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2017•天津卷)读图文材料,回答下面小题。 随着全球化发展,中国纺织服装产品...

(2017•天津卷)读图文材料,回答下面小题。

 

随着全球化发展,中国纺织服装产品大量进入国际市场。上图显示了我国省级行政区1987—2010年纺织服装业总产值占全国该产业份额及2010年职工年平均工资。

1.据上图判断,下列省级行政区纺织服装业发展变化特征与原因的正确组合是

A. 新疆产业份额历年较低——纺织业原料短缺

B. 福建产业份额增长快——原有工业基础雄厚

C. 苏浙产业份额逐年递增——本地市场需求旺

D. 京津沪产业份额下降——产业结构优化调整

2.近年来,东部沿海地区的纺织服装业向河南、江西等地区转移,其最主要影响因素是

A. 交通运输    B. 劳动力成本    C. 技术水平    D. 距市场远近

 

1.D 2.B 【解析】 1.当前,国际国内产业分工深刻调整,我国东部沿海地区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步伐加快。中西部地区发挥资源丰富、要素成本低、市场潜力大的优势,积极承接国内外产业转移。据题意分析:京津沪产业份额下降,应该是该地区产业结构优化调整的结果;新疆是我国的棉花重要产地,因此其产业份额历年较低不可能是原料短缺所致;福建位于沿海地区,海运便利,有利于服装产品出口,这是其产业份额增长快的原因;苏浙本地市场已趋饱和,其产业份额逐年递增是由于这里具有雄厚的工业基础。 2.产业布局的基本原则是追求利润的最大化。河南、江西等地区位于外国的中部地区,经济相对东南沿海地区较为落后,因此劳动力的成本较低,这就是近年来,东部沿海地区的纺织服装业向河南、江西等地区转移的最主要的影响因素,故本题选B。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日本本田汽车公司在1998年与广州汽车集团成立共同经营和管理的合资公司,目前已有2个生产基地,3条生产线和1个研发中心。该公司在北京、上海、武汉等地也相应建有工厂和研发中心。根据所学知识完成下面小题。

1.日本的汽车产业进入中国,会导致我国本土汽车企业

A. 销售量减少    B. 竞争力下降

C. 向国外转移    D. 加强技术研发

2.目前本田公司在泰国和印尼都有汽车组装工厂,但是汽车生产的数量比中国少,主要原因是中国

A. 工业协作条件好    B. 劳动力素质高    C. 制造业水平高    D. 市场规模大

 

查看答案

读我国南方某省的相关资料,完成下面小题。

1.产业结构调整促进该省城市化水平的提高,表现在

A. 第二、三产业占GDP比重均快速提高    B. 劳动力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转移

C. 城镇新增就业人口均来自本地人口    D. 农村人口向东部沿海城市迁移数量增加

2.城市化给城市带来的问题及其应对措施不正确的是

A. 城市内涝——增加道路面积    B. 灰霾天气增加——发展新能源汽车

C. 地下水位下降——增加绿地面积    D. 热岛效应增强——降低建筑物的高度

3.近几年该省省会城市的一些老工业区不断涌现高科技园区、创业孵化基地,形成这一现象的主导因素是

A. 能源与原材料    B. 技术与人文环境

C. 物流与市场    D. 劳动力与土地价格

 

查看答案

在目前的技术水平下,风速为3~20米/秒为可利用的风能,据此计算的风能密度称为有效风能密度。读我国有效风能密度(瓦/平方米)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关于风能资源的描述,正确的是

A. 海拔高,气候寒冷的地区丰富    B. 南方地区比北方地区丰富

C. 西北地区风能资源利用率高    D. 台湾海峡夏季风能资源大于冬季

2.图中甲、乙两地周边地区的风能电站,分布密度差异明显,其主导影响因素是

A. 有效风能密度    B. 交通运输

C. 市场距离    D. 国家政策

3.东南沿海地区陆地风能较丰富区面积较小,其主导影响因素是

A. 地势起伏    B. 经济发达程度    C. 季风强弱    D. 人口密度

 

查看答案

湟水流域是青海经济中心和工农业生产基地。“引大济湟”是从湟水最大支流大通河,通过引水渠道和隧洞进入湟水流域,将有效缓解湟水流域水资源供需矛盾。读“引大济湟”工程线路图。完成下面小题。

1.每年3~5月份,湟水会出现断流现象,主要是由于

A. 降水不足,农业用水量大    B. 冰川融水补给量减少

C. 城市和工业需水量大    D. 全球气候变暖,河流蒸发量大

2.引大济湟工程对湟水流域产生的影响,表现在

①提高植被的成活率                ②减少干旱、大风等自然灾害,

③延长农作物的生长期              ④增加区域聚落的数量

A. ①④    B. ①②    C. ②③    D. ③④

 

查看答案

(2016•上海卷)(八)在经济开放的条件下,劳动力倾向于从经济落后地区向发达地区流动,通过地区间观念、信息和技术的交流,促使地区间的经济差异逐渐缩小,劳动力流动减弱。

1.2000年我国劳动力区域流动的特点是

A. 东部地区以省际流动为主

B. 西部地区以省际流动为主

C. 中部地区以省内县际流动为主

D. 全国平均以省内县际流动为主

2.图中数据显示,从2000年到2010年十年间,我国东部地区经济发展的特点是

①省际经济差异变小②县内经济差异变小

③省际经济差异变大④县内经济差异变大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