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受季风影响,我国多洪水灾害。下图为“我国长江、黄河、珠江的多年平均受灾比的月变化...

受季风影响,我国多洪水灾害。下图为“我国长江、黄河、珠江的多年平均受灾比的月变化图”。读图回答问题。

注:受灾比为遭受水灾的县域个数与总县域个数的比值。

(1)黄河流域受灾比在________月最高。

(2)黄河洪灾多发生在________游,长江多发生在________游。

(3)简述黄河和长江洪灾出现位置不同的原因。

(4)为减少水灾的发生,我们可以采取哪些措施?

 

(1)7 (2)下 中 (3)黄河下游为“地上河”,河床高于地面,易发生洪水。长江中游多支流,多曲流,支流同时涨水,使干流水位抬高,加之河道弯曲,水流受阻,可能会溢出河道,形成洪灾。 (4)上中游种植水土保持林;修建水利工程;保护现有植被;河道裁弯取直;加固堤坝。 【解析】(1)由图可知黄河流域受灾比7月最高。 黄河下游为地上河,易发生洪水;长江中游多支流,多曲流,加之河道弯曲,易形成洪灾。 (3)黄河下游为地上河,易发生洪水;长江中游多支流,多曲流,加之河道弯曲,易形成洪灾。 (4)防御洪涝灾害从工程措施和生物措施等方面分析。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注:图例中数字代表的灾害类型:①冻融、冰川为主,②崩塌、滑坡、泥石流为主,③沙漠化为主,④黄土塌陷、水土流失为主,⑤岩溶、塌陷为主。

1.关于图中灾害类型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①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和东北北部地区

B. ②分布在青藏高原东部和北部边缘地区

C. ③分布在内蒙古高原和黄土高原

D. ④分布在黄土高原和华北平原

2.下列关于图中灾害成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自然因素是形成灾害①的主要原因

B. 气候因素是形成灾害③的主要自然因素

C. 地形崎岖是形成灾害⑤的主要原因

D. 人类对植被的破坏是灾害④加剧的主要原因

3.图中灾害②和灾害⑤的成因相同的一项是(  )

A. 石灰岩地貌    B. 断裂发育

C. 地形崎岖    D. 多暴雨且集中

 

查看答案

珠江三角洲近年来城市化速度加快,成为我国重点建设的三大城市群之一,但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也在加大,原因是        (  )

A. 寒潮频频南下

B. 台风登陆次数增多

C. 人口增长迅速,经济发展快

D. 人们消费水平提高,排污量增加

 

查看答案

与其他大洲相比,欧洲自然灾害损失较轻的原因是(  )

A. 人口较多,密度较大

B. 出现逆城市化现象,城市人口少

C. 经济发展水平高,抗灾减灾能力强

D. 面积小,社会财富密度高

 

查看答案

关于自然灾害空间分布规律性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 不同区域有不同的主导性自然灾害,所以不同区域的自然灾害绝不相同

B. 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沉降是山区常见的自然灾害

C. 洪涝、干旱、水土流失、土地盐碱化是平原地区多发的自然灾害

D. 灾害损失的大小也受人文环境的影响

 

查看答案

从世界范围来看,我国是自然灾害危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从时间上看,我国重大自然灾害发生的频率也在不断增加,而这一趋势与我国长期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不断加强密切相关。“坎坎伐檀兮,寘之河之干兮,河水清且涟猗……”,由《诗经》如此的描述,可以想象,春秋时期的黄河、汾河流域一带是山清水秀,物产富饶。如今,该地区却是生态脆弱,灾害多发。下图是我国历史时期森林植被遭破坏的地区分布图。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1.图示秦代以前和西汉时期相对应的地区森林植被遭到破坏主要原因是(  )

①气候变化 ②兴修水利 ③毁林开荒

④营造帝王宫殿和陵墓 ⑤农牧业经营方式的多次改变 ⑥人口增加,住房用地大增

⑦落后的轮荒等耕作制度 ⑧露天煤矿的开采

A. ①②⑤⑥⑦    B. ③④⑤⑦

C. ①③④⑥⑧    D. ③④⑤⑥⑧

2.关于图中各地区森林现状以及与森林破坏有关的自然灾害和生态问题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a地区为温带针阔混交林 寒潮、台风多发

②b地区以人工林、次生林为主 生态良好

③c地区森林覆盖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水土流失、沙尘暴 ④d地区已成为我国最大的采伐林区 多滑坡、泥石流 ⑤e地区以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为主 泥石流、水土流失严重

A. ①②⑤    B. ②④

C. ③⑤    D. ②③⑤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