 3.从表格中看西南地区大春马铃薯生长季节主要在夏季,低热河谷地带和四川盆地气温高,高海拔地区气温太低,不适宜马铃薯生长;中低海拔地区相对比较低,适宜马铃薯生长;选择C。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云南元阳位于横断山脉南部,当地著名的哈尼梯田是世界文化遗产。哈尼族人民种植 的红米稻是经过长期耕种、筛选的特色品种,稻米色泽暗红,富含多种营养元素,品质优 良。1980 年以后,为了提高粮食产量,当地逐渐推广种植杂交水稻。下图示意目前当地三 种发展类型村落的农作物种植结构。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1980年以后,当地红米稻面积逐渐减少的主要原因是种植红米稻(    )

A. 技术要求高    B. 劳动力投入大    C. 种子成本高    D. 单位面积产量低

2.乙类村红米稻种植规模较大的主要目的是 (    )

A. 提供粮食深加工原料    B. 开发特色旅游产品

C. 建设特色商品基地    D. 满足村民膳食需要

3.根据农作物种植结构,可以推断目前 (    )

A. 甲类村位置较偏僻    B. 乙类村坐落于山顶

C. 丙类村地形较平坦    D. 当地商品粮以旱地作物为主

 

查看答案

据世界人口组织预測,2050年,世界人口将由2000年的60亿增长到90亿。下图示意某国人口占世界人口的比重。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该国可能是

A. 中国    B. 美国    C. 印度    D. 俄罗斯

2.根据预测,从2000年到2050年,该国

A. 人口增长模式由原始型向传统型转变

B. 人口自然增长率与世界平均水平相当

C. 老龄人口数量逐渐减少

D. 人口数量比较稳定

 

查看答案

住宅的环境设计特别关注树种的选择与布局,不同树种对光照与风有不同影响。图5 为华北某低碳社区(40°N)住宅景观设计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仅考虑阳光与风两种因素,树种与房屋组合最好的设计是

A.     B.     C.     D.

2.为保证冬季太阳能最佳利用效果,图中热水器安装角度合理的是

A.     B.     C.     D.

 

查看答案

位于广东北部南岭山地的某县90%以上土地不适宜耕种和聚落建设,主要集镇位于较大的山间谷地。集镇住宅多为三层,其二层和三层也开有外门,如下图所示。尽管水淹频率很高,这些集镇住宅“淹而不没,灾而无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在农业社会,制约该县聚落规模的主要条件是

A. 谷地面积    B. 河流水量    C. 林木产量    D. 风俗习惯

2.这些集镇住宅二层和三层都开外门,主要是为了

A. 通风    B. 避灾    C. 采光    D. 美观

3.这些集镇遭遇的洪水特点是

①砾石多    ②退水快    ③历时长    ④流速缓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查看答案

读读下面地租水平等值线图回答下列问题

(1)                    地租最高,沿             往外地租逐渐下降,在      

                   又有所上升,形成地租             ,随后往外又继续下降。

(2)从图中可看出,影响城市土地租金的因素,不仅有                     ,还有                          

(3)A、B、C代表的土地利用类型是:

A:                       B:                     C: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