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根据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资源型城市是以本地区矿产、森林等自然资源开采、...

根据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资源型城市是以本地区矿产、森林等自然资源开采、加工为主导产业的城市。呼伦贝尔市在《全国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规划(2013~2020年)》中被列为成长型资源型城市。近年来,呼伦贝尔市承接了山西省、辽宁省等地煤炭开采与加工的设备制造项目。

材料二 呼伦贝尔大草原有“绿色净土”“北国碧玉”“中国最美草原”之美誉,是全国重点生态旅游开发区之一。呼伦贝尔高原上河流纵横,湖沼众多,其中呼伦湖为我国北方第一大湖。

材料三呼伦贝尔区域示意图

(1)从生产联系的角度,分析呼伦贝尔市承接煤炭开采与加工的设备制造项目的主要原因。(2)近年来呼伦湖水位不断下降,水污染也日益严重,生态环境堪忧。结合材料分析呼伦湖生态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

(3)根据因地制宜的原则,列举呼伦贝尔市适宜发展的具体产业部门。

 

(1)当地采煤业发达(或煤炭资源丰富);可促进煤炭产业升级(或有利于优化产业结构,延长产业链);加强产业协作,形成产业集聚效应;加快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等 (2)全球气候变暖,蒸发量增大;入湖径流减少,蓄水量减少,水体更新慢,自净能力下降。随着资源的开发,用水量增加,水位下降;污染物大量排放,水质下降;草原沙化,生态环境恶化 (3)第一产业:发展畜牧业。第二产业:发展采矿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第三产业:发展旅游业和服务业 【解析】(1)由材料一和材料三可知,当地煤炭资源丰富,采煤业发达,但单一输出煤炭,利润低。因此开发当地的资源并进行深加工,延长产业链,增加附加值。所以利用当地的资源,重点承接煤炭开采与加工的设备制造项目,引进煤设备制造业,促进煤炭产业升级,有利于优化产业结构,延长产业链,加快区域工业化进程等。 (2)从题干可知呼伦湖生态环境问题的表现产生主要是湖面缩小,湖水污染严重。问题产生的原因应考虑自然和人为两个方面。自然原因:全球气候变暖,蒸发量增大;入湖径流减少,蓄水量减少,水体更新慢,自净能力下降。人为原因: 随着资源的开发,用水量增加,水位下降;污染物大量排放,水质下降;草原沙化等。 (3)呼伦贝尔地区位于内蒙古高原 ,属于温带草原区,根据因地制宜的原则,农业应重点发展畜牧业。该地矿产资源丰富,适宜发展采矿业,从长远角度适宜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可以利用当地有优美的草原风光和浓郁的少数民族风情,完善交通等基础设施,发展旅游业和服务业。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珠江三角洲地区的不少中小型加工制造业企业受劳工荒、电荒、油荒、原材料涨价等因素影响,目前生存困难,面临倒闭或需要外迁到江西赣州等内地城市。结合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珠江三角洲地区中小型加工制造业企业的区位选择大多符合

A. 模式1    B. 模式2    C. 模式3    D. 模式4

2.对于珠江三角洲地区众多的加工型企业而言,目前最需要采取的措施是

A. 开展技术创新,实现产业转型和升级

B. 缩小生产规模,加大资金投入

C. 降低劳动力报酬,节省成本支出

D. 申请破产保护,谋求东山再起

 

查看答案

工业化与城市化是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近30年来,珠江三角洲的社会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读珠江三角洲产业升级图,完成下列各题。

1.珠江三角洲将轻纺等劳动密集型产业迁往湖南、广西等地,主要是考虑迁入地有

A. 先进的科技    B. 广阔的市场

C. 丰富的矿产资源    D. 廉价的劳动力和土地

2.推动珠江三角洲地区近些年来城市化进程加快的最主要因素是

A. 当地优越的地形和气候条件

B. 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不断增长

C. 大量来自内地流动人口的涌入

D. 地区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工业化进程加快

 

查看答案

东北三江平原湿地广布。下图为“人类活动破坏前后,东北三江平原湿地气温年变化及该区域内某河流流量年变化示意图”。据图完成下题。


图中反映人类活动对湿地破坏后的气温曲线、流量曲线分别是

A. 甲和丙    B. 乙和丁    C. 甲和丁

D. 乙和丙

 

查看答案

多年冻土是长期在0℃或0℃以下冻结并含有冰的土石层。下图为我国东北地区多年冻土南界变化示意图。据图完成下列各题。 

1.与现今相比,该区域17-18世纪

A. 一样冷B.更寒冷C.更温暖D.无法判断

2.多年冻土南界变化后,甲地土壤

A. 养分循环加快    B. 污染程度减轻

C. 水热条件变差    D. 生产潜力下降

 

查看答案

我国知名的黑龙江省五常大米,绿色、质量好,价格节节攀升,最贵的已在市场上卖到398元/千克。读我国水稻优势种植区分布图,完成下列各题。

1.东北稻米品质优于其他种植区的优势条件是

A. 光、热、水充足    B. 季风气候,雨热同期

C. 昼夜温差小,有利于有机质积累    D. 生长周期长,病虫害少

2.珠江三角洲在20世纪80年代前一直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但目前稻田已所剩无几,其主要原因是

①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耕地面积不断减小,地价上升②农业逐步转向以蔬菜、花卉和乳畜产品的生产为主,以满足城市居民的需要,获取更大的经济效益③水稻种植用水量大,灌溉水源明显不足④由于全球气候变暖,珠江三角洲气候变干,不适合水稻的生长⑤珠江三角洲由于海水倒灌,土地盐渍化现象严重

A. ①②    B. ①②③④⑤    C. ①②③④    D. ①②③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