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读“地球公转二分二至日的位置示意图”(在北极上空俯视),回答下列问题。 (1)在...

读“地球公转二分二至日的位置示意图”(在北极上空俯视),回答下列问题。

(1)在公转轨道上标出地球公转的方向。

(2)当地球位于A处时,北半球的节气是       

(3)当地球位于C处时,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出现          现象,南回归线及其以南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             (最大值或最小值)。全球正午太阳高度随纬度变化规律是                                                  

(4)将不同时段填写在下列各种地理现象后面空格中(用大写字母表示)。

①太阳直射点从北向南移动:从                   

②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越来越小:从              

③北极圈内极昼范围不断缩小:从       _______

 

(1)公转的方向标逆时针,即自西向东。 (2)夏至 (3)极夜 最大值 从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 (4) ① A C ② A C ③ A B 【解析】试题分析: (1)首先在A图公转轨道上画出地球公转逆时针方向的箭头,在地轴北端标出地球自转逆时针方向的箭头。画赤道与地轴垂直。 (2)从地球公转示意图看出,当地球位于A位置时,太阳直射在北回归线,为北半球的夏至日,北半球昼长夜短。当地球位于B位置时,太阳光直射的纬线是赤道,为北半球的秋分日,当地球位于C位置时,太阳光直射的纬线是南回归线,为北半球的冬至日,当地球位于D位置时,太阳光直射的纬线是赤道,为北半球的春分日; (3)当地球公转到C处时,太阳光直射的纬线是南回归线(23.5°S),为北半球的冬至日,日期是12月22日前后,此时北极圈及其以北出现极夜现象,南回归线及其以南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角达一中的最大值。此时全球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规律是由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 (4)由图示可知,A为夏至日,B为秋分日,C为冬至日,D为春分日.A→C,太阳直射点由北回归线向南回归线移动,一致向南移动;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角正午太阳高度角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之后,太阳直射点由北回归线向南移到南回归线的过程,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越来越小,对应的为A-C。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时,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出现极昼现象,随后太阳直射点南移,北极圈及其以北的极昼范围逐渐减小,到达赤道时,极昼消失,对应的为A-B。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产业转移都会改善迁入地的生态环境。

 

查看答案

我国积极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主要目的是减少资源消耗,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协调发展。

 

查看答案

流域的开发必须结合流域的具体特征进行综合开发和利用

 

查看答案

面对我国湿地面积逐年较少的问题,可采取退耕还湿、建立湿地自然保护区等措施。

 

查看答案

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是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升级的唯一选择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