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读东北地区年降水量分布图(单位:mm),完成下面小题。 1.影响东北地区年降水量...

读东北地区年降水量分布图(单位:mm),完成下面小题。

1.影响东北地区年降水量分布的主要因素有

①农牧活动 ②距海远近 ③季风风向 ④纬度位置

A. ①③    B. ②③    C. ②④    D. ①④

2.甲地降水较丰富,与之关联的资源有

①草原     ②水能     ③石油     ④森林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②④

3.乙平原农业生产的不利条件的是

A. 年降水量不足,缺乏灌溉水源    B. 纬度偏高,低温冻害影响农作物生长

C. 耕地多为旱地,人均耕地少    D. 广泛分布红壤,土壤肥沃

4.我国政府停止开垦丙山脉,采取封山育林的措施,主要原因是

A. 伐木难度大,成本高    B. 开发特色森林旅游

C. 进口木材,成本低    D. 抚育更新森林资源

 

1.B 2.D 3.B 4.D 【解析】 1.东北地区年降水量分布是从东南向西北递减,主要影响因素有距海远近,距海近,降水多,②对。农牧活动不影响降水分布,①错。带来降水的主要是夏季东南风,季风风向影响降水,③对。纬度位置纬度温度,不影响降水分布,④错。B对,A、C、D错。 2.甲地位于山脉迎风坡,降水较丰富,与之关联的资源有水能,河流水量大,落差大,水能丰富,②对。位于湿润区降水量与草原关系不大,①错。与石油无关,③错。水量充足,利于森林发育,④对。D对,A、B、C错。 3.东北平原纬度较高,生长期短,农业生产的不利条件的是纬度偏高,低温冻害影响农作物生长,B对。年降水量较多,灌溉水源充足,A错。耕地多为旱地,地广人稀,人均耕地多,C错。广泛分布黑土,土壤肥沃,D错。 4.我国政府停止开垦大兴安岭,采取封山育林的措施,主要原因是松树生长周期长,要抚育更新森林资源,D对。伐木难度大,成本高不是育林的原因,A错。封山就不能 开发特色森林旅游,B错。进口木材,成本低与封山育林无关,C错。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图表示我国江南某林场,其树木砍伐后在地面留下的一截树桩,天空中有一群大雁向左长途飞行。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1.据图分析我国此时的季节是 (  )

A. 春季    B. 夏季    C. 秋季    D. 冬季

2.该季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地中海地区高温多雨    B. 澳大利亚正在剪羊毛

C. 我国沙尘暴频发季节    D. 北京欣赏香山红叶

 

查看答案

据报载,我国江西省中南部山区出现大片“红色荒漠”,即在亚热带湿润的岩溶地区,土壤遭受严重侵蚀,基岩裸露,地表出现类似荒漠化景观的土地退化现象。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1.“红色荒漠”形成的自然原因主要是

A. 风化作用    B. 风蚀作用    C. 水蚀作用    D. 沉积作用

2.“红色荒漠”形成的人为原因主要是

A. 滥伐森林    B. 过度放牧    C. 开山取石    D. 环境污染

3.根据“红色荒漠”的特点,对其进行治理首先要做的是

A. 大力开荒种田,保持植物覆盖率    B. 加强农业生产综合开发

C. 发展以畜牧业为主的农业生产    D. 彻底退耕还林

 

查看答案

瑞士著名的旅游胜地——达沃斯是阿尔卑斯山上的小镇,海拔1 560米,是每年世界经济论坛年会的主办地。读达沃斯小镇镇区分布图,回答下面小题。

1.达沃斯成为旅游胜地的原因是    (  )。

A. 银行林立,为金融中心    B. 四季分明、气候宜人

C. 海拔较高、空气清新    D. 俯视群山,视野开阔

2.下图中虚线为等压线且数值a大于b,以下四处河岸侵蚀较重且此时最可能出现阴雨天气的是

A. 甲处    B. 乙处    C. 丙处    D. 丁处

 

查看答案

2015年11月以来,内蒙古锡林郭勒盟草原先后出现6次大范围强降雪、降温和大风天气过程,全盟平均降雪量21毫米,持续强降雪、低温和大风天气对当地群众出行和农牧区人畜安全造成极大影响。据初步统计,全盟受灾面积6.6万平方公里,涉及24万农牧民,受灾牲畜近280万头只,受损棚圈和温室600多处。判断回答下面小题

1.雪灾监测中主要采用的技术是(  )

A. RS    B. GPS    C. GIS    D. 电子地图

2.上述灾情统计和汇总分析评估主要是依靠(  )

A. RS    B. GPS    C. GIS    D. 数字地球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各题。

材料一 我国第六次人口普查资料显示,全国流动人口达2.21亿人,下图为我国1982—2010年流动人口数量统计图。

材料二 下表为八大经济板块吸收的流动人口占全国流动人口比重(单位:%)。

(1)据材料一,分析我国流动人口的特点。

(2)据材料二可知,我国吸收流动人口最多的地区是________,人口大量涌入给该地区带来哪些影响

(3)2005年到2010年,我国中西部地区吸收的流动人口不断________,原因主要有哪些?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