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火地岛位于南美洲南端,东西部气候差异显著。...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火地岛位于南美洲南端,东西部气候差异显著。位于火地岛南部沿海的乌斯怀亚港是南极科考的重要中转站,每年的11月至次年3月都会有上千的科考和捕虾船队集结于此。

材料二:南极磷虾是似虾的无脊椎动物,它们以微小的浮游植物作为食物,成体适宜在低温和低盐的水域中生活,它们是南极生态系统的关键物种。 下图所示即为南极磷虾分布及火地岛周边洋流示意图。

(1)火地岛西部地区降水_________(多于或少于)东部地区,西部地区属于________气候,东部地区属于_________气候,产生这种差异原因是_______。

(2)分析南极洲大西洋西部沿岸磷虾分布区域面积大、数量多的原因。

(3)某远洋捕虾队12月1日从乌斯怀亚港出发前往图中甲海域捕获磷虾,为期一个月,在此期间,火地岛昼夜长短变化情况为_______,正午太阳高度变化情况是_______。

(4)该远洋捕虾队在甲海域可能遭遇的主要困难有______。

 

(1)多于 温带海洋性气候 温带大陆性气候 火地岛岛上山脉阻挡西风,西侧为迎风坡,降水较多,气候湿润,东侧为背风坡,降水较少,气候较干 (2)该海域有南极环流与西风漂流流经,海水扰动带来海底大量无机盐分,浮游生物大量繁殖,为磷虾提供充足的食物供应;该海域受西风漂流和巴西暖流的能量交换影响,形成适宜的海水温度、盐度;适宜生存的海域面积大;该海域同类别生物数量较少,处于食物链的最底层,所似数量庞大 (3)先变长,后变短 先变大,后变小 (4)狂风急浪;浮冰和冰山;酷寒冰冻等 【解析】本题考查南极地区地理环境特征以及读图分析能力。 (1)据图可知,火地岛位于南美洲南端,地处西风带影响区,火地岛岛上山脉阻挡西风,西侧为西风带迎风坡,降水较多,气候湿润,形成温带海洋性气候;东侧为西风带背风坡,降水较少,气候较干,形成温带大陆性气候。 (2)据材料二中磷虾的生长习性可知,它们以微小的浮游植物作为食物,成体适宜在低温和低盐的水域中生活。据图可知,该海域有南极环流与西风漂流流经,海水扰动带来海底大量无机盐分,浮游生物大量繁殖,为磷虾提供充足的食物供应;该海域受西风漂流和巴西暖流的能量交换影响,形成适宜的海水温度、盐度;适宜生存的海域面积大;该海域同类别生物数量较少,处于食物链的最底层,所似数量庞大。 (3)据题干知,某远洋捕虾队12月1日从乌斯怀亚港出发前往图中甲海域捕获磷虾,为期一个月,即从12月1日至1月1日,在此期间,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且先向南移后向北移,所以火地岛昼夜长短变化情况为先变长,后变短;正午太阳高度总是从直射点所在纬线向南北两侧递减,在此期间火地岛的正午太阳高度变化情况是先变大,后变小。 (4)据图可知,甲海域地处西风带影响下,受南极大陆和西风漂流影响,海水温度低,该远洋捕虾队在甲海域可能遭遇的主要困难有狂风急浪;浮冰和冰山;酷寒冰冻等。 【点睛】以本题世界区域为载体,考查影响气候的因素、生物分布和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意在考查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做题还需明确:(1)影响气候的因素有地形、大气环流、洋流、海陆位置等。(2)充分结合材料,挖掘材料信息分析。南极洲大西洋西部沿岸磷虾分布区域面积大、数量多的原因应从食物、生存环境角度分析。(3)昼夜长短的变化与直射点的移动有关。直射点向哪个半球移动,哪个半球的昼就增加,从12月1日至1月1日,期间经过12月22日,所以太阳直射点先向南移动后向北移动。对于一地点而言,一年中什么时候靠近直射点所在纬线,则正午太阳高度变大,什么时候远离直射点所在纬线,则变小,即“来增去减”。(4)远洋捕虾队在甲海域可能遭遇的主要困难应从所在地区的地理环境特征角度分析。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2017年2月5日“中澳旅游年”正式拉开帷幕“考拉牵手熊猫”,澳大利亚期待更多中国游客。澳大利亚有许多世界自然遗产,其中大堡礁和艾尔斯石以其独特景观闻名世界。下图为澳大利亚地形图及大堡礁和艾尔斯石景观图。

材料二:艾尔斯石是世界上最大的整体岩石。由岩性坚硬、结构致密的石英砂岩组成。四亿五千万年前,巨石所在的盆地向上推挤、隆起,使巨岩处于了垂直状态。大约三亿年前,这座巨大的石山被推出了海面,现在其顶部圆滑光亮,并在四周陡崖上形成了一些自上而下的宽窄不一的沟槽和浅坑,每当暴雨倾盆,在巨石的各个侧面上飞瀑倾泻,蔚为壮观。

(1)若旅游者在1月到达A处,该地盛行风向为________风,形成原因是____________。

(2)下图反映大堡礁按照形成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_______。

   A.A→B→C         B.C→B→A         C.A→C→B         D.B→A→C

(3)从澳大利亚大堡礁到艾尔斯石一线自然带依次过渡为____,影响自然带变化主导因素是_______。

(4)结合材料试推测艾尔斯石景观形成所受的地质作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下图为“太平洋不同海域沿岸洋流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关于图示洋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甲洋流增温增湿    B. 乙洋流是暖流    C. 丙洋流降温减湿    D. 丁洋流是暖流

2.关于①、②两处附近地区地理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A. ①处的渔场是北海道渔场    B. ①处沿岸气候成因是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C. ②处的渔场是北海渔场    D. ②处沿岸是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查看答案

下图为某半球风带分布示意图,甲、乙表示不同的风带。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

A. 甲为北半球信风带    B. 乙的性质寒冷干燥

C. 甲为东北风    D. 乙为西北风

2.下列各地气候特征的成因与乙风带相关的是

A. 地中海沿岸地区    B. 南亚印度洋沿岸地区

C. 加拿大太平洋沿岸地区    D. 美国大西洋沿岸地区

 

查看答案

左图为某滨海地区某日某时等压面垂直剖面图(相邻两个等压面气压差相等) ,右图为 8月份某沿海地区的等温线和洋流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关于图 12中气温和气压的比较,正确的是

A. ①比②气温高    B. ②比③气温高    C. ③比④气压低    D. ④比①气压高

2.关于图13中的洋流及其影响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可能位于图12中沿海    B. 不一定向北流

C. 洋流对沿岸气候有增温增湿的作用    D. 乙处有世界著名的大渔场

 

查看答案

下图是“我国某地一天内的气温日变化、地表的长波辐射能量和入射到地面的太阳能量日变化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从图中三条曲线变化可知

A. 该地可能位于新疆

B. 一天内太阳高度最大时气温最高

C. 地面辐射是近地面大气热量的直接来源

D. 日出前后是一天中气温最低的时刻

2.该季节最可能出现的天气现象是

A. 江苏各地昼长夜短    B. 华北地区秋高气爽

C. 长江下游伏旱严重    D. 江淮地区正值梅雨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