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撒哈拉沙漠是古地中海的一部分,为近代重要的内陆食盐...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撒哈拉沙漠是古地中海的一部分,为近代重要的内陆食盐产地,盐农在靠近地面的含水层挖出洼地,将渗出的地下盐水经过蒸发结晶后制成盐块。非洲的“食盐之路”是指每年9月盐商队用骆驼带着当地物产从地中海沿岸出发,到产盐区换取盐块,运往缺盐的几内亚湾沿岸,换取当地特产珍品,再贩卖到西亚、欧洲。下图为“食盐之路”示意图。

(1)分析撒哈拉沙漠内陆盛产食盐的原因。

(2)结合撒哈拉沙漠的地理环境特征,说出盐商队出发前应做的准备。

(3)分析廷巴克图在“食盐之路”上成为重要中转地的主要原因

 

(1)撒哈拉沙漠盐区曾为海洋,食盐蕴藏丰富;因地壳抬升形成内陆盆地,地形封闭,盐分不易流失;盐分富集于浅层地下水中;气候干旱,水分蒸发强烈,盐分易析出。 (2)盐商队穿过荒漠地区前,需规划好路线,避开危险路段;因补给困难,需准备好食物、药品、饮水、饲料、燃料、帐篷等;由于光照强烈,昼夜温差大,应做好防晒和保暖准备。 (3)是草原就进入沙漠的重要物资集散地;位于河流沿岸,水源较充足;位于草原的边缘,农牧产品较丰富;位于水路交通的交汇点,交通较便利。 【解析】(1)由材料可知撒哈拉沙漠盐区曾为海洋,食盐蕴藏丰富;因地壳抬升形成内陆盆地,地形封闭,盐分不易流失;盐分富集于浅层地下水中;气候干旱,水分蒸发强烈,盐分易析出。 (2)撒哈拉沙漠气候干旱、人口稀少,补给困难,需准备好食物、药品、饮水、饲料、燃料、帐篷等;热带沙漠气候,光照强烈,昼夜温差大,应做好防晒和保暖准备;盐商队穿过荒漠地区前,需规划好路线,避开危险路段。 (3)从图中可看出,廷巴克图是草原就进入沙漠的重要物资集散地;位于河流沿岸,水源较充足;位于草原的边缘,农牧产品较丰富;位于水路交通的交汇点,交通较便利。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四川德昌地处横断山区康藏高原东缘、安宁河谷地带,低纬度高原河谷的独特位置是种植草莓的“天然温室”。德昌草莓在每年11月中旬开始成熟,陆续上市,一直持续到翌年5月底结束。通过专业合作社参与生产经营,德昌草莓远销海内外,成为当地一张亮丽的农业品牌名片。 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1.德昌被誉为种植草莓的天然温室”,其主要理由是(      )

A. 草莓生长期阴雨天多,大气保温作用强

B. 低纬度的高原河谷,冬春季光热资源较丰富

C. 地处河谷,热量不易散失,保温效果好

D. 位于高原河谷,气温较高

2.德昌露天冬草莓上市早、鲜果供应时间长的原因是(      )

A. 冬春季节气温较高且稳定,持续时间长

B. 空气清新,光合作用充分,草莓生长旺盛

C. 水质优良,草莓生长速度快

D. 河谷地带冲积土壤深厚肥沃,环保无污染

 

查看答案

中国制酒源远流长,品种繁多。酒在中国人生活中都占有重要的位置,用途广泛。其中白酒生产有很强的地域性。以发酵容器为例,清香型用的是缸,如山西汾酒。清香型酒的酿造技术传到陕西后,直接挖坑用黏土糊内壁,用土窖酿酒。泥土产生的细菌使酒产生香气,于是就有了浓香型白酒。因追求清香型风味,陕西人想出了“毁窖”的办法,每年把土窖的泥挖掉一层,添上新土以避免细菌大量繁殖。后土窖发酵的技术传入四川盆地,人们同样使用“毁窖”法,但却不能达到毁窖的目的。再后传入贵州,人们用“石壁泥底”窖酿酒。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在四川“毁窖”酿酒效果不佳的原因,最可能由于(    )

A. 土的矿物质不同    B. 当地的气候暖湿

C. 当地酿酒时间长    D. 土中的细菌不同

2.在贵州建“石壁泥底”窖除考虑控制细菌外,另一主要目的是(    )

A. 调节窖内温度    B. 防止流水侵蚀

C. 节约建设成本    D. 有效防止地震

 

查看答案

河北承德市双滦区,一座座工业厂房正拔地而起,以前满目的低丘、缓坡已变身为集中连片、错落有致的“坡地工业”区。近几年,承德市通过山地整治,累计新增建设用地近万亩。截至目前,我国已有多地在打造坡地工业区。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我国多地发展“坡地工业”的主要原因是(   )

A. 山地面积大    B. 人均耕地少    C. 工业用地不足    D. 坡地地下水充足

2.承德双滦区大量发展“坡地工业”,对当地产生的主要影响是(   )

A. 缓解了坡地的水土流失    B. 缓解了城区的交通压力

C. 使城市人口向坡地转移    D. 提高了企业的集聚效应

 

查看答案

海南的羊山地区是指海口市西南部,由火山喷发后形成的火山熔岩地区,“数缸订婚”是海南羊山地区的奇特婚习之一。千百年来,羊山地区流传着一首关于嫁女的歌谣:“嫁女不嫁金,嫁女不嫁银,数数门前檐下缸,谁家缸多就成亲”。这些缸都很大,高度到成年人的腰部,缸口50多厘米,主要排放在屋外的甬道边上(如图所示)。该地区在夏季经常普降暴雨,但人们从不担心道路或庄稼受洪涝灾害的威胁。完成下面小题。 

1.对这种风俗理解正确的是(  )

A. 当地水资源缺乏, 用以存水    B. 历史因素,人们对水缸的钟爱

C. 制陶业比较发达    D. 彰显财富地位

2.暴雨之后,当地没有积水成灾的主要原因是(   )

A. 水缸起到削峰的作用    B. 土层较薄,岩石破碎,松软易风化

C. 植被覆盖率差,涵养水源功能不好    D. 地势起伏较大

 

查看答案

在20世纪60年代,巴西政府为了解决农村的失业问题,鼓励农民向亚马孙流域进军。破产的农民们拖家带口走向森林,他们的目的地主要是西南部的朗多尼亚地区,这里是巴西最富庶的地区。在高潮时期,每月有57000移民来到这里。读亚马孙流域朗多尼亚地区人口增长与雨林砍伐的关系图和亚马孙流域开发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简要分析促使朗多尼亚地区人口迅速增加的因素。

(2)朗多尼亚地区1970年至1988年的19年间,人口从10万增加到100万,雨林砍伐的面积从不足10万平方千米增长至___________________平方千米,简述说明人口增长与雨林砍伐的关系

(3)简述亚马孙横贯公路的建设对雨林有什么影响?

(4)20世纪五六十年代,巴西政府开始实施亚马孙开发计划,造成亚马孙雨林的大面积破坏,简述造成亚马孙雨林破坏的根本原因和直接原因。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