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下图为某地等高线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陡崖顶部的海拔高度可能为 A. ...

下图为某地等高线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陡崖顶部的海拔高度可能为

A. 40m    B. 45m    C. 55m    D. 65m

2.若该地森林茂密,需要在Q点建立一处火情了望哨,则下列地点一定不在了望哨视野范围的是

A. ①地    B. ②地    C. ③地    D. ④地

 

1.C 2.C 【解析】 1.读图可知,图中陡崖处有30、40、50米等高线重合,等高距为10米,则陡崖顶部海拔高度为50-60米之间,故选C。 2.读图可知,Q处海拔较高,而③地位于陡崖下部,受陡崖影响,等高线上疏下密,不能从Q处看到③地,故选C。 【点睛】判读等高线的形状特征 1、根据等高线疏密,判断坡度陡缓。 等高线稀疏的地方表示缓坡,密集的地方表示陡坡,间隔相等的地方表示均匀坡,等高线上疏下密表示凸形坡,等高线上密下疏表示凹形坡。 2、等高线的数值由中心向四周降低,表示为山地或丘陵。 3、等高线的数值由中心向四周升高,表示为盆地。 4、等高线的凸出部分指向低处表示山脊,其最大弯曲处的点的连线,表示为山脊线,也叫分水线。 5、等高线凸出部分指向高处,表示为 山谷,其最大弯曲处点的连线,表示为山谷线,也叫集水线。 6、相邻两个小山顶之间呈马鞍型的低地部位为鞍部,也叫垭口。 7、两组山脊等高线对垒,中间是一道比较狭窄而低平的河谷或谷地,表示为峡谷。 8、判断两点间可否通视,可通过绘制地形剖面图判断。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图中四幅地图,岛屿面积最小的一幅是

A.     B.

C.     D.

 

查看答案

下图为一方格状经纬网示意图,图中A、B两地相距33.3厘米,地方时相差16小时。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有关该图比例尺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图上比例尺到处都一样

B. AC段的比例尺大于AB段

C. AB段的比例尺为1∶10 000 000

D. CD段的比例尺比AB段大2倍

2.从A点去B点,距离最短的走法可能是

A. 从A点向东至B点    B. 从A点向西至B点

C. 先向东北,再转向东南    D. 先向西北,再转向西南

3.不考虑海陆、地形、冰雪等条件,有人从极点附近(包括极点)的某地出发,依次向正北走5km,向正东走35km,再向正南走5km,正好回到原地。从极点上空看,向东走时不可能

A. 顺时针方向走了一个完整的圆圈    B. 逆时针方向走了一个完整的圆圈

C. 顺时针方向走了<360º的圆弧    D. 顺时针方向走了>360º的圆弧

4.将1:10000的地图图幅放大为原图的四倍,表示的实际范围不变,则新图的比例尺为

A. 1:2500    B. 1:5000    C. 1:40000    D. 1:1000

 

查看答案

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如下图,AB C D四图中,甲地在乙地西北,丙地在丁地东南的是

A.     B.

C.     D.

2.D图中,从甲地到丁地,若不考虑地形因素,最近的走法是

A. 一直向东走

B. 先向正南,再正北方向走

C. 先向正北,再正南方向走

D. 先向东北,再向东,最后向东南走

 

查看答案

读“亚马孙平原大气环流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图中箭头代表空气的垂直运动)

(1)A处降水类型为     

(2)据研究,该地区地表水的直接蒸发量很小,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来自本地区的水汽上升冷却降到地面,相当于亚马孙流域总降水量的50%,另外50%的降水量来自     

(4)近些年来,亚马孙流域某些地区降水量减少(约20%),其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 

虽然降水量减少了,但流入河中的水量及洪水反而增加了,其原因是        

 

查看答案

为促进世界森林的可持续经营、保护和开发,联合国大会决定将2011年定为国际森林年。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目前全球每年约有1 000多万公顷的森林被毁坏,导致全球森林被毁的主要原因包括(  )

①将森林开垦为农田②非可持续性的采伐木材③开辟森林修建居住地和道路④水旱灾害的频繁发生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2.为促进世界森林的可持续经营、保护和开发,我们应该(  )

A. 封山育林,禁止对森林的砍伐

B. 注重开发,提高林业经济效益

C. 禁止各种木材的流通和买卖

D. 采育结合,综合开发利用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