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阅读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马拉开波盆地位于委内瑞拉西北部,四周山地环绕,...

阅读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马拉开波盆地位于委内瑞拉西北部,四周山地环绕,盆地中心是南美洲最为湿热的马拉开波湖湖区。湖区大部分高温多雨,年平均降水量1500毫米以上。湖区有7000多口油井,炼油工业发达,湖区周边城市因此迅速发展。马拉开波湖原本仅通过一条狭窄的水道同加勒比海连接,湖水北咸南淡。为了发展湖内的采油业,50多年前人们开始将连接外海的水道拓宽、挖深。

材料二:马拉开波湖简图

 

(1)从地理位置和地形的角度分析马拉开波湖区“热”的原因。

 

(2)从气压带和风带角度分析马拉开波湖区冬夏半年降水都较多的原因。

 

(3)分析马拉开波湖周边地区植被茂盛、土壤贫瘠的原因。

 

(4)推测20世纪60年代以来马拉开波湖湖水水质的变化并分析其原因。

 

(1)纬度低,气温高;盆地地形,地形封闭,风力较小,盆地内热量不容易散发;沿岸有暖流经过,增温增湿。 (2)夏半年,受赤道低气压带上升气流控制,降水充沛; 冬半年,受东北信风影响,海洋和湖泊带来丰沛的水汽,受到湖泊四周山地抬升,形成地形雨。 (3)马拉开波湖周边高温多雨,水热充足,植被茂盛;生物循环旺盛,微生物分解作用强;雨水淋溶作用强,土壤贫瘠;植物根系发达,吸收强,养分储存在植物体内。(任答两点即可)  (4)水质变化:污染严重以及湖水变咸(盐度增大)。 产生原因:①湖区周边城市迅速发展,大量生活污水排入湖泊;②石油开采、加工以及石油运输过程中的石油泄漏,带来的石油污染;③开挖出海航道,海水倒灌湖区,导致了湖泊水质的恶化。 【解析】本题以马拉开波湖简图为背景,主要考查马拉开波湖湖水北咸南淡的成因,影响湖区温度和降水的因素,以及水质变化的表现和原因等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材料分析能力,有效信息的提取和应用能力,利用相关地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湖水盐度主要受盐类物质和淡水收支平衡的影响。马拉开波湖降水量大,入湖河流多,有大量淡水注入;而北部与加勒比海有水道相连,湖水受海水混合不断变咸,同时,人工拓宽入海水道加剧了海水倒灌,增加了北部湖水盐度。使得其南部盐度较低,而北部盐度较高。 (2)本题主要考查气温高的原因。读图可知,该地纬度低,气温高。盆地地形不易散热,而且沿岸有暖流经过,增温增湿 ,所以形成热的特点。 (3)本题主要考查影响降水因素,读图可知,该地为与赤道与回归线之间,多受赤道低压带和东北信风影响,夏半年,气压带、风带北移,该地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盛行上升气流控制,多对流雨,降水充沛;冬半年,由于气压带、风带南移,该地受受东北信风影响,从海洋和湖泊带来丰沛的水汽,受到湖泊四周山地抬升,形成地形雨。因此该地冬夏半年降水都较多。 (4)本题主要考查湖水水质变差的表现以及影响。马拉开波湖拓宽、挖深出海航道,海水倒灌湖区,导致湖水变咸。湖区周边城市生活污水排入,油井开采过程中出现的油污,炼油工业排放污水,石油运输中的石油泄漏等,导致污水排放量超过了环境的自净能力,水质变差,生态环境恶化。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根据下列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左图和右图分别为美国局部示意图和纳米比亚及周边地区示意图。

材料二 图中的死亡谷都是降水少的极度干旱地区,周围寸草不生。其中美国的死亡谷在地质时期曾为一个大湖泊,后因冰川消退,逐渐干涸。

(1)根据水循环原理,分析左图死亡谷地区由湖泊转变为干谷的过程。

(2)据图文材料,说出左图中死亡谷的地貌名称并简述其形成过程。

(3)比较美国死亡谷和纳米比亚死亡谷降水少成因的异同点。

 

查看答案

下图中甲地位于46.3°N、83.7°E,丙地位于42.1°N、87.5°E,完成下列问题。

1.甲处降水较多的原因主要是

A. 植被茂密,降水丰富    B. 甲处纬度偏高,降水相对较多

C. 临近海洋,水汽丰富    D. 来自海洋的气流,在甲处受地形抬升

2.图中甲、乙、丙自然带的分布反映了

A. 依次呈现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B. 依次呈现从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C. 有规律更替,呈现出地垂直地域分异

D. 不规律的非地带性分布现象

 

查看答案

读下面某沿海地区山地垂直自然带分布图,回答下列各题。

1.该山地可能位于

A. 北半球温带地区    B. 北半球亚热带地区

C. 南半球温带地区    D. 南半球亚热带地区

2.该山地所在地的气候主要受

A. 信风影响    B. 季风影响

C. 西风影响    D. 西风和副高交替影响

 

查看答案

某地理研究性学习小组在进行“绿洲(地)对局部小气候的影响”的课题研究中,通过实地观测甲、乙两地的气温变化,绘制成下图。据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绿洲和荒漠的气温日较差分别为

A. 15℃,12℃    B. 12.5℃,16℃    C. 10℃,14℃    D. 10℃,16℃

2.由甲、乙两地气温与风速的变化,可看出绿洲的生态意义主要体现在

①增大气温日变化幅度,减缓风速 ②减小气温日变化幅度,减缓风速 ③在一定程度上抑制附近荒漠的侵袭 ④使地面反射率增加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查看答案

下图甲中MC、MD分别为树木一年正午投影最长和最短时的影长,它们与河流AB段正好垂直,图中C所在河岸比BD岸冲刷严重,图乙中两曲线A、B两处测得的河流全年流量曲线,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关于图中河流的正确的说法是

A. 该河位于热带地区    B. 该河AB段有发生凌汛现象的可能

C. 河流AB段自北向南流    D. 河流AB段自东向西流

2.若图中河流流量大小与树影长呈反相关,则该地气候可能是

A. 地中海气候    B. 温带季风气候    C. 亚热带季风气候    D. 热带草原气候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