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读我国某地等高线示意图和P地区近30年土地利用结构变化数据统计表,回答下列各题。...

读我国某地等高线示意图和P地区近30年土地利用结构变化数据统计表,回答下列各题。

1.下列关于该地区农业资源优势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土地类型多样,生物品种多样

B. 光、热、水资源丰富,且没有气象灾害

C. 红壤广布,有机质含量高

D. 水流湍急,地表侵蚀切割强烈

2.为了更加合理地开发图中西南部地区的农业资源,应该采取的正确措施是    (   )

A. 退耕还林还草,防止土地沙漠化

B. 综合开发农业资源,发展立体农业

C. 大力治理低湿洼地和盐碱地,发展生态农业

D. 实施开荒造田,建成商品粮基地

3.P地区土地利用结构的变化对图中河流的影响是    (    )

A. 河流水位季节变化增大    B. 河流汛期缩短

C. 河流流域面积增大    D. 河流含沙量减少

 

1.A 2.B 3.D 【解析】 1.据表格信息可知,该地区有耕地、林地、草地等土地类型多样,且地处我国长江下游地区,地处亚热带地区,生物品种多样,A正确;光、热、水资源丰富,有气象灾害,B错误; 红壤贫瘠,C错误;长江下游,水流平缓,沉积作用明显,D错误。故选A。 2.农业应遵循因地制宜原则。据图可知,该地区西南部海拔多在200-500米之间,为低山丘陵地区,且该地区水热条件优越,因此应综合开发农业资源,发展立体农业。故选B。 3.据P地区近30年土地利用结构变化数据统计表分析可知,耕地面积减少,林草地面积增加,说明该地区实施了退耕还林还草,则河流水位季节变化减小,河流汛期增长, 河流流域面积减小,河流含沙量减少。故选D。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读沪宁杭(甲)和珠江三角洲(乙)工业基地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1.目前国家实施的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与两工业基地无关的是

A. 南水北调    B. 西电东送    C. 西气东输    D. 晋煤南运

2.两工业基地在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属于生态破坏方面的是

A. 大气污染日益加剧,已成为全国的酸雨中心

B. 水污染严重,“水质性”缺水问题突出

C. 噪声扰民,城市环境质量下降

D. 耕地锐减,土地资源紧缺

3.要监测和分析两工业基地土地利用结构的变化,最有效的地理信息技术手段是

A. RS和GPS    B. GIS和GPS    C. 数字地球    D. RS和GIS

 

查看答案

咸海是地处中亚的内流湖。下图为“咸海卫星影像”。完成下列各题。

1.获取咸海卫星影像主要应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A. 全球定位系统    B. 遥感技术    C. 地理信息系统    D. 数字地球

2.咸海面积的变化可能会给当地环境带来的影响是

A. 陆地生物种类增加    B. 环境改善,人口增加

C. 气温年较差加大    D. 湖泊面积减少,洪涝灾害频发

 

查看答案

下图是“我国东、中、西部三大经济地带的人口、面积和经济水平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我国三大经济地带划分的主要依据是    (    )

A. 人口密度与城市分布    B. 交通条件与科技水平

C. 经济水平与地理位置    D. 农业条件与工业基础

2.下列条件对西部地带经济发展水平影响最大的是(    )

A. 自然资源不足    B. 农业基础薄弱    C. 生态环境脆弱    D. 资金与技术匮乏

3.关于东部地区将部分产业转移到中、西部产生的影响,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 有利于中、西部环境污染状况的改善

B. 有利于中、西部地区资源开发利用

C. 有利于中、西部地区产业结构升级

D. 加快中、西部地区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程

 

查看答案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该图为________锋示意图。该图所示锋面的移动方向是________________。

(2)C、D、E三地中气温最高的是____________地,气压最高的是_____________地,属于阴雨天气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地。

(3)该锋形成的降水多在锋_________________(前、后)。

(4)描述该锋过境后的天气状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读北半球“三圈环流”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填写下列字母代表的气压带的名称:a    c            

(2)填写下列字母代表的风带的名称:b    d               

(3)b 风带的风向是    风,d 风带的风向是    风。

(4)    是形成风的直接原因。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