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燕麦适宜生长在温暖、潮湿的山区环境,芬兰自然环境优...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燕麦适宜生长在温暖、潮湿的山区环境,芬兰自然环境优越。自古以来种植燕麦,所产燕麦品质优良,具有体积大、外观好、颜色淡、口感柔等特点。目前燕麦种植已成为芬兰农民增收的支柱产业之一,加工产品远销世界各地,为此芬兰计划继续扩大燕麦种植面积。如图为芬兰地理位置示意图。

(1)说出芬兰燕麦品质优良的原因。

(2)说明芬兰发展燕麦深加工的优势。

(3)分析芬兰燕麦产业走向国际化具有的优势条件。

 

(1)芬兰夏季气候温暖;冬春多积雪,夏初融化后,土壤水分多,由于纬度高,气温低,蒸发量小,所以空气潮湿;芬兰水资源丰富,环境质量高。 (2)生产规模大;劳动力素质高;工业基础雄厚;技术发达。 (3)原料具有垄断优势;国际市场对燕麦需求旺盛;高端产品附加值高;政策支持。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农业区位条件、工业区位条件。 (1)本题主要考查农业区位条件。燕麦品质优良主要跟自然条件关系密切,可从气候、土壤、水源等方面作答。答题时认真阅读资料,仔细审题。 (2)本题考查工业区位条件。芬兰发展燕麦深加工的优势可以从工业基础、劳动力素质、技术、生产规模等方面作答。 (3)本题考查工业区位条件。芬兰燕麦产业走向国际化可以从国际市场需求、原料的垄断优势、国家政策支持等方面作答。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读近30年来我国喜马拉雅山不同海拔高度带内存在冰湖、新增冰湖和消失冰湖的面积变化图,完

成下面小题。

1.近30年我国境内喜马拉雅山区冰湖

A. 总体呈萎缩态势    B. 较低海拔处冰湖变化明显

C. 各海拔区都呈扩张态势    D. 海拔5200米附近冰湖最多

2.近30年造成我国境内喜马拉雅山区冰湖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 植被破坏    B. 气温上升    C. 过度引水灌溉    D. 降水减少

 

查看答案

乌伦古湖位于阿尔泰山左南坡山麓地区,为干旱区内陆湖泊,为新疆第二大湖,目前乌伦古湖最大水深为17.4m,湖内生物资源丰富。图示意乌伦古湖地理位置及入湖河流分布,右图示意乌伦古湖等深线分布。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目前乌伦古湖

A. 湖泊水位季节变化小    B. 洪水期人工水渠补给湖水,枯水期反之

C. 因是淡水湖,结冰期长    D. 主要补给水源为乌伦古河和人工水渠

2.乌伦古湖水深、面积的大致变化是

A. 湖泊面积随水深降低而均匀减小

B. 当最深处水深小于5.4m时,随着水位的降低,湖泊面积急剧减小

C. 当最深处水深大于12m湖泊面积随水探降低而减小的趋势相对平缓

D. 当最深处水深小于12m时,随着水位的降低,湖泊面积急剧减小

3.阿尔泰山南坡乌伦古湖周围有大面积的芦节分布,这休现地理环境的

A. 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B. 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C. 非地带性地域分异规律    D. 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查看答案

全球最大太阳能飞机“阳光动力”2号于2016年4月20日左右离开美国夏威夷重返蓝天,继续其环球之旅。该飞机停经温哥华、旧金山、洛杉矶和凤凰城,目的地市纽约。下图为阳光动力2号环球飞行路线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阳光动力2号环球航行路线上选择自西向东飞行的原因是

A. 处于高空西风带,借助风力,省时省力

B. 处于近地面西风带,借助风力,省时省力

C. 昼长时间变长,获得太阳光照时间长

D. 处于信风带上,借助风力,省时省力

2.阳光动力2号停经的旧金山(37︒48'N,122︒25'W)附近海域夏季多浓雾,其形成因素主要是

A. 北太平洋暖流    B. 温暖湿润的西风带

C. 阿拉斯加暖流    D. 加利福尼亚寒流

3.阳光动力2号到达洛杉矶时,洛杉矶(34︒05'N,118︒22'W)表现的气候特征及成因是

A. 温和多阴雨天气增多;西风带控制加强    B. 干燥程度日趋加重;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加强

C. 高温多雨增多;夏季风势力增强    D. 干热风影响日趋严重;东北信风影响加强

 

查看答案

黑河是我国西北地区第二大内流河,发源于祁连山,黑河上游的天老池小流域海拔在2600-4440米,其植被类型主要为云杉、灌丛、草甸,其覆盖率为65%。植被对降雨的截留是植被的枝叶及地表枯落物的拦截使降雨无法参与径流形成和地面以下各种水分的运动过程。下图为天老池流域植物体的截留量和截留率随高度变化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影响天老池流域中灌丛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A. 纬度    B. 降水    C. 气温    D. 水热条件

2.推断图示天老池流域范围内的降水量空间分布规律

A. 随生物量增加而减少    B. 大致随着地势升高而增加

C. 随着地势升高而减少    D. 随生物量增加而增加

3.影响灌丛带截留量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 生物量和降雨量    B. 地势和生物量

C. 太阳辐射和地势    D. 流域面积和降水量

 

查看答案

灯塔是建于航道关键部位附近的一种塔状发光航标。灯塔是一种固定的航标,用以引导船舶航行或指示危险区。下图为我国某岛屿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政府计划在甲处修建一座灯塔,塔高为24米,则该灯塔塔顶的海拔高度约为

A. 164米    B. 184米    C. 224米    D. 324米

2.甲处灯塔对图中①②③④海域的轮船起不到作用的是

A.     B.     C.     D.

3.当灯塔影子达到一年中最短时,位于俄罗斯莫斯科(55︒45'N,37︒36'E)的旗杆竿影(下图中MM'所示)朝向的是

A.     B.

C.     D.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