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所给经纬网图”,回答下题。
关于图示中甲乙两区域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甲乙两区域实际面积相等 B. 乙区域实际面积是甲区域的2倍
C. 甲区域比例尺大于乙区域 D. 乙区域比例尺大于甲区域
《中国人口容量与适度人口问题研究》一文认为:“地球能养活多少人?”并不是一个与“你有多大年龄?”一样的问题,它无法仅用一个数甚至是一个数的范围来回答。地球的承载力既取决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有待认识的过程,也取决于我们和子孙后代有待做出的选择。自然限制和人类选择的相互作用是理解人类承载力的关键。根据以上材料,结合你所学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地球能养活多少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基本内涵,这一概念提出的背景是什么?
(2)材料反映了这一概念的______________特征,为什么这一概念具有这一特征?
(3)材料中“人类承载力”实质是什么?其影响因素可分为哪几类?
(4)“谋求人口合理容量”需要我们和子孙后代做出怎样的选择?
根据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07年12月11日,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在巴厘岛发布了“巴厘岛路线图草案”,要求发达国家在2020年前将温室气体减排25%至40%。草案指出,气候变化带来的挑战要求所有国家的有效参与,并遵循“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应对气候变化,各方要在国内和通过国际合作做出更多的努力。
材料二:
(1)简要描述巴厘岛的自然地理特征。
(2)指出“巴厘岛路线图草案”针对的主要环境问题是什么,并分析该环境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
大约在4000万年前,青藏高原从海底开始隆起。经过漫长的地质年代缓慢抬升,今天青藏高原平均海拔已高达4500多米,形成独特的自然景观。其要素如图所示。阅读并分析以下联系框图,完成下列问题。
(1)按相关关系将下列序号填在框图相应的位置上。
①太阳辐射强 ②气温低 ③空气稀薄
(2)组成地理环境的各要素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特点。在青藏高原地区,“牵一发”指的是什么?
(3)据图简述青藏高原地理环境的演化过程。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拦门沙是位于河口区的泥沙堆积体(沙坎),塑造河口拦门沙的动力因素很复杂,但主要受径流与海流共同作用形成。下图示意我国某河口区拦门沙甲、乙两时期位置变动。
(1)与甲时期相比,乙时期径流与海流作用力大小特点并说明判断理由。
(2)判断拦门沙由甲时期演变到乙时期的可能原因。
(3)说明河口拦门沙对河口两岸居民会带来哪些不利影响。
蚯蚓具有喜温、喜湿的生活习性,最适宜的温度为20~27℃,此时能较好地生长发育和繁殖。下图为我国某地秸秆菌业循环利用模式图。读图回答下题。
若充分考虑气候特征,下列地区中适宜推广该生产模式的是( )
A. 三江平原 B. 塔里木盆地 C. 雅鲁藏布江谷地 D. 江南丘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