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从秦岭第二高峰鳌山(海拔3475米)沿山脊徒步至第一高峰太白山(海拔3767米)...

从秦岭第二高峰鳌山(海拔3475米)沿山脊徒步至第一高峰太白山(海拔3767米)的户外徒步线路——鳌太线,以山水形胜而出名。但其积雪多、难度大、危险性高对户外爱好者提出挑战,尤其以称为“石海” 一段的路段最难,基本上是在碎石上攀爬。 下图示意“石海”景观与秦岭太白山北坡植被分布。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从安全角度考虑,一年中最适合在鳌太线上徒步旅行的时期是(   )

A. 1、2月    B. 4、5月    C. 7、8月    D. 10、11月

2.推测“石海”出现的位置在(   )

A. 落叶阔叶林之下    B. 落叶阔叶林与针阔混交林之间

C. 针阔混交林与高山灌丛草甸之间    D. 高山灌丛草甸之上

3.与“石海”形成过程关系最密切的因素是(   )

A. 气温的日变化    B. 气温的季节变化

C. 降水的日变化    D. 降水的季节变化

 

1.C 2.D 3.A 【解析】 1.由材料可知,鳌太线旅游的最大威胁是来自于积雪,从安全性角度考虑,夏季气温高,积雪较薄,有利于徒步旅行,其他季节积雪厚度大,且山顶气温低,气候寒冷,容易冻伤等,故选C。 2.石海出现在穿越鳌太线过程中,其海拔高度在3475-3767米之间,对照太白山北坡植被垂直分布图,石海应当位于高山灌丛草甸之上,故选D。 3.石海存在裂隙,在水分冻结膨胀情况下,岩石破裂成很多小块,或者因温度变化,组成岩石的矿物不均一,热涨冷缩,造成岩石破裂。在这种情况下就会产生大量大小不等的棱角状岩块及岩屑,在地形平缓的条件下,大多岩屑在原地残留下来,形成碎石覆盖地面,这就是石海。所以石海的形成与气温的日变化有关,故选A。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图为某地地形剖面图以及气温、年降水量随地形分布示意图。据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反映的地段,根据气温和降水状况判断,在山麓B地区的自然带最可能是

A. 热带季雨林带

B. 温带草原带

C. 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D. 热带雨林带带

2.该山地降水最多的海拔大约是

A. 6000米    B. 3000米    C. 4000米    D. 5000米

 

查看答案

下图为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传统民居建筑。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图中传统民居特点形成与当地环境特征对应正确的是(   )

①下沉式窑院——黄土土质黏重     ②房屋高架——风暴海啸多发

墙厚窗小——炎热干燥光照强     ④顶尖坡陡——冬季降雪量大

A. ①②    B. ②④    C. ①④    D. ③④

2.图中传统民居建筑体现(   )

A. 人类对环境的利用和适应    B. 地域文化内向含蓄的特点

C. 地域文化的创新和发展    D. 地区之间的文化交流和扩散

 

查看答案

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去掉图中的专属经济区)

(1)从图中岩层形态看,A处地质构造为_______,它是良好的储_______构造。从地形上看,A处为_______,其成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中所示水循环类型为_______ ,在其参与下,①处的岩浆岩可转化为②处的_______岩。

(3)从图中看,B处地质构造为_______,此处容易形成的地质灾害是_______,这种地质灾害又有可能促使_______、_______等地质灾害的发生。

(4)②处地层中常含有丰富的_______等矿产资源,其上水域往往是_______资源集中分布区。

 

查看答案

某年12月1日至5日,一股来自西伯利亚的强冷空气影响我国,我国大部分地区受其影响,气温下降6~10℃。下图为某年12月1日海平面气压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甲、乙两地中受反气旋控制的是     地。

(2)121日至5日,强冷空气将向     方向移动,我国大部分地区受     (锋面系统)的影响。

(3)该天气系统过境时的天气特征是     

(4)图中锋面过境北京后,北京市的环境质量将变     (好、差)。

 

查看答案

读图“亚欧大陆东部某区域图”,回答下列问题。

(1)描述该地的气候特征。

(2)分析甲山地的成因。

(3)简述②处地貌的形成过程。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