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读某区域城市化战略设想图,回答下列各题 1.下列关于该区域城乡人口变化的叙述,正...

读某区域城市化战略设想图,回答下列各题

1.下列关于该区域城乡人口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 2020--2030年乡村人口都转移到了郊区

B. 2050年乡村人口只占30%

C. 2050年中心城区人口数量与2000年相同

D. 2040年郊区人口超过乡村人口

2.下列关于该区域城市化水平的叙述,正确的是

A. 2020年以来城市化水平先提高再下降

B. 2010年城市化水平约为50%

C. 2030年以后郊区人口比重增速降低

D. 2040年以后城市化水平基本不变

 

1.D 2.B 【解析】 1.2020--2030年郊区人口比重上升,乡村人口比重是降,但不等于乡村人口都转移到了郊区,A错;图示2050年乡村人口只占20%,B错;2050年中心城区人口比重与2000年相同,而不是人口数量相同,C错;2040年郊区人口比重超过乡村人口,郊区人口超过乡村人口,D正确。 2.城市化水平是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是,图示2020年以来城市人口比重上升,A错;2010年城市化水平=城市人口比重=郊区人口+城市中心人口比重约为50%,B正确;2030年以后郊区人口比重增速上升,C错;2040年以后城市化水平变较小,呈上升趋势,D错。选B正确。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冬去春来,乍暖还寒。每年二、三月,广东省内多地通常会山现浓雾天气,空气湿度接近饱和,到处湿漉漉的,墙壁、地面甚至都会“冒水”。据此完成下题。

不属于形成上述现象的主要原因的是

A. 南临南海多暖湿空气    B. 受冷空气影响气温较低

C. 墙璧和地面温度低    D. 受暖高压影响气流下沉

 

查看答案

在天气晴朗时,珠峰顶常飘浮着形似旗帜的乳白色烟云,这就是珠峰旗云。旗云是由对流性积云形成,可根据其飘动的位置和高度,来推断峰顶风力的大小。因此,珠峰旗云又有“世界上最高的风向标”之称。读下图旗云,完成下题。

峰顶形成对流运动的直接热源是

A. 阳坡冰雪带    B. 阳坡岩石裸露带

C. 阴坡冰雪带    D. 阴坡岩石裸露带

 

查看答案

下图中黑色区城为某地理事物的分布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黑色区域代表的地理事物可能是

A. 古代绿洲聚落遗址    B. 第四纪冰川分布中心

C. 煤炭资源分布区域    D. 地中海式农业分布区

2.甲处平原呈现波状起伏的特点,其形成原因是

A. 冰川运动过程中夹带物质的沉积    B. 煤炭资源开采过程中表土的堆放

C. 河流突发性大洪水形成的堆积物    D. 古代城堡建设所造成的人为堆高

 

查看答案

无风带是指无盛行风向,气流以垂直运动为主的地区。下图阴影地区为7月无风带分布示意图,箭头表示7月盛行风。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关于甲、乙无风带说法,正确的是

A. 甲无风带因动力原因形成    B. 乙无风带控制区域往往多雨

C. 甲无风带多对流天气    D. 乙无风带控制的陆地区域为荒漠环境

2.丙、丁两种盛行风在该纬度其他区域也存在,与之相关的说法合理的是

A. 丁盛行风的成因是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B. 丙盛行风越过赤道可能形成南半球某地的夏季风

C. 丁盛行风强弱与夏威夷高压有关    D. 在丙盛行风带控制海域不宜行船

 

查看答案

苏轼被贬黄州(今湖北省黄冈市)时,作《定风波》。其中写道:“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 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凤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七。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睛。”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苏轼当时所处地区的典型植被为

A. 常绿阔叶林    B. 落叶阔叶林    C. 针叶林    D. 高山灌丛

2.从材料中推断,该地当日最可能

A. 受台风影响,多雨    B. 昼夜长短差别较小

C. 正午太阳位于观测者正北方向    D. 夜间易出现霜冻现象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