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地理—选修3:旅游地理】 老挝地处东南亚内陆,自然景观独特丰富,且发展历史悠久...

【地理—选修3:旅游地理】

老挝地处东南亚内陆,自然景观独特丰富,且发展历史悠久,其历史文化遗产、名胜古迹众多。下图为2010一2016年间赴老挝的游客数童变化图,近年李老挝旅游业规模不断扩大,世人认可了老挝。老挝人不仅增加了对外部世界的认识,而且对本国悠久的历史文化更加引以为傲,同时世人也认可了老挝。

加引以为傲,同时世人也认可了老挝。

指出2010、2016年间赴老挝旅游人数变化特点,并说明人境旅游对老挝经济、文化、社会发展的积极影响。

 

变化特点:2010-2015年呈上升趋势,2015年之后略有下降。 影响:入境旅游增加老挝外汇收入,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促进老挝经济发展;加深老挝国民对老挝文化、历史的认同,拓宽国民的国际视野,促进文化交流;提高老挝历史、文化的世界地位,提升其国际知名度;提高居民收入,增加就业机会。 【解析】根据柱状图,2010、2016年间赴老挝旅游人数变化特点是2010-2015年呈上升趋势,2015年之后略有下降。从经济角度分析,入境旅游增加老挝外汇收入,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促进老挝经济发展。从文化交流角度分析,有利于加深老挝国民对老挝文化、历史的认同,拓宽国民的国际视野,促进文化交流。有利于提高老挝历史、文化的世界地位,提升其国际知名度。从社会角度分析,入境旅游有利于提高居民收入,增加就业机会。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某月,某热带生物爱好者前往纳板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发现区域内中低山、河派相间分布。连续几天的雷雨后,天刚放晴,走在枝繁叶茂的雨林中,倒伏的腐木上常可以发现大型真菌,它们的“春天”到来了·…等太阳落入远方层叠的山峦下时,纳板河河谷升腾起一股雾气,弥漫在山林间。

(1)推测该热带生物爱好者去纳板河的可能月份,并说明大型真菌“春天”到来的原因。

(2)说明纳板河河谷雾气的形成过程,并分析其对局地小气候的影响。

(3)纳板河流域分布着约400多种大型真菌,被誉为“木型真菌王国”。分析纳板河流域大型真菌丰富的原因。

(4)纳板河流域是唯一一个没有把当地居民搬迁出来,按“人与生物圈”理念设计的自然保护区。试分析该保护区的生态意义。

 

查看答案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葡萄原产自西亚,喜光,适宜生长在气候温凉地区。阿根廷是美洲栽种葡萄面积最大、葡萄酒产量最多、葡萄酒饮用董最多的国家,属于温带和亚热带。除了南部巴塔哥尼亚和安第斯山区的局部地区外,全年都较温和,适宜种植葡萄。阿根廷人大部分来自于西班牙,对葡萄酒有传统的喜爱,1974年葡萄产量达346万多吨,酿酒用338万多吨,占全部生产葡萄的97.63%。

阿根廷葡萄种植趋向于单一品种,便稳定某种萄萄酒的典型性。强降雨、霜冻等恶劣天气对萄萄种植的影响较大,导致阿根廷萄萄产量极其不稳定。2015年,阿根廷的葡萄收成为2300万吨,较上一年下降了10.12%。下图示意阿根廷菊萄种植区分布情况。

(1)指出阿根廷葡萄种植区空间分布特点,并阐述其原因。

(2)与圣胡安葡萄种植区相比,推测萨尔塔种植的海拔条件及原因。

(3)分析阿根廷门多萨发展葡萄酒酿造业的优势区位条件。

(4)针对阿根廷葡萄产量极其不稳定的问题,有人提出大力发展温室大棚种植,你是否赞同,请说明理由。

 

查看答案

济宁市煤炭资源丰富,是国家重要的能源基地,也是典型的粮煤复合区,地下煤田和地上良田的重合率达80%以上。这座因煤而兴的城市,也因煤而“伤”。目前全市由于采煤造成的土地塌陷已达43万亩,预计至2020年将有近20万居民被迫搬迁,人们对因采“黑金”而变成的“黑洞”,感到无奈;期待着“沦海”变成“金池”……下图示意济宁地理位置。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该市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主要问题是因为

A. 生态环境脆弱,限制堪炭开发    B. 产业结构单一,生态环境恶化

C. 水源严重短缺,农业发展不足    D. 劳动人口不足,经济发展缓慢

2.有关采煤造成的塌陷区对济宁市产生的影响,说法合理的是

A. 威胁人们生产生活安全    B. 缓解城市发展空间不足

C. 引导人口空间合理分布    D. 恢复良田解决人地矛盾

3.该市对采煤塌陷程度不大的地区综合治理可采取的措施是

A. 平整为农用地模式    B. 发展立体农业和旅游业

C. 禁止煤炭资源开发利用    D. 提高煤炭经济附加值

 

查看答案

下表为1997年及2011年我国铁路沿线城市经济集聚指数变化情况,经济集聚指数为正值表示周围区域的经济活动有向该城市集聚的趋势,负值则表示向周围区域扩散的趋势。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关于1997年及2011年铁路沿线城市经济集聚指数变化的描述,正确的是

A. 高铁沿线城市经济集聚指数标准差大于全部铁路沿线城市

B. 高铁沿线城市经济集聚指数的变化是经济活动集聚的结果

C. 全部铁路沿线城市经济集聚程度始终小于非高铁沿线城市

D. 全部铁路沿线城市经济集聚指数的变化是经济扩散的原因

2.下列区域中,高铁沿线城市经济集聚指数与非高铁沿线城市经济集聚指数差异最大的是

A. 长江三角洲地区    B. 环渤海地区

C. 珠江三角洲地区    D. 河西走廊地区

3.造成我国不同区域全部铁路沿线城市经济集聚指数存在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A. 自然资源分布差异    B. 社会经济发展差异

C. 区域文化分布差异    D. 交通方式发展差异

 

查看答案

24节气能反映四季交替的气候特征,它与人们结合气候总结的农业谚语对农业生产有很好的参考价值。随着气候变暖,节气对农业的指导也会发生变化。下图为1985一1999年和2000一2015年沙坡头区24节气平均气温对比图,表格为沙坡头区春小麦关健物候期日期统计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1.据图可知2000-2015年与1985-1999年相比

A. 大多数节气温度都高    B. 升温幅度最大出现在春分

C. 有两个节气温度较低    D. 最冷节气出现在冬至

2.沙坡头春小麦物候期的变化

A. 提前趋势的程度相同    B. 生殖生长期延长4天

C. 全生育期缩短2天    D. 各生长期变化相同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