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无风带是指无盛行风向,气流以垂直运动为主的地区。下图阴影地区为7月无风带分布示意...

无风带是指无盛行风向,气流以垂直运动为主的地区。下图阴影地区为7月无风带分布示意图,箭头表示7月盛行风。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关于甲、乙无风带说法,正确的是

A. 甲无风带因动力原因形成    B. 乙无风带控制区域往往多雨

C. 甲无风带多对流天气    D. 乙无风带控制的陆地区域为荒漠环境

2.丙、丁两种盛行风在该纬度其他区域也存在,与之相关的说法合理的是

A. 丁盛行风的成因是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B. 丙盛行风越过赤道可能形成南半球某地的夏季风

C. 丁盛行风强弱与夏威夷高压有关    D. 在丙盛行风带控制海域不宜行船

 

1.C 2.B 【解析】 1.甲地处赤道,终年炎热盛行上升气流,多对流雨,是因热力原因形成无风带,A错、C正确;乙副热带高压控制,盛行下沉气流,干燥少雨,乙控制的大陆西岸多为荒漠,B、D错。选C正确。 2.丁是西南风,其成因是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A 错;丙是东北信风,因为太阳直射点南移,东北信风越过赤道形成南半球某地的夏季西北季风,B正确;丁盛行风强弱与夏威夷高压无关,C错;顺风顺流,航速快,逆风逆流航速慢,D错。选B正确。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苏轼被贬黄州(今湖北省黄冈市)时,作《定风波》。其中写道:“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 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凤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七。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睛。”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苏轼当时所处地区的典型植被为

A. 常绿阔叶林    B. 落叶阔叶林    C. 针叶林    D. 高山灌丛

2.从材料中推断,该地当日最可能

A. 受台风影响,多雨    B. 昼夜长短差别较小

C. 正午太阳位于观测者正北方向    D. 夜间易出现霜冻现象

 

查看答案

某学校地理兴趣小组运用简易方法测量当地正午太阳高度。下图为“该地二分二至日正午太阳光线与地平面夹角示意图”,图中ɑ+β=40°,β位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该校所处的纬度为

A. 50°N    B. 40°N    C. 50°S    D. 40°S

2.该校所在地和沈阳(大约北纬41°48′)相比

A. 正午太阳高度年变化幅度比沈阳大    B. 日出时间比沈阳早

C. 昼夜长短年变化幅度比沈阳大    D. 进入新年比沈阳早

 

查看答案

读某日昼夜半球示意图(甲图)和太阳直射点移动示意图(乙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甲图表示的日期是________(前后),该日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是____              ,赤道上的昼夜状况是________。

(3)甲图所示日期太阳直射点位于乙图中的________位置(填序号),此日后太阳直射点开始向________(方向)移动。

(4)太阳直射点从①位置向②位置移动的过程中,地球公转速度的变化状况是           ;北半球的昼长变化状况是逐渐       

(5)太阳直射点从③位置向④位置移动的过程中,北京日出时间越来越________,正午人影长度越来越________。

 

查看答案

下图中阴影部分表示夜半球,A、B两地均处在30°N。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A点看到的北极星的倾角为________;连续两次在此看到北极星高度最大的时间间隔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中A、B、C、N四点:

①自转角速度的大小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

②自转线速度的大小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

(3)图中NC线是________(晨线或昏线),从B水平运动到N的物体会向________(东或西)偏转。

(4)此时,北京时间为______,国际标准时间为________。

(5)该日与北京日期相同的区域占全球的 (  )

A.一半多     B.少于一半

C.恰好一半     D.没有任何地方

(6)赤道上西半球黑夜的经度范围是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读黄赤交角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角②的度数是________,平面③的名称是________。

(2)当太阳直射点在F点时,可能的日期是________;当太阳直射点在H点时,可能的日期是________。

A.3月21日前后        B.6月22日前后

C.9月23日前后     D.12月22日前后

(3)当太阳直射点由E移至F的过程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双选)(  )

A.北半球各地正午太阳高度角逐渐增大

B.北半球各地昼渐长夜渐短

C.南半球各地正午太阳高度角逐渐减小

D.北半球各地昼渐短夜渐长

(4)当太阳直射点由G移至H的过程中,下列现象中可能出现的有(双选)(  )

A.临河正午太阳高度角逐渐变大

B.临河正午太阳高度角逐渐变小

C.临河昼长夜短且昼渐短

D.临河昼短夜长且夜渐长

(5)若黄赤交角为20°,下列现象正确的有(双选)(    )

A.直射点回归运动的周期缩短

B.北纬20°纬线成为北回归线

C.直射点在南北纬20°之间做回归运动

D.直射点在单位面积内获得的太阳辐射能减少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