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美国科学家预测,2015年的厄尔尼诺现象很可能是过去65年中最强的一次。中国国家...

美国科学家预测,2015年的厄尔尼诺现象很可能是过去65年中最强的一次。中国国家气候中心也发出了类似警告,认为此次厄尔尼诺事件有可能成为1951年有系统记载以来持续时间最长的一次。下图为太平洋赤道附近大气及海水在不同状态下的运动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指出厄尔尼诺现象发生时势力加强的洋流和势力减弱的盛行风带,并说出厄尔尼诺现象体现的地理环境特性。

(2)分析厄尔尼诺现象发生对南美洲西海岸渔业的影响。

(3)说出A、B两图中哪一幅是厄尔尼诺事件发生时的图,并简述厄尔尼诺现象对赤道附近太平洋东西两岸气候的影响。

 

(1)赤道逆流;东南信风;整体性 (2)东南信风减弱,秘鲁寒流上升减弱;表层海水养分减少和水温升高,鱼类生存环境改变,鱼类减少,渔业生产受损 (3)A图。影响:东岸因水温升高,气流上升,多雨;西岸因水温下降,气流下沉,少雨 【解析】整体分析:厄尔尼诺现象是太平洋赤道带大范围内海洋和大气相互作用后失去平衡而产生的一种气候现象。它是一种偶发性的异常海流,它使海水升温,海面上空的气温也随之升高,从而破坏了正常的热量、水分分布平衡。该题以厄尔尼诺现象为切入点,考查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该题理论性强,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逻辑推理能力和分析能力,难度较大。 (1)厄尔尼诺现象发生时,海水升温,南美大陆西岸的秘鲁寒流势力减弱,使赤道逆流增强;海水升温,使其上空的气温升高,与同纬度地区的温差减小,气压差也减小,风力减小,使该纬度的东南信风势力减弱。该现象体现的是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2)厄尔尼诺现象发生时,秘鲁寒流减弱,海水营养物质减少;水温升高,鱼类的生存环境改变,导致鱼类减少,渔业生产受损。 (3)正常情况下,南美大陆西海岸秘鲁寒流为上升流,故B图属于正常情况,A图为厄尔尼诺现象发生时的图。厄尔尼诺现象发生时,太平洋东岸水温升高,多上升气流,多雨;西岸冷海水上泛,水温低,气流下沉,少雨。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读南疆地区简图,回答下列问题。

(1)据图推测南疆地区聚落的分布特点,并指出其最主要的自然影响因素。

(2)从地理环境整体性角度分析塔克拉玛干沙漠的成因。

(3)天山牧场是我国重要的牧区之一,具有四季转牧的特点。请分析天山北部四季三牧场的原因。

 

查看答案

下图河流流域呈凹陷趋势,在6 500万年以前为一下陷的深海槽,后来被大量的沉积物充填。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示区域河流中下游土壤肥力低,分析其原因。

(2)图示区域森林资源锐减,简述这将对该区域大气环境和水环境带来的影响。

(3)该河流河口处未形成三角洲,试推测其原因。

 

查看答案

地球上存在着许多限制森林分布的天然障碍,如低温(最热月平均气温在7℃以下森林无法生存)、干旱、不利的土壤条件(如盐碱地或湿地)、强风等。山地林线指山地森林分布的最高界线。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在同纬度的情况下,我国东部地区山地林线大多较西部地区低。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

A. 最热月均温    B. 年降水量

C. 土壤条件    D. 风力强度

2.在西北地区的一些山上,经常会看到这样的现象:山的阴坡披满郁郁葱葱的森林,山的阳坡则是青青的草地,一棵树都没有,山的脊线就是森林与草原的分界线。导致这种现象出现的主要因素是(  )

A. 降水    B. 蒸发

C. 土壤    D. 人类活动

 

查看答案

广玉兰原产北美洲东南部,花大、白色、芳香,为美丽的庭园绿化观赏树种。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该树属于(  )

A. 常绿林    B. 落叶林

C. 针叶林    D. 灌木丛

2.该树理想的生存环境特点是(  )

A. 干冷    B. 干热

C. 暖湿    D. 冷湿

 

查看答案

自然植被分布具有一定的地带性。读2050年我国东部自然植被分布预测图,回答下列各题。

1.与我国目前自然植被分布相比,2050年出现的变化有(  )

A. 热带季雨林面积缩小

B. 山地常绿阔叶林分布下移

C. 寒温带针叶林面积缩小

D. 植被地带性分异规律消失

2.自然植被分布随时间的变化体现了地理环境的(  )

A. 整体性    B. 差异性

C. 区域性    D. 开放性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