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在国际认证ISO 639-3国际语种代号的编制中,国际标准化组织把汉语分为13种...

在国际认证ISO 639-3国际语种代号的编制中,国际标准化组织把汉语分为13种方言,官方言、闽东方言、晋方言、莆仙方言、徽方言、闽中方言、赣方言,客家方言、湘方言、闽北方言、闽南方言、吴方言、粤方言。读厦深铁路示意图和方言区分布图,回答下面小题。

1.厦深铁路穿越的方言区中,不包括(     )

A. 客家方言区    B. 闽南方言区    C. 粤方言区    D. 吴方言区

2.南方方言繁杂,说明南方地区地理环境和历史发展的特征是(  )

A. 交通便利,人们对外联系广泛    B. 交通不便,人群在地域上相对稳定

C. 战乱较多,人群经常迁移    D. 商品经济发达,便于人们学习各种语言

 

1.D 2.B 【解析】本题组主要考查地域文化差异。 1.客家方言,也叫客家话。集中分布在两广、江西、福建、台湾等地,湖南和四川等省也有分布(当地称“广东话”)等地。闽方言,也叫福建话,分布在福建、台湾、海南、和广东的潮汕一带。粤方言,也叫广东话,分布在广东的中西部和广西的一部分,还有香港和澳门地区。吴方言,也叫江浙话、吴语,分布在江苏的南部和浙江、上海。 2.南方因多丘陵山地,交通不便,信息交流不方便,交流少了,相互之间的了解和影响也就小了,方言就会在特定区域区域流传,长时间的演变就显露出方言的差异了。B正确。由于A、C、D项原因,加强了人们的交往,长期的交流使人们的方言近乎相同,故错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旅游地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追寻古文明的踪迹,饱览塞外风光”为主题的“丝绸之路深度游”是近来的热门旅游线路。下图为某大学毕业生暑期规划从兰州出发进行的“丝绸之路深度游”自驾线路图。

分析该学生以自驾游形式游览图示景点的原因,并从旅游体验角度指出他还应做的前期准备(至少两种)。

 

查看答案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水冲玛瑙大多呈卵石状,磨圆度高,原岩以喷出岩为主,集中分布于河床与沙滩中。贝齐布卡河口是水冲玛瑙的知名产地(如下图),当地水冲玛瑙原石采集集中在每年的5月-10月,某地理考察队为了探究水冲玛瑙的形成过程,按照图示路线从马哈赞加徒步经甲城到达图阿马西纳。在考察途中,考察队发现途径甲城前后所见植被景观差异明显。

(1)说明贝齐布卡河口水冲玛瑙的形成过程。

(2)分析贝齐布卡河口水冲玛瑙原石采集有明显季节性的原因。

(3)指出考察队从甲地到图阿马西纳所见典型植被并分析其成因。

 

查看答案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无花果在我国为小众水果,以塔里木盆地西缘阿图什地区品质最优。无花果植株喜暖湿、喜光、不耐寒、较耐干旱,鲜果保鲜期极短。四川盆地中部威远县无花果种植历史悠久,但一直以来以个体经营为主,产业发展缓慢。2012年开始,该县推行农业“BOT”模式,即农户将土地流转给企业统一经营,实现“生产一销售”一体化,租期满后再将土地和农作物移交给农户。采用该模式后威远无花果产业增长迅速,已成为该县特色产业。下图为威远区域图。

(1)和阿图什相比,说明威远种植无花果有利气候条件。

 

(2)分析2012年前威远无花果产业发展缓慢的原因。

 

(3)试为威远无花果产业的进一步发展提出可行措施。

 

查看答案

棕地是指废弃或半废弃的前工业和商业用地与设施。德国东北部的卢萨蒂亚地区,19~20世纪采矿业发展迅速,20世纪90年代矿区纷纷关闭,形成一系列棕地。2000年起,德国对该地区进行棕地整治——回填矿坑,恢复森林,建设人工湖,开发新型居住区,发展工业旅游。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卢萨蒂亚棕地的形成原因主要是

A. 人口锐减    B. 产业升级    C. 资源耗竭    D. 生态恶化

2.德国整治卢萨蒂亚棕地的首要任务是

A. 优化交通布局    B. 改善生态环境    C. 发展旅游产业    D. 促进商业发展

3.下列城市中,最适合推广卢萨蒂亚棕地整治模式的是

A. 甘肃玉门    B. 辽宁鞍山    C. 四川成都    D. 湖北武汉

 

查看答案

下图示意某海域沿19°S的表层海水温度变化曲线。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该海域可能是

A. 非洲大陆东岸海域    B. 南大西洋西部海域

C. 南太平洋西部海域    D. 南美大陆西岸海域

2.该海域洋流对环境的影响是

A. 促使沿岸大气增温增湿    B. 大气稳定性强、能见度高

C. 形成大范围的渔场    D. 促使途径海轮航速加快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