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2016•江苏卷)下图为某地区地理信息系统数据库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

(2016•江苏卷)下图为某地区地理信息系统数据库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以下图层组合最适合用遥感(RS)技术获取信息的是

A. ①②④    B. ①③⑤

C. ③④⑥    D. ②③⑥

2.进行农业适宜性评价可以利用的图层组合是

A. ①②④⑤    B. ②③④⑤

C. ②③④⑥    D. ①③⑤⑥

 

1.A 2.C 【解析】 1.遥感是根据物体发射的电磁波差异,判断地表事物的差异,图层组合最适合用遥感(RS)技术获取信息的是居民点、水系、地形,①②④对,A对。土壤、岩层、地下水不适宜用电磁波区分,③⑤⑥错,B、C、D错。 2.进行农业适宜性评价需要了解灌溉水源、土壤肥力、地形状况,可以利用的图层组合是水系、土壤、地形、地下水图层,②③④⑥对,C对。不需要居民点、岩层信息,①⑤错。A、B、D错。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2016·6浙江高考,2)云杉(亚寒带代表性针叶树种)分布与全球气候变化密切相关。为研究北美洲气候变化,用恢复历史植物分布的方法,得到距今2.1万年(图甲)、距今5千年(图乙)和距今5百年(图丙)北美洲云杉主要分布区图。运用地理信息技术得到甲、乙、丙三幅云杉主要分布区图,其研究过程是(  )

实验分析并建立云杉主要分布区地理信息数据库 运用GPS对野外采样点进行空间定位 运用GIS分析和输出云杉主要分布区地理信息数据

A. ①②③    B. ①③②

C. ③②①    D. ②①③

 

查看答案

不同地物在同一光谱波段上的反射率差异越大,越容易区分。图反映了甲、乙两类植物在生长期内两个波段上的反射率。在遥感影像上区分这两类植物,应该选择生长期内哪一天的影像最合适(  

A. ①——第30天    B. ②——第75天

C. ③——第100天    D. ④——第130天

 

查看答案

目前已可通过计算机模拟许多地理进程。下图为古生代至中生代海陆演化进程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能提供该类模拟功能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A. 遥感    B. 互联网

C. 全球定位系统    D. 地理信息系统

2.为实现上述模拟过程,需采集的主要信息有

①地质年代资料     ②气候变化数据     ③冰川运动轨迹     ④板块运动数据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查看答案

(选修6:环境保护)

材料一:2017年2月8日,格陵兰岛北端的气温升至0℃以上,引发世人关注。近30年来,北极地区不仅在变暖,而且变暖速度是全球平均速度的2倍,这种加速变暖现象被称为“北极放大效应”。

材料二:世界自然带分布模式图

试分析“北极放大效应”的成因及对北极地区动植物的影响。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胡焕庸线(黑河—腾冲线)是我国重要的人口分界线,按胡焕庸线计算而得的东南半壁占全国国土面积43.8%、总人口94.1%,其附近也是我国生态环境的过渡带。右图为胡焕庸线位置图。

材料二  2013年8月30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邀请有关专家到北京中南海,听取城镇化研究报告并进行座谈。围绕“胡焕庸线”,李总理在座谈会上提出了“该不该破?能不能破?如何破?”三个问题——我们称之为“总理三问”。“总理三问”关注的是我国东西部地区在人口分布、城镇化、经济发展的平衡问题。

2014年11月,李总理在国家博物馆参观人居科学研究展时,再次发出了“胡焕庸线怎么破”之间。

(1)描述生态环境过渡带的分布特点。

(2)试分析生态环境过渡带北段生态环境脆弱的原因。

(3)说出“总理三问”中,“胡焕庸线”突破的难点有哪些。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