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为三个海区洋流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图示洋流中
A. ①为暖流 B. ②为寒流 C. ③位于北半球 D. ④位于南半球
2.图示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是
A. ①洋流北部有大渔场 B. ②洋流有降温或减湿作用
C. ③洋流加大同纬度不同海区温差 D. ④洋流加大沿岸地区降水量
下图是我国某地区一条河流受三种不同水体补给而形成的全年流量曲线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关于河流补给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A. ①是雨水 B. ②是高山冰雪融水
C. ③是地下水 D. 积雪融水是主要补给
2.由统计资料可知
A. 曲线a是修坝前测得的径流量年变化 B. 河流有两次汛期且都与气温有关
C. 该河流位于华北地区 D. 河流含沙量小,有结冰期
下图为某地气候降水分配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若该地最冷月气温约为18℃,则该地最不可能位于
A. 亚洲 B. 欧洲 C. 非洲 D. 北美洲
2.据图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若该地位于北半球,则该气候有利于水稻种植
B. 若该地位于北半球,则典型植被为常绿硬叶林
C. 若该地位于南半球,则河流径流量季节变化小
D. 若该地位于南半球,则降水的水汽主要来自西南风
“地坑院”是古代人们的一种穴居建筑,至今仍有留存。在我国的关中平原,人们在平地上挖出一个方形的深坑,然后在深坑的四壁开凿洞穴用来居住,在“地坑院”的正中央栽种一颗高大的树,树冠冒出地面。读关中平原“地坑院”景观图,完成下列各题。
1.人们在“地坑院”的正中央栽种一棵大树,其主要作用是
A. 遮挡风沙 B. 遮阳挡雨 C. 防外人跌入 D. 美化建筑
2.建造“地坑院”民居的自然条件是
A. 土质黏重,不易挖掘 B. 土壤直立性好,不易坍塌
C. 地下水浅,易挖出水 D. 夏季降水多,地坑易蓄水
苏轼被贬黄州(今湖北省黄冈市)时,作《定风波》。其中写道:“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汕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据此完下列各题。
1.苏轼当时所处地区的典型植被为
A. 常绿阔叶林 B. 落叶阔叶林
C. 针叶林 D. 高山灌丛
2.从材料中推断,该地当日最可能
A. 正值准静止锋控制 多雨 B. 昼夜长短差别不大
C. 正午太阳位于观测者正北方 D. 夜间出现霜冻现象
读“大气的受热过程示意图”和“拉萨和广州相关地理信息表"。回答下列各题。
1.与广州相比,拉萨
A. ①较大 B. ②较大 C. ③较大 D. ④较大
2.拉萨成为“日光城”的最主要原因是
A. 海拔较高,离太阳较近
B. 旅游业发达,大气污染小
C. 纬度较高,夏半年白昼时间较长
D. 空气稀薄,对太阳辐射削弱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