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山东省滨州市沾化区被称为“中国冬枣之乡”,种植面积...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山东省滨州市沾化区被称为“中国冬枣之乡”,种植面积50万亩,年产3亿公斤,年销售收入30亿元。沾化冬枣栽植历史悠久,百姓自古就有“房前屋后三棵枣树”的习惯。沾化冬枣成熟期晚,其皮薄光滑、肉质细嫩、清甜多汁,富含多种氨基酸、维生素和微量元素,营养价值为百果之冠,但自然保鲜期只有7天,质脆皮薄,极易摔碎。沾化冬枣喜光性强,对环境适应性强,但尤喜土质较肥沃、有机质含量较高的壤土或沙壤土,其生产发育要求较高的温度。下图为沾化区及其周边地区示意图。

(1)分析沾化区种植冬枣的有利自然条件。

 

(2)在冬枣栽植过程中,常采用清除徙长枝,处理竞争枝,回缩延长枝,疏截过密枝、细弱枝、重叠枝,清除损伤枝和病虫枝等修剪技术。说明其主要目的。

 

(3)试为促进沾化区冬枣产业可持续发展提出合理化措施。

 

(1)该地区为温带季风性气候,夏半年光热资源丰富,雨热同期,昼夜温差较大;该地区地处黄河下游冲积平原,地形平坦;土壤为沙壤土,有机质含量较高;有河流流经,灌溉条件便利。 (2)保持树冠通风透光;控制冬枣产量,提高冬枣品质;延长枣树结果年限等。 (3)加大培育优质新品种的力度,提高冬枣品质;加大宣传力度,增强品牌优势与提高品牌知名度;对冬枣进行深加工,延长产业链,提升附加值;规范枣农的生产行为,确保冬枣绿色安全等。 【解析】(1)种植冬枣的自然条件主要是气候、地形、水源及土壤条件。该区为温带季风性气候,夏半年光热资源丰富,雨热同期,昼夜温差较大,适合冬枣喜光性强的习性及生长发育要求较高的温度条件的要求,冬枣品质好;该区地处黄河下游冲积平原,地形平坦,土壤为沙漠土,有机质含量较高,适合冬枣喜肥沃、有机质含量较高的土壤或沙壤土的习性;有河流流经,灌溉条件便利。 (2)冬枣喜光性强,清除徒长枝,处理竞争枝,回缩延长枝,疏截过密枝、细弱枝、重叠枝,可保持树冠通风透光;清除损伤枝和病虫枝等修剪技术,利于控制冬枣产量,提高冬枣品质;延长枣树结果年限等。 (3)促进沾化区冬枣产业可持续发展要从提升经济效益和社会影响等方面分析。加大培育优质新品种的力度,提高冬枣品质;加大宣传力度,增强品牌优势与提高品牌知名度;对冬枣进行深加工,延长产业链,提升附加值;规范枣农的生产行为,确保冬枣绿色安全等。 【总体分析】 本题考查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种植冬枣的自然条件主要是气候、地形、水源及土壤条件,结合冬枣的生活习性进行分析。冬枣喜光性强,清除冠枝,适宜于冬枣生长习性;清除损伤枝和病虫枝等修剪技术,是为了让冬枣生长更好,结果更多。促进沾化区冬枣产业可持续发展要从提升经济效益和社会影响等方面分析。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洗车指数是根据过去12小时和未来48小时有无雨雪天气,路面是否有积雪和泥水,是否容易使汽车溅上泥水,是否有沙尘等天气条件,给爱车族提供是否适宜洗车的气象指数。洗车指数共分为4级,级数越高,就越不适宜洗车。读“某区域地面天气图”,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1.图中①②③④四地,洗车指数数值最低的是(    )

A.     B.     C.     D.

2.如果图中等压线状况维持不变,某自驾游汽车从②地经③地到④地,天气变化可能是(   )

A. 气温:暖—冷—暖    B. 气压:低—高—低

C. 降雨:晴—雨—晴    D. 风向:西北风—西南风—东南风

 

查看答案

我国某中学地理研究性学习小组进行野外科考,绘制出图中等高线(单位:米)和主要河流图,并于北京时间2016年12月22日13:20在图中丁地测得该日最大太阳高度为42°。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某风电企业准备在图中设立风电发电场,该学习小组提供的最佳参考位置应该是

A.     B.     C.     D.

2.该研究性学习小组根据相关地质部门资料,绘制出丁到戊的地质统计图,曲线上各数据表示各测量点对应地某相同岩层的深度,则可以判断出沿该剖面线为

A. 背斜山    B. 向斜谷    C. 背斜谷    D. 向斜山

 

查看答案

读下图,某河流示意图,回答下面小题。

1.甲处地貌的形成与下列哪个因素无关

A. 中游落差小B.地转偏向力作用C.河流含沙量大D.入海口潮差小

2.造成乙现象出现的外力作用可能是

A. 地壳运动    B. 风化作用    C. 侵蚀作用    D. 堆积作用

 

查看答案

某国棉花在世界上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常年产量居世界第六位,出口量居第四位。下图示意该国棉花生产区降水量的季节变化,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该棉花产区的气候类型是

A. 热带雨林气候    B. 地中海气候    C. 热带草原气候    D. 热带季风气候

2.该棉花产区最可能位于

A. 巴西    B. 埃及    C. 乌兹别克斯坦    D. 澳大利亚

3.该地区气候特征对棉花生产的有利影响是

A. 全年高温,蒸发旺盛    B. 风调雨顺,不受旱涝灾害影响

C. 盛夏时光热充足,利于采摘    D. 生长期高温多雨,利于棉花生长

 

查看答案

“地坑院”是古代人们的一种穴居建筑,至今仍有留存。在我国的关中平原,人们在平地上挖出一个方形的深坑,然后在深坑的四壁开凿洞穴用来居住,在“地坑院”的正中央栽种一颗高大的树,树冠冒出地面。读关中平原“地坑院”景观图,完成下面小题。

1.人们在“地坑院”的正中央栽种一棵大树,其主要作用是(   )

A. 遮挡风沙    B. 遮阳挡雨    C. 防外人跌入    D. 美化建筑

2.建造“地坑院”民居的自然条件是(   )

A. 土质黏重,不易挖掘    B. 土壤直立性好,不易坍塌

C. 地下水浅,易挖出水    D. 夏季降水多,地坑易蓄水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