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右图为某山地脊线图,图中的等高距为100米。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M1所在山...

右图为某山地脊线图,图中的等高距为100米。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M1所在山坡的坡度为P1,M2所在山坡的坡度为P2,两者的关系是(   )

A. P1>P2    B. P1=P2    C. P1<P2    D. 不能确定

2.①地与②地的高差可能是(   )

A. 50米    B. 150米    C. 200米    D. 300米

 

1.C 2.A 【解析】山脊线处短线是等高线,M1所在山坡的等高线较稀疏,坡度P1应较小。M2所在山坡的等高线较密集,坡度P2应较大。沿山脊线,在山顶两侧对称等高线数值相同,是同一条等高线。注意②地的海拔范围是700-722米。两地高差范围是0-122米之间。 1.读图,根据山脊线处等高线的分布判断,M1所在山坡的等高线较稀疏,坡度P1应较小。M2所在山坡的等高线较密集,坡度P2应较大。两者的关系是P1<P2 ,C对。A、B、D错。 2.沿山脊线,在山顶两侧对称等高线数值相同,是同一条等高线。图示等高距是100米,所以①地的海拔范围是600-700米,②地的海拔范围是700-722米。高差范围是0-122米之间,可能是50米,A对。B、C、D错。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读“华北某地实测的海拔高程数据图”,完成下面小题

      (图中黑三角表示甲、乙、丙、丁四点)

1.图中丙点的地形为(   )

A. 鞍部    B. 陡崖    C. 山谷    D. 盆地

2.据图中信息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海拔:甲>丙    B. 坡度:甲>乙    C. 降水:乙>丁    D. 气温:丙>丁

 

查看答案

下面三幅图中,甲图为M地附近地区的平面图,乙图和丙图分别为过甲图相应的点作的地形剖面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该地区的地形是(   )

A. 山峰    B. 山脊    C. 山谷    D. 鞍部

2.在一次较大的降水过程中,降落在a地的水体在坡面上的流向是(    )

A. 东北向西南    B. 东南向西北    C. 西南向东北    D. 西北向东南

 

查看答案

下图为四幅等高线分布图,若图中等高线的数值由左上方向右下方递减,按要求完成下面小题

1.若四幅图的等高距皆为50米,比例尺分别为1︰10000、1︰20000、1︰30000、1︰40000,则其坡度由大到小的排序是(   )

A. ①﹥②﹥③﹥④    B. ②﹥③﹥①﹥④    C. ①﹥④﹥③﹥②    D. ④﹥①﹥②﹥③

2.若四幅图的比例尺皆为1︰10000,等高距分别为10米、20米、30米、40米,则其坡度由大到小的排序是(   )

A. ①﹥②﹥③﹥④    B. ④﹥③﹥②﹥①    C. ①﹥④﹥③﹥②    D. ④﹥①﹥③﹥②

 

查看答案

土地下陷速度是指土层平均每年下陷的深度。下图是某城市土地下陷速度等值线图,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1.若将该图比例尺扩大到原图的4倍,同时保持实际范围不变,则(   )

A. 新图比例尺为1:800000    B. 新图面积变为原图面积的16倍

C. 同一地点,土地下陷速度变大    D. 相邻两条等值线等值距比原图扩大

2.甲区域的面积接近(   )

A. 1平方千米    B. 3平方千米    C. 8平方千米    D. 13平方千米

 

查看答案

下图为“局部经纬网图”,甲、乙区域所跨的纬度相等,QR的实际距离约为MN的2倍。回答下面小题.

1.H点的对跖点地理坐标为(  )

A. (60°S,30°E)    B. (60°N,30°W)

C. (60°S,150°E)    D. (60°S,150°W)

2.关于甲乙面积的实际说法正确的是(   )

A. 甲乙相等    B. 甲是乙的2倍

C. 乙大于甲    D. 乙是甲的2倍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