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所示M区域(阴影区),三十多年前曾经是一片荒原,在当地政府的支持和科研人员的努力下,如今已变成可以实施大规模机械化生产的世界新粮仓,有当地“谷物带”之称。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从气候角度分析,阴影部分成为该地“谷物带”的区位优势在于( )
A. 气温年较差大,利于谷物养分积累
B. 全年高温多雨,农业生产不受季节限制
C. 湿季多雨,作物生长季节水热充足
D. 气候温和,便于农民进行生产活动
2.关于该区域“实施大规模机械化生产”的说法,可信的是( )
A. 地势低平是最大优势 B. 茂密的热带雨林的阻隔是不利条件
C. 可以改良耕作制度 D. 地广人稀是有利的区位条件
3.近年来,该区域的很多农田生产采用作物种植与牧草畜牧(牛)交替进行的做法,此举可以( )
A. 增加农作物的熟制,提高农业产值
B. 耕作业和畜牧交替,避免农田生态退化
C. 改革农业生产模式,提高市场的适应性
D. 扩大机械化生产规模,减轻农民劳动负担
读山西省煤炭的综合利用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围绕能源开采,山西省构建的产业链是( )
①煤—电—铝 ②煤—焦—化 ③煤—气—液 ④煤—铁—钢 ⑤煤—电—钢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③④⑤
2.山西省构筑的三条产业链依赖的自然资源除煤炭外还有( )
A. 铁矿石、铝土矿 B. 铁矿石、石灰石
C. 石油、石灰石 D. 石油、铝土矿
山西是我国重要的煤炭基地,号称中国的“煤海”,但一煤独大的经济格局给山西造成的困局也是有目共睹的——“挖了一山煤,污了一河水,冒了一股烟,留下一堆灰”。因此,合理开发和利用煤炭资源直接影响着山西的可持续发展。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有关山西煤炭资源开发利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位于我国中部地区,距消费市场近
B. 我国以煤炭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为山西煤炭提供了广阔的市场
C. 黄河流经山西,为山西煤炭外运提供了便利的水运条件
D. 山西有多条铁路通往东部,为晋煤外运提供了较好的运输条件
2.“挖了一山煤,污了一河水,冒了一股烟,留下一堆灰”,这说明以煤炭为主的经济结构给山西带来了严重的( )
①大气污染 ②水污染 ③固体废弃物污染 ④噪声污染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下图是我国煤炭资源分布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我国煤炭资源的分布特点是( )
A. 集中在昆仑山—秦岭一线以南
B. 北多南少
C. 分布相对分散
D. 分布地区较少
2.对我国煤炭资源进行合理配置的方法不包括( )
A. 北煤南运 B. 加大采煤力度,进行囤积
C. 变输煤为输电 D. 西煤东调
草场载畜量指在适度利用的原则下,一定的草地面积,一定的利用时期内,能够维持草地良性生态循环并保证家畜正常生长发育、繁殖的情况下,能饲养家畜的最大数量。读我国西北半干旱区某牧场草场载畜量和实际放牧量变化曲线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1950—1975年期间,草场载畜量发生波动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 地形 B. 气候
C. 市场 D. 放牧
2.该牧场“人地关系”严重对立的年代及原因组合,正确的是( )
A. 20世纪60年代—降水偏少
B. 20世纪80年代—过度放牧
C. 20世纪90年代—牲畜太少
D. 21世纪初以来—气候变暖
生态学家在我国某地进行生态调查,发现水源所在地的抽水井植被从水井往外呈同心圆分布,水井附近土地是光秃和坚硬的,到距井200米左右,出现稀疏且干硬的杂草,250米左右是带刺的灌木丛,以外到1千米左右,才是一些相隔甚远的草本植物群及灌木。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1.导致该地植被分布的人类活动方式最有可能是( )
A. 过垦 B. 过牧
C. 滥伐 D. 滥采
2.上述植被景观最有可能出现在( )
A. 塔里木盆地 B. 呼伦贝尔草原
C. 青藏高原 D. 松嫩平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