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热带沙漠中的尼罗河泛滥区孕育了古埃及农耕文明。尼罗河在每年6~10月泛滥,从上游...

热带沙漠中的尼罗河泛滥区孕育了古埃及农耕文明。尼罗河在每年6~10月泛滥,从上游带来的类似肥沃土壤的沉积物,与上游来水和周边区域的植物资源,都对农耕文明的形成意义重大。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热带地区原始的耕作方式多为刀耕火种。古埃及人在刀耕火种方式出现之前,能够在沉积物上直接耕种,是因为尼罗河泛滥区

A. 用水便利    B. 土壤肥沃

C. 地势平坦    D. 植被缺失

2.尼罗河下游泛滥区沉积物主要来源地的降水特点为

A. 降水季节性强,年降水量大    B. 降水季节性强,年降水量小

C. 降水季节分配均匀,年降水量大    D. 降水季节分配均匀,年降水量小

3.古埃及人从周边区域引入植物用于种植,引入植物的生长期必须与尼罗河泛滥区的耕种期一致。由此判断这些植物最可能来自于

A. 热带雨林气候区    B. 地中海气候区

C. 热带草原气候区    D. 热带季风气候区

 

1.D 2.A 3.B 【解析】 1.首先是对刀耕火种的耕种方式的理解,刀耕火种一般先放火烧荒,其目的是在没有植被的土地上播种。尼罗河定期泛滥,带来了肥沃的淤泥,土壤表层没有其他植被,故可以直接种植。故选D。 2.尼罗河下游沉积物主要来自于上游热带草原气候区,而热带草原气候降水季节性强,年降水量大。故选A。 3.从题中可知,尼罗河在每年6—10月泛滥,则尼罗河泛滥区的耕种期在11月到第二年5月,即冬季为植物生长期,故地中海气候区符合植物从周边地区引入的、生长期与尼罗河泛滥区的耕种期一致的条件。故选B。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中高纬度地区东西走向山脉的南北两侧,由于光照时间长短不同,出现了明显的温度差异,即阳坡温度高于阴坡。读图“中纬度某内陆地区等值线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关于甲、乙、丙,丁四地所在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甲、乙位于北半球的阳坡    B. 甲、乙位于南半球的阳坡

C. 丙、丁位于南半球的阳坡    D. 丙、丁位于北半球的阳坡

2.若a为17℃等温线,则乙地气温的数值可能是(    )

A. 9℃    B. 13℃    C. 14℃    D. 20℃

 

查看答案

河套灌区位于阴山与黄河之间,是引黄河水灌溉形成的农业区。黄河水经农田灌溉后流入乌梁素海占其入湖水量的79.7%,而湖泊水体的减少主要是乌梁素海泄水闸排入黄河以及水体蒸发等。下图为河套灌区地形图和乌梁素海面积及明水面积变化示意图(明水面积即无水生植物被覆盖的水域),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关于图中所示阴山地区的地理环境描述正确的是

A. 山顶终年积雪B.山地北侧河流最终可入北冰洋,南侧河流最终可入太平洋

2.根据图文资料,关于乌梁素海湖泊面积变化原因可能是

①为减轻凌汛大量蓄水  ②泥沙淤积

③湖泊水体富营养化  ④过量灌溉后过量排放入湖使湖水增多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③④

 

查看答案

下图为北半球中纬某学校附近一处山谷的等高线、夏季某日不同时刻25C等温线图,图中a、b等温线表示当地时间10点、16点气温分布状况,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导致该地当日25℃等温线不同时刻分布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A. 坡向    B. 纬度    C. 海拔    D. 气压

2.当日,在相同的天气和地面状况下,图中甲乙两地比较,正确的说法是

A. 甲乙两地当日最高温相同    B. 上午,甲地的谷风比乙弱

C. 下午,乙地山风比甲强    D. 甲地气温日较差可能比乙地小

 

查看答案

浙江海宁是著名的“中国皮革之都”,是全国重要的皮革生产基地和集散中心,其皮革服装产量、皮革交易量、皮革服装外贸出口供货值均列全国第一。2007年,浙江省在海宁成立皮革研究院,成为该省皮革行业的科技创新服务平台。下图为浙江海宁地理位置示意图。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海宁成为是“中国皮革之都”的主要原因是

A. 化工基地众多,人造革等皮革原料来源充足

B. 地处长三角地区,经济发达,消费市场广阔

C. 皮革加工工序复杂,劳动力充足且素质高

D. 科技创新能力雄厚,注重制革技术研究

2.浙江省创立皮革行业科技创新服务平台的主要目的是

A. 打造知名皮革品牌,扩大市场占有率

B. 提升皮革产业技术水平,增强市场竞争力

C. 整合全省皮革科技资源,将创新服务辐射到全国皮革行业

D. 降低皮革企业生产成本,提高产品生产能力

 

查看答案

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约赛米蒂国家公园位于内华达山脉西侧,公园内峡谷、瀑布众多,花岗岩遍布,其中形成于船长峰(海拔约2000米)上的“火瀑布”极为壮观。“火瀑布”是借助夕阳制造的一种光学效应,呈金黄色,就像火焰一般。傍晚时在各种因素齐备时,夕阳的光线才有可能“点燃”这条瀑布,创造魔幻般的色彩。这样的奇观每年只有短短数天,通常发生在二月。到了夏季时节,瀑布就会干涸。左图为火瀑布景观示意图,右图为火瀑布地理位置示意图,结合图文材料回答下面小题。

1.据材料和图示推测,有关“火爆布”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火瀑布”在二月每天可见    B. 瀑布陡崖朝向西偏北

C. 瀑布的主要补给为积雪融水    D. 其形成与火山喷发有关

2.若要在日落前形成“火爆布”,应同时具备的条件是

①日落前,当地天气晴朗无云;              ②崖顶附近雨水多;  

 ③崖顶积雪多;         ④当地气温较低,有锋面活动;       ⑤当地气温较高;

A. ①②⑤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③⑤

3.每年夏季瀑布干涸,其主要成因是

A. 锋面雨带南移,雨季结束    B. 地处风带的背风坡,降水少

C. 受副热带高压控制    D. 地形封闭,水汽难以到达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