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地理——选修3:旅游地理】 负地形是指从地面向下发育的地形,发育程度越高,高差...

【地理——选修3:旅游地理】

负地形是指从地面向下发育的地形,发育程度越高,高差越大,重庆武陵地处乌江东南缘,其喀斯特景观以负地形(峡谷、溶洞、竖井等)高度发育著称,200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

请指出武陵喀斯特景观特点对旅游活动的不利影响,并提出应对措施。

 

不利影响:负地形发育,旅游线路高差大,交通困难,安全隐患多。 措施:控制人、车流量;增设电梯等设备;增加安全防护设施;设置安全警示牌;增加安全疏导人员。 【解析】武隆喀斯特负地形对旅游活动的不利影响主要从地势、地质条件对交通、安全等方面的影响角度考虑。措施主要针对武隆喀斯特地貌对旅游活动的不利影响进行分析。大力发展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交通通达度;在交通运输线路布局和规划时,应充分注意地质条件的影响,通过工程措施加以防范;在旅游过程中对游客要进行安全教育,加强安全防护措施,增加安全疏导人员。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虾是一种生活在水中夜间索食的节肢动物,高品质虾对水质、温度和盐度有一定的要求。白对虾生活习性:自然栖息区为泥质海底,水深0~72m,水温25~32℃,盐度28‰~34‰(海水平均盐度为33‰)。成虾多生活在离岸较近的沿岸水域,幼虾则喜欢在饵料丰富的河口区觅食生长。厄瓜多尔凭借着优越的自然条件,自1969 年就开始发展南美白对虾的养殖。厄瓜多尔白对虾的培育每平方米只有5-8 只,其他国家每平方米培育150 多只,为了预防白对虾生病,其他国家在养殖过程中药物的使用比较普遍。厄瓜多尔的白对虾在捕捞后就立即进行冲洗,然后快速冷冻,这很好地保留了白对虾的营养物质。

说明厄瓜多尔适于养殖南美白对虾的有利自然条件。

厄瓜多尔养殖的白对虾口感爽嫩,鲜甜咸香,试分析其原因。

(3)试阐述厄瓜多尔白对虾养殖人一般在22 点至次日2 点进行捕捞的原因。

 

查看答案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茶树具有喜温喜湿、怕冷怕涝、耐酸性等特点,多分布在云雾天气多的低山丘陵地区。福建省是我国的茶叶大省,省内低山丘陵地区茶园梯田处处可见;城市、乡村随处可见茶楼、茶馆、茶店等茶文化景观,当地茶叶种类多,质量高,名茶荟萃,有享誉中外的大红袍、铁观音等名茶品种。下图为福建省地形和降水分布图。

(1)读图,描述福建省降水空间分布特征。

 

(2)茶文化显著是福建省的地域特色,试分析其茶叶生长的有利自然条件

 

(3)早春的低温冻害是影响茶树生长的主要灾害之一。福建茶农观察发现,早春的夜晚,河谷地带的茶树比坡顶地带的茶树更易受低温冻害的影响,请说明原因

 

(4)福州茶叶加工厂不多,但茶叶批发市场数量多且规模大。试分析其原因。

 

查看答案

成兰铁路是我国“八纵八横”高速铁路规划网中“兰广”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线路起于成都,终点到达兰州,总长727公里,是我国又一条在海拔3000米以上高原修建的“天路”,也是四川沟通西北的铁路大通道。铁路于2009年2月21日开工建设,2020年建成通车,建成后两地运行时间将缩短为4小时。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1.下列铁路中,不是连接西南、西北地区的是  (  )

A. 成兰铁路    B. 成渝铁路    C. 宝成铁路    D. 兰渝铁路

2.下列关于成兰铁路修建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 该铁路沿线地形平坦,地质条件单一

B. 在施工期间对铁路两侧的植物应做细致养护,同时应尽量少安排夜间运行,确保栖息在该区的大熊猫不受到影响

C. 影响该铁路修建的最主要因素是技术

D. 该铁路的修建提高了九寨沟的地区接待能力,有利于当地旅游业的发展

 

查看答案

可燃冰,又称天然气水合物,是分布于深海沉积物或陆域的永久冻土中,由天然气与在高压低温条件下形成的类冰状的结晶物质。可燃冰燃烧后几乎不产生任何残渣,污染比煤、石油、天然气都要小得多。2013年6月至9月,在广东沿海珠江口盆地东部海域首次钻获高纯度天然气水合物样品,并通过钻探获得可观的控制储量。2017年7月,中国首次在南海海域可燃冰试采成功,这也是人类第一次工业化开采可燃冰。读材料,回答下面小题。

1.人类大规模使用可燃冰,会导致( )

A. 全球变暖    B. 水体酸化    C. 臭氧空洞扩大    D. 海底滑坡

2.海底可燃冰的分布面积达4000万平方公里,占地球海洋总面积的 1/4,是21世纪能源的主要来源。随着珠江三角洲与南海大规模开采可燃冰,珠江三角洲工业基地主要发展方向(

A. 工业向新精尖方向发展,提高竞争力    B. 发展新兴工业和第三产业

C. 发展耗能少轻型、高精尖产业    D. 轻重工业协调发展,加速产业结构升级

 

查看答案

藜麦,原产于南美洲安第斯3500米到4300米的山区,古代印加人称之为“粮食之母” ;是唯一的植物界全蛋白谷物,唯一的单体植物即可满足人类基本营养需求的食物。藜麦喜强光,生长期为90-220天, 海拔1500米以上,降水量300mm以上,最高温度不高于32度。高寒冷凉地区具有最适宜的种植条件。藜麦引入中国至今已有20多个年头,起先在西藏个别地方试种,但效果并不好。2011年后,藜麦广泛种植于青海、山西、四川、内蒙、东北,其中晋北高原种植面积最大,产量最多。读晋北高原某地区地形图,回答下面小题

1.图中甲、乙、丙、丁四地中最适合种植藜麦是 ( )

A.     B.     C.     D.

2.图中(主要山谷都能发育成河流)河流干流的流向大致为 ( )

A. 西北向东南    B. 西南向东北    C. 自西向东    D. 自东向西

3.针对中国藜麦产业只售麦,粗加工的特点,山西藜麦应主要采取( )

进行科学规划,充分发挥晋北高原区位优势  ②加强科研投入,促使藜麦生产、深加工潜能得到激发  ③对新型经营体系进行创新,实现产销一体化加强对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重视技术推广加强政府主导,提升服务质量

A. ①②③    B. ①②⑤    C. ②③④    D. ③④⑤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