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海河是我国输沙量较大的河流之一。环渤海湾内港口众多,其中天津港是规模最大的港口,...

海河是我国输沙量较大的河流之一。环渤海湾内港口众多,其中天津港是规模最大的港口,也是世界上淤泥质海岸最大的深水良港。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天津港

①夏季的赤潮可能影响港口作业  ②冬季的大风可能导致轮船停航 

③冬季的海冰可能影响港口作业  ④夏季的台风会导致轮船长时间停航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2.河北省的港口位于天津港南北两侧,但大多数规模较小。造成该局面的原因是

A. 地理位置接近,彼此竞争激烈    B. 行政区划限制,缺乏统一规划

C. 水运条件不佳,物资进出困难    D. 陆路运输不便,货物无法到达港口

3.海河对天津港最大的影响是

A. 提供停泊空间    B. 泥沙淤积,堵塞航道    C. 提供淡水水源    D. 提供航行通道

 

1.A 2.A 3.B 【解析】 1.天津港港湾封闭,夏季海水温度高,沿岸工业发达,水体富营养化,容易发生赤潮,冬季受西北季风影响,会导致轮船停航,纬度高,冬季温度低,海冰会影响港口作业,台风主要影响我国南方沿海地区,而天津纬度高,一般不会受到台风的影响,故选A。 2.天津港发展历史悠久,港口自然条件较好,所以河北省的港口与天津港的位置较近,彼此形成了竞争,影响到河北省港口的发展,规模较小,故选A。 3.海河是含沙量较大的河流,天津位于河口位置,泥沙淤积严重,容易堵塞航道,天津港沿着海岸布局,停泊空间与海河无关,天津港是海港,海河水量小,通航能力差,故选B。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改革开放后,由于外来人口大量涌入,北京市、上海市、广州市三个城市的人口规模持续快速增大。为了进一步促进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发展,2017年上半年粤港澳大湾区概念横空出世。下图为2010年北京市、上海市、广州市三个城市外来人口统计图况。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示三个城市外来人口来源的共同特点是

A. 大多数来自西部省份    B. 均来自内陆省份

C. 均来自经济落后省份    D. 来自其邻近省份的较多

2.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的区位优势有

①粤港澳港口群是世界上通航能力最大、水深条件最好的港口群  ②优惠的国家政策

③人口最多,人口红利丰厚  ④便捷的交通,“一小时城轨交通圈”建立

A. ①③    B. ②④    C. ①②    D. ③④

 

查看答案

读 “可持续发展复合系统示意图”, 完成下列各题。

(1)在复合系统中,A代表  ▲  系统,B代表  ▲  系统。

 

(2)数字①表示的含义是  ▲  ,数字②表示的含义是  ▲ 

 

(3)在复合系统中,  ▲  系统的持续发展是基础,系统的持续发展是条件。

 

(4)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遵循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将下列原则与相关内容连线:

a公平性原则               ①合理利用资源,实现资源的永续利用

b持续性原则               ②人类的发展不危及其他生物的生存

c共同性原则               ③各国协调解决全球环境问题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黄山以“奇松、怪石、云海和温泉”四大景观名扬天下。下图为黄山市某区域地质剖面图。

材料二:下图中虚线箭头示意岩石圈物质循环与水循环的关系。A、B、C、D 表示三大类岩石和岩浆,①表示内力作用,甲、乙、丙示意海陆间循环的主要环节。

(1)按成因分类,花岗岩、页岩分别属于图中的_____、____(填字母)。甲、丙表示的环节分别是____、___。

(2)黄山奇峰怪石形成的主要内外力作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上图显示该地区曾发生过三次岩浆活动,先后形成的岩石分别是(    )

A.斑状花岗岩、花岗岩、玄武玢岩          B.花岗岩、玄武玢岩、斑状花岗岩

C.斑状花岗岩、玄武玢岩、花岗岩          D.玄武玢岩、花岗岩、斑状花岗岩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红水河是珠江流域西江水系的干流。下图是珠江水系示意图。

材料二:珠江三角洲处于我国改革开放的前沿,成为接受国际产业转移的主要阵地。到目前,它已经出现了两次大规模的产业升级与产业转移。

(1)读材料一分析,根据红水河流域的资源特征,可发展  ▲  工业,理由是  ▲    ▲ 

(2)梧州(平均海拔24m)到广州(平均海拔11m)水路里程381公里,据图分析该河段开发利用主要方向为     ▲     

(3)读材料二分析,图中A代表的产业是     ▲      ,在第一次产业升级与转移中,珠江三角洲地区A产业形成与发展的主要原因是有   ▲    ▲    ▲ 

(4)近年来,珠江三角洲地区能源日益紧张,请提出解决该问题的对策。

开源方面:通过  ▲    ▲  等跨区域工程输入能源。

节能方面:通过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提高  ▲ 

产业结构调整:         ▲        

 

查看答案

产业转移影响劳动力就业的空间分布,增加发展中国家的就业压力。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