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下图为“半球示意图”,a为晨线。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此日,我国的节气是( ...

下图为“半球示意图”,a为晨线。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此日,我国的节气是(  )

A. 春分    B. 夏至    C. 秋分    D. 冬至

2.此时,下列即将日出的城市是(  )

A. 兰州    B. 北京    C. 上海    D. 广州

3.上图中表示地球绕日公转方向的箭头,正确的是(  )

A.     B.     C.     D.

 

1.D 2.A 3.D 【解析】 1.据图中海陆分布可判断此半球是北半球,又因a为晨线,且与北极圈相切,所以可判断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是我国的冬至日。故选D。 2.读图,根据图中晨线的位置,结合地球自转方向,在a线以西的附近地区,都是即将日出的城市。根据我国的海陆轮廓判断,北京、上海、广州三市位于a线以东,已经日出,B、C、D错。兰州位于a线以西,即将日出,A对。 3.读图分析,图中晨线与极圈的切点的经度是180°,即180°经线时刻是正午12点。说明①方向是太阳所在的方向,此时地球位于近日点附近,绕日公转方向是逆时针方向。公转方向是箭头④,D对。A、B、C错。故答案选D。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图为“某日某时刻某纬线圈至极点的昼夜分布状况”,阴影为黑夜。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该纬线圈的纬度可能是(  )

A.     B. 23°26′S    C. 30°N    D. 30°S

2.关于P地昼长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昼长为10小时    B. 昼长为11小时

C. 昼长为12小时    D. 昼长为13小时

 

查看答案

【地理——选修6:环境保护】

20世纪50年代,前苏联在西西伯利亚平原及哈萨克丘陵北部地区组织大规模的垦荒。这一地区属于草原带向半干旱荒漠化过渡的干草原带。该地区后期土壤风蚀加剧,由此引发的“黑风暴”十分严重。

根据图文材料,分析前苏联垦荒区土壤风蚀的自然原因,并说明人类生产活动是如何加剧这一过程的。

 

查看答案

骑行是一种健康自然的运动旅游方式,能充分享受旅行过程之美。一辆单车,一个背包即可出行,简单又环保。近年来环青海湖骑行旅游很受欢迎,济南某校的小明计划暑假期间到该地环湖骑行游玩,下图是其拟定的骑行线路图。

结合该地自然环境特征,分析小明此次环湖骑行旅游需要做好哪些准备。

 

查看答案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高考结束后,强海峰同学想到非洲旅行,当他看到某旅游网站关于安哥拉的介绍时,有些内容颠覆了他的认知。下面是网站关于安哥拉的推介:    

提到非洲,是不是就想到酷热?但安哥拉气温舒适宜人,全年平均温度在22℃左右,最高气温也不超过28℃,被称为非洲的“春天国度”。

提到非洲,是不是就想到干燥?安哥拉全年分旱、雨两季,5~9月为旱季,相对凉爽,有很重的雾,也被人们称为“雾季”,潮湿无雨;9~5月(次年)为雨季,气温高湿度大。降水量从东北向西南逐渐递减,东北高原地区年均降水量可达1500毫米,而南部纳米贝沙漠地区年均降水量仅为50毫米。  

提到非洲,是不是就想到物产丰富?安哥拉确实是富饶的国度,石油、天然气和矿产资源丰富。截止至2014年,安哥拉已探明石油可采储量超过131亿桶,天然气储量达7万亿立方米;主要矿产有钻石、铁、磷酸盐、铜、锰等。森林面积5300万公顷,森林覆盖率35%,是非洲第二大林业资源国,草场资源广阔。水资源潜力1400亿立方米,水力、农牧渔业资源较丰富。

(1)描述安哥拉地形特征并说明判断理由。

(2)请在下列两个问题中,选择其中一个问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个问题计分。

问题①:解释安哥拉沿海和内陆地区气温舒适宜人的原因。

问题②:解释安哥拉北部地区内陆湿润、沿海干燥的形成原因。

(3)分析安哥拉生物物种丰富的原因。

 

查看答案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我国的桑树栽培已有七千多年的历史,是世界上种桑养蚕最早的国家,种桑养蚕也是中华民族对人类文明的伟大贡献之一。桑树,高3~10米或更高,喜光,喜温暖湿润气候,生长适宜温度25~30℃,耐旱,耐水湿,对土壤的适应性强。桑蚕,起源于我国,是以桑叶为主要食料的吐丝结茧的经济昆虫之一。蚕食桑后,幼虫生长迅速,蚕蛹适宜温度22~28℃,最适温度23.8~25℃,自孵化至吐丝结茧,一般春蚕24~30天,夏秋蚕20~24天。桑蚕茧可缫丝,蚕丝主要用以丝绸生产。

广西宜州市域面积3869平方公里,其中山地、丘陵面积占89.80%。总人口62万,其中农业人口49万。地处黔桂交通要冲,又是西南出海大通道的要地,种桑养蚕历史悠久。近年来,江浙等东部地区种桑面积日渐缩小,随着国家实施“东桑西移”战略,广西宜州市的桑蚕产业突飞猛进,已成为“中国第一大桑蚕基地”。目前宜州共有茧丝绸相关企业20多家,形成了以“种桑养蚕—鲜茧收烘—缫丝—织绸”为主产业链,以桑杆生产食用茵、蚕沙无害化治理和次下茧加工蚕丝被等为重点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目前如何从“东桑西移”到“东绸西移”的“破茧化蝶”问题一直困扰着广西桑蚕产业。下图示意宜州在广西的位置。

(1)与江浙相比,说明宜州有利于种桑养蚕的自然条件。

(2)从市场角度分析宜州桑蚕业迅猛发展的原因。

(3)阐述种桑养蚕对宜州地区的积极影响。

(4)请为“以种桑养蚕为基础”的宜州经济进一步发展提出建议。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