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花椒,落叶灌木或小乔木,喜光、耐寒、耐旱,适应性强...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花椒,落叶灌木或小乔木,喜光、耐寒、耐旱,适应性强,固土能力强,果实需人工采摘。果实可用作调料、药材及生物质柴油(一种优质清洁柴油)原料。图5所示的陕西渭北旱塬由过去的荒凉之地成为了我国最大花椒生产基地。

(1)简述图中花椒生产基地的地形特征。

 

(2)说出渭北旱塬发展花椒种植业的优势条件。

 

(3)该省拟由政府担保借贷,在P处筹建以花椒为原料的生物质柴油生产基地,试评价该项目建设的社会经济条件。

 

(4)请说出生物质柴油生产项目推广对环境保护的作用。

 

(1)高原为主;沟壑纵横;西北高,东南低。 (2)气候条件适合花椒生长习性(气候温凉、降水适中、光照强、昼夜温差大);高原面广阔、闲置沟坡地多(土质疏松);用途广,市场需求量大;有丰富而廉价的劳动力。 (3)有利:政策支持;靠近炼油厂,工业基础设施完善;生产协作条件好;有充足的原料来源;劳动力廉价; 不利:距离原料基地较远,与炼油厂的柴油形成了市场竞争、等(有利答3点,不利答1点即可)。 (4)生物质柴油生产项目推广促进了花椒等植物的种植,增加了植被覆盖度,利于本地的水土保持和生态环境改善;与石油相比,生物质柴油的加工和使用过程对环境的污染较小等。 【解析】整体分析:本题以陕西省地理位置示意图等方式呈现信息,侧重基本原理和区域地理等基础知识的综合,考查地形特征、农业区位、区域发展等知识,考查学生读图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 陕西渭北旱塬由过去的荒凉之地成为了我国最大的花椒生产基地,其地形特征可以从高原为主、沟壑纵横、西北高、东南低等方面回答。 花椒喜光、耐寒、耐旱,适应性强,渭北旱塬发展花椒种植业的优势条件,可以从气温、降水、光照、温差、市场、劳动力等方面回答。 (3)在P处筹建以花椒为原料的生物质柴油生产基地,靠近炼油厂,工业基础设施完善;生产协作条件好;有充足的原料来源,但距离原料基地较远;劳动力廉价;但与炼油厂的柴油形成了市场竞争等。 (4)生物质柴油生产项目推广促进了花椒等植物的种植,增加了植被覆盖度,利于本地的水土保持和生态环境改善。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茶树生长最适宜的温度在15~30℃,10℃左右开始发芽。在35℃以上的高温及土壤水分不足的条件下,茶树生长就会受到抑制,幼嫩芽叶会灼伤;在10℃以下,茶树生长缓慢或停止。茶树生长环境最宜漫射光,忌阳光直射。

材料二  碧螺春创制于明朝,产于江苏省苏州市的东洞庭山及西洞庭山,所以又称“洞庭碧螺春”。茶树、果树枝丫相连,根脉相通,茶吸果香,茶树、果树相间种植,令碧螺春茶具有茶香果味,品质优异。虽然市场需求量很大,但由于采茶工价逐年上升等因素,产量一直没有明显提高。2016年1月份,洞庭山遭遇百年一遇的严寒,但总的来说对“洞庭碧螺春”的影响却不大。

材料三  洞庭碧螺春产区位置示意图。

(1)分析碧螺春品质优良的原因

 

(2)试分析2016年1月份洞庭山遭遇的严寒,对“洞庭碧螺春”影响不大的主要原因。

 

(3)试分析“洞庭碧螺春”产量难以大量提高的主要原因。

 

查看答案

合恩角生物圈保护区位于广阔的麦哲伦次南极生态区。境内有南半球最大的“微型森林”(植株相对较小)和世界最南端的原住民雅马纳人。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在威廉姆斯港当地时间(区时)5:20迎来曙光时

A. 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并向南移动

B. 与该地区属一个日期的范围约占全球的三分之一

C. 北京时间为17:20

D. 我国江淮地区为阴雨绵绵的梅雨季节

2.合恩角保护区内的“微型森林”的成因是

A. 气候湿冷    B. 风力较大    C. 土壤贫瘠    D. 光照不足

 

查看答案

下图为2016年1月浙江某地雪后,一停车坪上的景观图。该停车坪用的是植草砖。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导致地面积雪差异的可能原因是

A. 枯草吸收的太阳辐射较少

B. 枯草吸收的大气辐射较多

C. 砖块吸收的大气辐射较少

D. 砖块释放的地面辐射较多

2.与使用普通水泥砖相比,使用植草砖的停车坪

A. 增加了雨水下渗

B. 增加了地表径流

C. 减少了生物种类

D. 减少了地下径流

 

查看答案

北美圣劳伦斯河中游,日出和日落时刻水位较高。冬季的日出前后,在一些河段上空常见几十米高的“雾墙”。大西洋普拉蒙鱼入冬后开始逆流洄游到支流圣安娜河。圣诞节后一个半月的冰钓期间,该支流河畔圣安娜德村建起数百小木屋,以满足众多冰钓者享受冰钓的乐趣。下图为冰钓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冬季,圣劳伦斯河一些河段上空“雾墙”形成的原因是

①水流速度快,水温比气温高     ②河面宽阔,水量大

③河面上下层大气温差大         ④太阳照射,气温高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③    D. ①③

2.小木屋建在较厚的冰冻河面上,为使冰层能承受其重量,可采取

A. 在河冰上大量浇水    B. 在河冰上大量撒盐

C. 在河冰中打桩加固    D. 在主航道上建木屋

3.受潮水和水温(水温有所上升,鱼类相对活跃)等影响,钓鱼最忙碌可能是当地

A. 10时前后    B. 12时前后    C. 14时前后    D. 16时前后

 

查看答案

农业生产往往需要改造自然条件,为农作物生长提供最优环境。“畎(沟)亩(垄)法”是在我国北方地区最早出现的耕作方法,这种耕作法对土地的利用包括“上田弃亩(图a),下田弃畎(图b)”两种方式。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上田弃亩”最主要的目的是

A. 增加土层深度    B. 为农作物提供更多养分

C. 增加耕地面积    D. 减少土壤湿度的变化

2.“畎亩法”不能用于季风水田农业,因为

A. 水稻生产需要大量劳动力    B. 水稻生长需要高温多雨的气候

C. 水田管理要求土地平整    D. 水稻生长需要强烈光照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