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阅读下列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2015年初,针对国家粮食安全问题,...

阅读下列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2015年初,针对国家粮食安全问题,我国提出推动马铃薯逐渐成为继水稻、小麦、玉米之后的第四大主粮作物。经研究表明,马铃薯理论亩产可达8吨,而目前只有1吨。

材料二:马铃薯喜温凉、耐旱、耐瘠薄,我国大部分区域都能种植,适应性强。

材料三:我国马铃薯优势区域分布图及我国马铃薯单位面积产量及播种面积变化图。

(1)据图描述我国马铃薯优势区域的空间分布特点是                          

(2)据图分析2006年至2012年我国马铃薯单位面积产量和播种面积的变化特点分别是                                      

(3)内蒙古实施马铃薯主粮化战略,可采取哪些措施?

(4)大力推动马铃薯种植,对我国粮食安全有何意义?

 

(1)分布范围广(跨纬度广);地区适应性强。 (2)波动上升 持续上升 (3)改良马铃薯品种,加大科技投入,提高单产和品质;提高机械化生产水平;拓展销售市场;进行产品深加工,延长产业链,提高经济效益;在扩大播种面积的同时,要注意保护生态环境,防止土地荒漠化。 (4)增加粮食产量;增加主粮品种,改善膳食结构;挖掘土地生产潜力,提高土地利用率;缓解我国人多地少,粮食紧张的矛盾;开辟国家粮食安全的新途径。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我国农业分布、区域农业的发展条件和措施。 (1)读图可以看出,我国马铃薯种植优势区分布广泛,在二三阶梯过渡地带尤为集中。 (2)由图可知2006年至2012年我国马铃薯单位面积产量波动上升,播种面积持续上升。 (3)为实施马铃薯主粮化战略,要从扩大面积和增加单产方面分析。比如增加科技投人;改良马铃薯品种;因地制宜地扩大马铃薯生产规模;提髙马铃薯专业化、机械化生产水平;提高马铃薯加工水平;加强马铃薯主粮化宣传引导。同时要注意生态环境的保护,防治土地荒漠化,达到可持续发展。 (4)实施马铃薯主粮化战略增加了粮食的来源,有利于缓解我国人多地少带来的粮食压力,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因其适应性强,可大大提高我国土地利用率。而且有助于促进食品加工业的发展,增加就业。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RS、GPS和GIS被统称为3S技术,现已在地理学研究领域和国土整治中得到广泛运用。据此回答下题。

一支地理考察队所用手持式GPS信号接收机显示如下界面,据此判断该考察队可能(   )

A. 在塔里木盆地勘探石油    B. 在柴达木盆地调查地质构造

C. 在喜马拉雅山测量珠峰高度    D. 在河西走廊寻找地下水

 

查看答案

读沿“第二亚欧大陆桥”中国段“陇海-兰新线”的气候资料图,回答下面小题。

1.下列关于“陇海-兰新线”说法正确的是(    )

A. 跨越了我国地势的三级阶梯    B. 与京九线相交的铁路枢纽是郑州

C. 连云港东临海域为我国东海    D. 连云港与“亚欧大陆桥”西桥头堡所属自然带类型相同

2.甲地年太阳辐射总量比丙地多的原因主要是(    )

A. 甲地正午太阳高度大    B. 甲地气候干燥,降水少

C. 甲地昼长长    D. 甲地缺少地面植被覆盖

3.甲地的气候资源对瓜果生产的有利影响有(    )

①气温日较差大   ②热量充足   ③光照强   ④日照时间长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4.与甲乙段沿线区域目前主要生态问题无关的是(    )

A. 水土流失    B. 土壤次生盐碱化    C. 土地荒漠化    D. 洪涝灾害

 

查看答案

衰退性产业转移主要是指在本地不再具有比较优势产业的向外转移。扩张性产业转移是指产业在其原地区仍然属于成长性产业,主要由于为了占领外部市场、扩大产业规模而进行的空间的主动移动;读广东产业转移效应理论模型图,回答下面小题。

1.下列产业中,分别属于珠江三角洲地区衰退性产业转移、扩张性产业转移的是(   )

A. 服装鞋帽生产、石油化工    B. 纺织业、电子装配

C. 汽车制造、金融保险    D. 节能环保业、高端装备制造

2.衰退性产业转移对广东省东西两翼和山区产生的正效应是(   )

A. 增加就业机会,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

B. 有可能带来环境污染等问题

C. 土地利用多样化,耕地面积扩大

D. 促进经济发展,提高高新技术产业比重

 

查看答案

下图是我国四个地区区域城市化的典型模式,图中①②③④代表的地区依次是(    )

A. 苏南地区、珠江三角洲地区、浙江温州地区、东北地区

B. 珠江三角洲地区、东北地区、浙江温州地区、苏南地区

C. 珠江三角洲地区、浙江温州地区、苏南地区、东北地区

D. 浙江温州地区、苏南地区、东北地区、珠江三角洲地区

 

查看答案

2011年1月29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正式公布。文件出台了一系列针对性强、覆盖面广、含金量高的新政策、新举措。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1.决定河流利用方式和流域开发方向的是(  )

A. 流域的水系特征B.流域的自然背景

2.关于图示河流的治理与开发方向,说法正确的是(   )

A. 图示的长江河段落差大,可多级开发水电,提高经济效益

B. 图示地区以平原为主,防洪是河流治理的重要任务

C. 图示荆江河段河道平直,由于水运运量大,可大力开发水运

D. 汉江发源于黄土高原,含沙量大,水运与水电都不宜开发

3.中国现代最大的一条人工运河——“引江济汉”工程建成后,运河可以每年向汉江下游输送31亿立方米的水量,实施“引江济汉”水利工程直接目的在于(    )

①增大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调水量 

②改善汉江下游河段的生态、灌溉与水运条件 

③缩短长江荆州段至汉江潜江段的水运里程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①②③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