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劳动参与率,是经济活动人口(包括就业者和失业者)占劳动年龄人口的比率,是用来衡量...

劳动参与率,是经济活动人口(包括就业者和失业者)占劳动年龄人口的比率,是用来衡量人们参与经济活动状况的指标。下图为我国分年龄组劳动参与率变化曲线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关于图示信息的叙述正确的是

A. 随着年龄增长,劳动参与率呈升降交替变化趋势

B. 我国经济活动人口的主体集中在20-49

C. 随着年龄增长,劳动参与率呈波动上升趋势

D. 15-19岁人口劳动参与率逐年呈上升趋势

2.我国为应对劳动参与率变化产生的不利影响可能采取的最有效措施是

A. 放开二胎生育政策    B. 提高居民的受教育水平

C. 适当延长退休年龄    D. 取消养老金

 

1.B 2.C 【解析】 1.随着年龄增长,劳动参与率先增后降,故AC项错误;20~49的劳动参与率最高,说明我国经济活动人口的主体集中在20~49岁,故B项正确;15~19岁人口劳动参与率逐年呈下降趋势,故D项错误。故选B。 2.在一定时段内,控制人口出生率与提高受教育水平,无法改变我国劳动参与率变化的不利影响,故AB项错误;在当下的情况下,取消养老金是不现实的,故D项错误;延长退休年龄,可以增加劳动参与率,故C项正确。故选C。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读“我国某区域等高线(单位:m)地形图”,回答下面小题。

1.D点的海拔可能为

A. 95m    B. 145m    C. 190m    D. 290m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A处地势落差大,宜建大型水电站    B. 该地区土地资源有限,宜发展立体农业

C. 图中的湖泊是外流湖、咸水湖    D. 观察者在B处可直接观察到C

 

查看答案

固体可燃冰(即天然气水合物)主要分布于深海沉积物或陆域的永久冻土中。2017年5月10日起,中国地质调查局从我国南海神狐海域开采出可燃冰。2017年7月9日14时52分,可燃冰的试采井在连续60天稳定产气后正式关井,这也标志着我国首次天然气水合物试开采取得圆满成功。下图为神狐海域位置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若在神狐海域大规模开采可燃冰,则可能

A. 缓解全球变暖    B. 改变海流方向    C. 很快取代石油    D. 影响海洋生态

2.试采期间,可燃冰试采平台遭遇了2017年第2号台风“苗柏”的侵袭,该台风

A. 生成于赤道低气压带    B. 使试采区的风向发生变化

C. 撤出陆地后再次经过试采区    D. 气压值最低处的风速最大

3.下列地形区中,可能有可燃冰分布的是

A. 华北平原    B. 云贵高原    C. 青藏高原    D. 东南丘陵

 

查看答案

改革开放以来,新疆棉花种植面积已由1980年前的不足20万公顷上升到2008年的171.86万公顷,占全国棉产量的比例由3%上升到40%。回答下面小题。

1.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棉花生产向新疆集中,主要是因为新疆

A. 气候条件优越,棉花品质好

B. 棉田平坦广阔,适宜大规模机械化

C. 棉花生产经济效益高于本地其他作物

D. 棉花生产成本低于国内其他地区

2.中国棉花生产向新疆集中对新疆的主要影响不包括

A. 棉农收入提高    B. 耕地后备资源不足

C. 水资源消耗加剧    D. 水土流失加剧

 

查看答案

下图为我国苹果产区及其优势带分布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苹果主产于暖温带,喜温凉。我国西南地区成为苹果适宜产区的影响因素及与北方产区相比其区位优势分别是(  )

A. 纬度较低 品质优    B. 海拔高 鲜果上市时间早

C. 土壤肥沃 品质优    D. 光照充足 鲜果上市时间早

2.新疆阿克苏苹果又称加丽果,相对于我国东部地区所产苹果来说,阿克苏苹果果香浓郁、甘甜味厚等特点更胜一筹,这主要得益于其产区(  )

A. 地下水丰富

B. 土壤以沙质土壤为主,富含有机质

C. 气候的大陆性特征突出

D. 热量条件更为优越

 

查看答案

宁夏回族自治区是“被贺兰山护着、黄河爱着的地方”。独特的地理位置,塑造出宁夏特有的自然和人文地理景观。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塞上江南”是宁夏的主要农业区,其发展农业的优势条件是    (  )

①地势平坦 ②光照资源丰富 ③降水丰沛 ④灌溉水源充足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2.在世界农业地域类型中,宁夏农业主要属于    (  )

A. 游牧畜牧业    B. 牧场畜牧业    C. 旱作农业    D. 水田农业

3.宁夏地理环境自南向北的变化体现了      (  )

①季风区向非季风区过渡 ②半湿润区、半干旱区向干旱区过渡 

③农耕区向游牧区过渡 ④长江流域向黄河流域过渡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