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童经济”是一个生动的比喻,使人们联想起牧童在放牧时,只顾放牧而不管草原破坏的景象。它是英国著名的经济学家K·E·博尔丁提出的一种现有的对自然界进行掠夺、破坏的经济模式。其主要特点是把地球看成一个取之不尽的资源宝库,并且进行无限度的索取,使自然生态遭到毁灭性的破坏,同时造成废物大量积累,使环境污染日益严重。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1.下列恶果不是由“牧童经济”造成的是( )
A. 土地沙漠化 B. 大气污染 C. 破坏性地震 D. 温室效应
2.下列经济模式不属于“牧童经济”的是( )
A. 刀耕火种,毁林开荒 B. 南北水调,发展生产
C. 围湖造田,开垦荒山 D. 发展工业,任意排放
读“2015年我国冬小麦收获期分布示意图”,回答下面小题。
1.为监控焚烧作物秸秆着火点的分布,应使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
A. GPS B. RS C. GIS D. GPRS
2.2014年6月11日,焚烧作物秸秆的着火点较多的省份可能是( )
A. 闽 B. 赣 C. 吉 D. 豫
下图为甲、乙两个区域之间的经济要素流动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关于甲、乙两个区域说法正确的是( )
A. 若甲表示我国的西部地带,乙表示东部地带,则箭头①表示粮食
B. 若甲表示我国的西部地带,乙表示东部地带,则箭头①表示核电
C. 若甲表示发达国家,乙表示发展中国家,则箭头①表示资金
D. 若甲表示发达国家,乙表示发展中国家,则箭头②表示资金、技术
2.该图体现的区域特征是( )
①综合性 ②整体性 ③差异性 ④开放性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下图为“我国东部某地区土地利用状况的变化过程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关于该地从Ⅰ阶段到Ⅲ阶段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河流径流量减小 B. 城市人口数量增大,乡村人口数量减小
C. 该区域出现了城市化现象 D. 农业生产产值下降
2.影响该地阶段Ⅲ到阶段Ⅳ农业结构变化的主导因素是
①政策 ②交通运输 ③劳动力 ④市场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④ D. ②③
我国“十二五”规划根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现有开发密度和发展潜力,统筹考虑未来我国人口分布、经济布局、国土利用和城镇化格局,将国土空间划分为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四类主体功能区。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以上划分是按( )
A. 单一指标划分的 B. 自然指标划分的
C. 综合指标划分的 D. 地理位置划分的
2.这种划分主要体现了区域的特点是( )
A. 整体性 B. 差异性 C. 开放性 D. 阶段性
读我国某地区工业生产联系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关于该地区工业的说法,正确的是
A. 企业因生产联系而集聚 B. 该地区的工业多属于技术导向型工业
C. 硫酸厂是该地区的主导企业 D. 该工业多布局在东部沿海地区
2.图示产业链最突出的优势是( )
A. 延长电厂产业链,提高其产品附加值 B. 扩大市场规模,提高产品竞争力
C. 吸纳劳动力就业,提高城市化水平 D. 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废弃物排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