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可怕的全球气候变暖。 材料二:下图为中国能源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可怕的全球气候变暖。

 

材料二:下图为中国能源消费构成示意图

 

1)结合材料一,分析全球气候变暖将给大洋洲带来的严重后果及其原因。

2)气候、石油、粮食成为世界关注的热点问题,分析它们之间的关系,将甲、乙填到下图中对应的方框内。

 

甲:石油资源短缺;乙:二氧化碳大量排放

3)结合材料二,简要分析我国CO2排放总量大的原因

(4)为应对全球气候变暖,可以采取哪些措施?

 

(1)大洋洲的珊瑚岛将不复存在。原因:全球气候变暖,导致冰川融化,海水膨胀,引起海平面上升。 (2) (3)人口和经济总量大,能源消费总量大;矿物燃料(煤、石油和天然气)占能源消费构成的比重高;能源利用率低。 (4)减少矿物燃料的使用,控制温室气体的排放;植树造林,增加二氧化碳的吸收;采取工程措施,加强沿海地区防护堤坝的建设,防止海水入侵;培育、改良农作物的品种,以适应逐渐变化的气候环境;加强对气候变化的监测和预报;研究海平面上升的影响,加强城市规划;加强国际合作等。 【解析】第(1)题,由材料一图可直接读出后果,原因:全球气候变暖导致海平面上升。第(2)题,由框图事物间的因果关系,可确定乙醇汽油的大量使用,是石油资源短缺导致的,全球气候变暖是二氧化碳大量排放导致的。第(3)题,结合中国国情,因中国人口数量大,工农业发展速度快,能源消费量大,且能源消费结构以煤、石油等化石燃料为主,能源利用率低,导致二氧化碳排放量大。第(4)题,全球气候变暖主要是二氧化碳增多导致的,可从减少二氧化碳这个角度进行分析;也可提出一些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对全球气候变暖的趋势,IPCC(全球政府间气候变化委员会)提出了三种不同的预案,其气温变化趋势如下图所示。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按A预案,全球自2000年起,平均气温每10年将升高约________℃;至2100年,按B预案和C预案,全球平均气温将比A预案分别低_________℃和__________℃。

(2)用直线将三种预案与其相应的能源消费结构连接起来。

(3)简述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不利影响。

 

查看答案

树木年轮是气候变化的历史证据,下图为某地树木年轮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题。

据材料推测该地气候的变化是

A.寒冷—温暖—寒冷交替变化

B.温暖—寒冷—温暖交替变化

C.暖干—暖湿—暖干交替变化

D.湿冷—干冷—湿冷交替变化

 

查看答案

某地理研究小组预计2030年我国的农作物熟制会发生如下表变化。完成下列各小题

农作物熟制

北界

一年一熟

向北推移200300km

一年两熟和一年三熟

向北推移500km左右

1.该地理研究小组的理论依据是

A.臭氧层空洞变大

B.全球二氧化碳浓度增加

C.南方自然灾害增多

D.全球降水量增大

2.按照该小组的研究,下列现象2030年可能出现的是

A.我国1月0等温线南移

B.内蒙古高原适宜生长季延长

C.长江三角洲变大

D.黄淮海平原土壤盐碱化减轻

 

查看答案

读全球可能发生的某种环境迁移示意图,完成下列各小题

1.导致该“环境迁移”的原因可能是

A.地震

B.滑坡

C.全球变暖

D.台风

2.以下措施对该环境问题防治有明显效果的是

A.对建筑物进行加固

B.大面积植树造林

C.将人口全部迁出

D.退耕还湖还湿

 

查看答案

读全球气温变化资料图,完成下列各小题

1.图中反映的环境问题是

A.臭氧层破坏

B.全球变暖

C.酸雨

D.水旱灾害

2.该问题带来的结果可能是

A.全球降水普遍增加

B.海平面上升

C.全球物种大量增加

D.高纬度地区的农作物种植面积缩小

3.针对该问题发生的主要原因,我们人类应采取的对策是

植树造林控制酸性气体排放发展新能源、节能技术等

减少氟氯烃等对臭氧层的破坏改善能源结构,控制温室气体排放

A.①②③

B.①③⑤

C.②③④

D.③④⑤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