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6年夏季,在一场场暴雨的洗礼下,北京等城市相继...

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6年夏季,在一场场暴雨的洗礼下,北京等城市相继变成了“水城”。由此在中国长久以来被忽视的城市“雨涝”问题,突然变成了人们目光的焦点。

(1)有专家认为:“雨岛效应”是诱导和强化城市暴雨的因素之一。运用所学知识说明城市“雨岛效应”的形成。

(2)根据上图,判断降水30分钟后草地的降水损失量大约是混泥土方砖地的多少倍?分析说明城市易出现雨涝的原因。

(3)为了应对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种种水资源问题,有人设计了第二幅图所示的“城市雨洪利用”新型的排放系统。试分析说明该系统对解决城市水资源问题的积极意义。

 

(1)人类活动排放大量余热,使城市成为“热岛”,空气对流运动增强,同时污染物的排放形成大量凝结核,降水增多 (2)7—8倍;城市建筑使用绿地减少,造成降雨损失量锐减,地表径流会在短时间内聚集而形成雨涝;城市地下水排水管道设计不合理,不能及时排水,甚至出现喷涌现象,加剧雨涝形成 (3)通过透水广场、绿地和蓄水池,促使雨水下渗和储存,减少城市地表的暴雨径流量,延缓汇流时间,防治雨涝;储存在地下蓄水池(的水,通过净化,增加城市水资源;通过回灌井等又可及时补充地下水,防止因过度开采地下水而产生的地面沉降 【解析】(1)降水形在的条件:要充足的水汽、上升的气流和凝结核。城市里人类活动排放大量余热,使城市成为“热岛”,空气对流运动增强;同时污染物的排放形成大量凝结核,易形成降水。 (2)图降水30分钟时,草地的降水损失量大约是40,混泥土方砖地的降水损失量是5,大约是7—8倍。城市建筑使得绿地减少,造成降雨损失量锐减,雨水下渗减少,降水后很快汇成地表径流,地表径流会在短时间内聚集而形成雨涝;城市地下水排水管道设计不合理,不能及时排水,甚至出现喷涌现象,加剧雨涝形成。 (3)“城市雨洪利用”新型的排放系统,是通过透水广场、绿地和蓄水池,促使雨水下渗和储存,减少城市地表的暴雨径流量,延缓汇流时间,防治雨涝;储存在地下蓄水池的水,通过净化,增加城市水资源,可重新利用;通过回灌井等又可及时补充地下水,防止因过度开采地下水而产生的地面沉降。 【总体分析】 本题考查城市化的影响,城市的热岛、雨岛效应。降水形在的条件:要充足的水汽、上升的气流和凝结核;分析雨岛效应时要从降水条件分析。判断降水30分钟后草地的降水损失量大约是混泥土方砖地的倍数,可直接读图计算;分析说明城市易出现雨涝的原因要从城市化对水循环的影响角度进行分析。“城市雨洪利用”新型的排放系统对解决城市水资源问题的积极意义,也要从水循环角度,结合水资源的特点进行分析。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0年末我国总人口为13.397亿,超过60岁的老年人为1.776亿,约占总人口的13.26%,城乡老年空巢家庭比例不断上升,城市老年空巢家庭已达到49.7%,农村老年空巢家庭已达到38.3%,家庭养老功能不断弱化。未来五年将是人口老龄化加速发展期,将呈现老龄化、高龄化、空巢化加速发展的新特征。

材料二  下图为我国每隔5年的65岁及以上人口增长示意图(65岁及以上年龄人口占总人口的7%,则出现人口老龄化)。

材料三  漫画“长大以后问题就更明显了”。

(1)以上材料反映出我国人口发展存在人口老龄化和____________问题。

(2)读材料一,分析人口老龄化、高龄化将产生哪些问题?

(3)面对日益严重的老龄化、高龄化、空巢化问题,有的专家提出应放宽生育控制、实行二胎化政策,对此,你是否赞成?理由是什么?

(4)材料三中“长大以后问题就更明显了”表现在哪些方面?你认为可采取哪些针对性措施。

 

查看答案

下图为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变化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国际上有两类城市化扩容模式:一类是“外延式”,该模式建筑密度较低,主要在两维空间内扩大城市空间容量;另一类是“内涵式”,该模式既保持城区较高的建筑密度,又充分开发利用地下空间。若图中的B-E阶段,“内涵式”为其城市化扩容的主要模式,则该国家可能是

A. 美国、日本、德国    B. 澳大利亚、加拿大、美国

C. 日本、韩国、新加坡    D. 加拿大、俄罗斯、巴西

2.图中E-F阶段反映的是

A. 城市化进程进入加速阶段    B. 城市化进程进入衰退阶段

C. 出现逆城市化现象    D. 城乡差距扩大

 

查看答案

右图为“某地等高线分布图”(单位:米),图上1厘米代表实际1千米。在左图中绘制A—F的地形剖面图并标明水平比例尺、垂直比例尺、单位。

 

查看答案

下图是我国东部某地等高线地形图,某校高中学生夏令营在图示区域进行了野外天文、地质、植被、聚落等综合考察活动。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同学们沿图中的登山线路行进,观察到沿途植被垂直变化不大。你认为主要原因是什么?

(2)图示拟建一火情瞭望台,最佳位置应在何处?请用“X”符号在图中标出。同学们把夜晚宿营地点选在图中A处,从图中提供的信息简述理由。

(3)若考察小组在D处突遇泥石流,①②③④四条逃生线路中最佳的是____________。某同学因私自外出,在B处迷了路,请你给他指出独自走出困境的最佳路线。

(4)简要分析图中E城镇形成的有利区位条件。

 

查看答案

读下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点的地理坐标是_________________,所属的半球是_________            ___________,B点与A点之间的距离为________________,所属的纬度地带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中C点的地理坐标是___________________,所属的半球是______________          ______,C点和D点之间的距离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中F点的地理坐标是___________________,所属的半球是_______________         _____,所属的纬度地带为________________,F点在E点的______________方向。

(4)图中A点在C点的________________方向,E点在C点的____________________方向。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