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地球生态超载日”是指到一年一个特定日期为止,人类对自然资源的消耗已超过地球在一...

“地球生态超载日”是指到一年一个特定日期为止,人类对自然资源的消耗已超过地球在一年中可以产出的资源总量。下图为“部分年份地球生态超载日变化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地球生态超载日”的变化说明(  )

A. 气候变暖资源更新周期变短    B. 人口增加资源消耗速度加快

C. 技术发展资源利用种类增多    D. 经济下滑资源供给数量不足

2.应对“地球生态超载日”变化的主要措施是(  )

A. 加大资源开采力度    B. 调整人口合理容量

C. 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D. 增加地球资源产出

 

1.B 2.C 【解析】 1.由图可知,从1987年到2015年,人类对自然资源的消耗已超过地球在这一年可以产出的资源总量的日期不断提前,“地球生态超载日”的变化说明人口增加,资源消耗速度加快,所以B正确。 2.根据人类消耗资源速度加快现象,人类应合理控制人口数量,发展科技,提高资源利用率,故应对“地球生态超载日”变化的主要措施是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所以C正确。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不同区域自然资源分布、经济发展水平存在明显差异。下图为不同区域之间生产要素的流动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上图中箭头甲表示的要素最不可能是

A. 资金    B. 产品    C. 劳动力    D. 技术

2.上图示区域生产要素的流动,有可能造成

A. M地经济发展趋缓    B. N地环境质量下降

C. M地能源更加短缺    D. N地就业压力加大

 

查看答案

读下边某区域图,回答下面小题。

1.该图能正确表达出的区域特征是(   )

A. 区域具有一定的面积、形状和边界

B. 区域内部特征具有相对一致性

C. 区域可划分为下一级区域

D. 区域的边界是明确的

2.半干旱地区多是草原牧区,湿润半湿润地区多是农业区,这反映着区域间的(   )

A. 整体性    B. 差异性    C. 开放性    D. 阶段性

3.划分几类区域的主要目的是(   )

A. 根据区域差异因地制宜开发

B. 引导人口跨区域有序流动

C. 通过政策干预使各区域同化

D. 进一步明确区域间的界线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世界三次产业转移示意图

 

材料二:部分国家劳动力工资和产值对比表

材料三:服务外包是指企业将其非核心的业务外包出去,利用外部最优秀的专业化团队来完成其业务。服务外包产业具有信息技术承栽度高、附加值大、资源消耗低、吸纳就业能力强、国际化水平高等特点。当前,全球服务外包正成为世界新一轮产业转移的趋势。

(1)在第一轮产业转移时,美国产业转向德国而没有转向英国。结合表格说明其原因。

(2)全球第三轮产业转移,使中国成为“世界工厂”。运用所学知识简述其原因。

(3)中国正成为全球服务外包产业转移的主要国家。请分析我国发展服务外包产业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阿姆河是中亚最大的河流,发源于阿富汗与克什米尔地区交界处兴都库什山脉北坡海拔约4900m的维略夫斯基冰川,干流向西北,最后汇入咸海。阿姆河的主要补给水源来自雪水、冰川融水,雨水补给对河流径流的作用不大。该河流泥沙含量在中亚河流中均居于前列,带到咸海里去的泥沙大约为中游附近输沙量的11%。阿姆河流域修建了许多水渠,在一些支流上还修建了一系列的季节性调节水库。乙和丙是河流上、中和下游的分界点。

材料二:阿姆河流域水系图

材料三:阿姆河上中下游地区的气候要素图

(1)阿姆河流域径流的年内分配特征是多峰式的,汛期延续很长,从3月到10月。结合材料,从气候、河流补给类型和地势,分析阿姆河汛期长的原因。

(2)结合材料,比较甲、丙两水文站测得的水文特征差异(从流量、季节变化和含沙量方面比较)。

(3)结合该地的自然环境特点,从地区农业发展优势、劣势和问题,请你提出该流域发展种植业的合理措施。

 

查看答案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上世纪70年代,美国从中国引入“亚洲鲤鱼”,即四大家鱼“青、鲢、草、鳙”,  它们漂洋过海,背井离乡来到北美大陆,担负起环境大使的使命,亚洲鲤鱼主要滤食河流湖泊中过多的浮游植物、水草、淡水蜗牛和危害鱼类的寄生虫。然初衷虽好,但美国人民却忽视了这四种鱼其实是四把“双刃剑”。亚洲鲤鱼繁殖能力强,本土鱼类又很难与其竞争,目前亚洲鲤鱼已成功占领美国自然水域,尤其是密西西比河流域,直逼美国动植物的庇护所——五大湖区。

材料二:美国本土亚洲鲤鱼入侵示意图(阴影部分为主要入侵河段)           

(1)根据材料分析亚洲鲤鱼在美国本土水域大量迅速繁殖的自然原因并提出控制性措施。

 

(2)开发入侵种的食用价值是目前国际上治理入侵种一举多得的重要方式,但美国人民并不习惯食用亚洲鲤鱼,于是他们追根溯源,把希望寄托在中国吃货们的身上,亚洲鲤鱼还乡,在中国市场上究竟是会热卖还是遭冷遇,请同学们预测一下,并说明理由。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