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阅读有关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气候学上通常以候平均温度(每5日的平均气温...

阅读有关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气候学上通常以候平均温度(5日的平均气温)作为季节的划分标准:候温>22 ℃的时期为夏季,候温<10 ℃为冬季,介于两者之间为春季和秋季。

材料二 我国部分区域平均入春日期等值线图。

(1)描述图中41日等日期线的延伸方向,并分析影响其走向的原因。

(2)分析甲区域入春日期早于同纬度东部地区的原因,并评点此现象对甲区域农业生产的影响。

 

(1)延伸方向:北京以东向东南方向延伸,北京以西向西南方向延伸。 原因:东段距海洋近,受海洋影响,春季升温慢,入春日期推迟。 西段受高原、山地影响,地势较高,温度较低,入春日期较晚。 (2)原因:甲区域位于塔里木盆地,深居内陆,地形封闭,海洋气流难以进入,晴天多,太阳辐射强, 沙漠吸热快,地面辐射强,气温回升快。(若从东部地区入春迟作答,只要合理,也可给分) 影响:有利:入春早,延长生长期,有利于越冬作物生长和春耕播种。 不利:气温回升快,蒸发旺盛,土壤墒情差,不利于越冬作物生长和春耕播种。 【解析】(1) 4月1日等日期线明显以北京为界,依据方向描述即可;成因可结合影响气温的因素来分析。 (2)早于同纬度地区入春,说明春季升温较快,据此分析即可;注意评价要从利弊两方面分析。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图甲为黄山“猴子观海”景观,“猴子”由花岗岩组成,独居峰顶,静观山下云海。图乙为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组成“猴子”的岩石按成因属于图乙中的

A.     B.     C.     D.

2.将棱角分明的花岗岩塑造成栩栩如生的“猴子”的主要地质作用是

A. 流水侵蚀    B. 风力侵蚀    C. 冰川侵蚀    D. 风化作用

 

查看答案

下图是北美马更些河流域年降水量分布图,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图示区域年降水量(  )

A. 由东南向西北递减    B. 由东北向西南递减

C. 由西南向东北递减    D. 由西北向东南递减

2.马更些河(  )

A. 以雨水补给为主    B. 有明显的凌汛    C. 结冰期短    D. 含沙量大

 

查看答案

气温年较差是一年中最高月平均气温与最低月平均气温的差值,下图是北美北部气温年较差(单位:℃)分布图。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导致太平洋沿岸气温年较差小于大西洋沿岸的主要因素是

A. 大气环流    B. 地形    C. 海陆位置    D. 洋流

2.由图中数据可推测,大陆

A. 西岸的降水量多于东岸    B. 东岸河流的结冰期小于内陆

C. 西岸的海洋性强于东岸    D. 东岸的森林覆盖率大于内陆

 

查看答案

日晷是我国古代利用日影测得时刻的一种计时仪器,一般由晷针和晷盘组成。晷盘南高北低,平行于天赤道;晷针垂直晷盘,上端指向北极星。在晷盘面上刻画出12个大格,每个大格代表两个小时,当太阳光照在日晷上时,晷针的影子就会投向晷盘面,以此来显示时刻。据此并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襄阳校园内日晷仪晷针的影子,在冬至晴天时移动的方向应是(    )

A. 由西南逆时针转向东南    B. 由西北顺时针转向东北

C. 由西北逆时针转向东北    D. 由西南顺时针转向东南

2.若图示日晷仪由襄阳移至北京使用时,晷盘与地面的夹角应该(    )

A. 增大    B. 减小    C. 不变    D. 按日期作调整

 

查看答案

下图为我国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某区域等高线(单位:米)分布示意图,图中水库水面海拔165米。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古牌坊与甲山峰之间的相对高度可能是

A. 1050    B. 985    C. 915    D. 790

2.图中村落因多古祠堂、古民居、古牌坊等而著名,驴友小王想拍摄村落全貌,在①②③④处应选择的拍摄点是

A.     B.     C.     D.

3.每年三四月份,该地油菜花盛开,开地、山坡一片金黄,蔚为壮观。乙处山坡上分布有坡耕地和梯田,开垦初期,坡耕地上的油菜亩产量要高于同等条件(海拔、土壤、油菜品种等)的梯田,主要原因是

①坡耕地日照时间长于梯田②油菜生长季节坡耕地单位面积上获得的平均太阳辐射量大于梯田③坡耕地的油菜植株接受太阳辐射的表面积比梯田上的大④坡耕地的保水效果好于梯田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