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a、b两城夏至日和冬至日正午旗杆(等高)的影长及朝向如右图,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

a、b两城夏至日和冬至日正午旗杆(等高)的影长及朝向如右图,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关于a、b两城的说法正确的是

A. a地自转角速度比b地大    B. a地自转线速度比b地小

C. b地昼长的变化幅度比a地大    D. 夏至日一天中b影偏移角度比a大

2.当a地杆影长为0时,则

A. 地球公转速度较快    B. 恒河正处在枯水期

C. 华北平原开始播种小麦    D. 北京的白昼比广州长

 

1.B 2.D 【解析】 1.由图可以看出:12月22日,a b两地影子都朝北,a影子更长,b影长小;6月22日,两地影子都朝南,相比冬至日a影长变短,b影长变长。但b影长变幅比a小,可判断a b两地都在赤道至回归线之间的纬度,a更靠近北回归线,且a比b纬度高,b应在赤道以南。a地自转线速度比b地小,B正确;a b自转角速度相同,A错误;b地昼长的变化幅度比a地小,C错误;夏至日一天中b影偏移角度比a小。D错误。故选B。 2.当a地杆影长为0时,太阳直射北半球,地球公转速度较慢,A错;恒河正处在丰水期,B错;华北平原应该收小麦,C错;北京纬度较广州高,因此白昼比广州长,D对。故选D。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某学校(116°30′E)研究性学习活动小组,在校园内用“立竿(旗杆)见影”的方法测算当地正午太阳高度。OP表示正午时旗杆在地面的影子,其长度随季节发生变化,6月22日缩短为零。M为教学楼,OM垂直于OP。结合图示,回答下列各题。

1.该学校最有可能位于(  )

A. 北京市    B. 汕头市    C. 南宁市    D. 昆明市

2.教学楼位于旗杆的(  )

A. 正东方向    B. 西北方向    C. 正西方向    D. 东北方向

3.该小组每天正午测量影长时,北京时间应为

A. 11:20    B. 11:46    C. 12:00    D. 12:14

 

查看答案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马达加斯加岛(下图),距离非洲大陆最近为386千米,南北长达1 700千米,东西宽约600千米,为世界第四大岛屿。2 000多年前,人类首次从亚洲和非洲移居于此,目前该岛人口已超过2 000万,年增长率为3%;经济以农业为主,是世界上最不发达的国家之一。

岛上动植物资源丰富,其中80%为特有物种。如珍稀动物狐猴,已完成长达5 500万年的进化历程。狐猴以树叶、花、果实以及昆虫等为食,近年数量剧减,处于濒危状态。

(1)指出狐猴集中分布区自然景观的类型并分析其形成的原因。

(2)分析马达加斯加岛生物物种丰富且极为独特的原因。

(3)推测马达加斯加岛狐猴数量剧减的原因。

 

查看答案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2017年2月20日,晴,我从智利的蓬塔阿雷纳斯搭乘豪华邮轮前往火地群岛探险旅游。几个小时后,邮轮在蜿蜒曲折的海峡内航行,海面上风大浪高。我看到处处是幽深的峡湾,烟云缭绕,两岸绿岛荒岩上栖息着无数海鸟、企鹅和海狮,远处一座座青山雪峰,冰川遍布,蔚为壮观。邮轮到达乌斯怀亚港已然风平浪静,大大小小的船只星罗棋布,海鸟自由翱翔,与岸上色彩鲜艳的小木屋构成绚烂的画卷……——摘自游记《世界尽头·原始火地岛》。下图示意火地群岛位置及游记中的探险旅游路线。

(1)分析沿途“青山雪峰”景观的形成原因。

(2)比较线路甲、乙段的风浪大小,并说明理由。

(3)乌斯怀亚民居多为低矮的小木屋,屋顶坡度大。说明该地民居特点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查看答案

古湖泊是历史上曾经存在,现在已经消亡的湖泊。莱州湾南岸平原的古湖泊形成于距今6000年左右的黄骅海侵时期,最初是由处于滨海洼地内的古老河口海湾在河口三角洲和海岸沙堤不断发展扩大的条件下演变成潟湖,此后随着气候的变化及大规模的海退,使得潟湖与海洋隔离,退居内陆,并经入注河流水体的不断淡化最终演变成淡水湖。下图示意莱州湾南岸平原古湖泊的分布。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在古湖泊形成过程中,莱州湾南部海岸线总体变化趋势是(  )

A. 反复进退    B. 向南推进

C. 位置稳定    D. 向北推进

2.大规模的海退,使得(  )

A. 河流流程加长    B. 湖泊距海变近

C. 湖泊面积增大    D. 河流流速减缓

3.导致莱州湾南岸平原古湖泊消失的根本原因是(  )

A. 人为垦殖    B. 河流改道    C. 气候变化    D. 泥沙淤积

 

查看答案

标准木是指在森林调查中选测的有代表性的树木。下图示意2006—2007年西藏某地(29°N,94°E)云杉林标准生物量垂直分布。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云杉林标准木形态特征与林区环境相适应的是(  )

A. 枝叶距离地面高便于采光

B. 底层树皮减少水分蒸发

C. 根深利于吸收深处地下水

D. 树干高有利于抵抗强风

2.根据陆地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推测类似该地区的云杉林还可能出现在(  )

A. 贺兰山西坡    B. 长白山西北坡

C. 南岭北坡    D. 武夷山东南坡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