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地理试题 >

读某地等高线地形图,甲、乙、丙是聚落,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有一陡崖M,其海...

读某地等高线地形图,甲、乙、丙是聚落,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有一陡崖M,其海拔至少为________米,乙村位于甲村________方向。

(2)计划在甲村和丙村间修一公路,1、2方案哪个更合理?________。理由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00 东北 (2) 1方案 基本沿等高线修筑,坡度小,修筑难度低,修筑成本低 【解析】(1)图中有一陡崖M,有三条等高线相交,图示等高距是50米,根据高差公式,(n-1)•d≦H﹤(n+1)•d,其海拔范围是100-200米之间,至少为100米.根据指向标,乙村位于甲村东北方向。 (2)计划在甲村和丙村间修一公路,1、2方案中1方案更合理。理由是山区修路原则是尽量少穿越等高线。1方案基本沿等高线修筑,坡度小,修筑难度低,修筑成本低。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根据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

材料二 某地气候资料图。

材料三 两大洲的纬度分布组合示意图。

(1)读材料一,该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位于________半球。在材料三中,D地的气候主要是受图中________气压带或________风带(填数码)的控制而形成的。

(2)读材料二,该气候类型的名称是________,其分布的规律是________________。在材料三的A、B、C、D四地中,属于这种气候类型的是________。

(3)读材料三,分析图中阴影部分表示的气候类型在A处分布面积比B处大的原因。

(4)读材料三,简要评价A地区气候条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查看答案

读下图回答问题。

(1)如果此图表示热力环流,B、C在近地面,A、D在高空,箭头表示空气流动方向,则B、C处气压低的是            ,冷却的是             

(2)如果此图表示的是北半球低纬纬度的大气环流,B、C在近地面,A、D在高空,则C

               (气压带或风带),在其控制下的气候特征是                  

(3)如果此图表示的是海陆间水循环,B、C在近地面,A、D在高空,则③表示         ,B、C两地表示陆地的是           

(4)如果此图用于表示岩石圈物质循环,B表示岩浆,则②表示            ,C表示         

 

查看答案

读下面“我国东部沿海某地热力因素形成的高空等压面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比较A,B,C,D四点的气压,从高到低依次是               

(2)AB的温度_______(高或低)。

(3)ABCD之间的热力环流呈_______(顺或逆)时针方向流动。

(4)如果A地是海洋,B地是陆地,则此时应该是_______(白天或黑夜)

(5)形成图中热力环流的根本原因是                              

 

查看答案

读我国部分地区地面天气形势图,回答下列问题。

(1)此时,A地处于________(天气系统)控制下,其垂直方向上气流呈________运动,A地此时的天气状况是________。 

(2)C地在未来几天都将有锋面过境,该地在锋面过境时可能出现                     天气状况,过境后的气温、气压变化和天气状况是                                     

(3)如果该天气形势出现在春季,那么我国西北、华北地区有可能出现           灾害性天气。 

 

(4)下列四幅图中,符合我国华北地区主要气候类型的是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1:中国第28次南极科学考察队于2011年11月3日从天津出发,11月17日凌晨1点抵达澳大利亚弗里曼特尔港(45°49′S,170°38′E),在这里进行抵达南极前的最后补给。 并为穿越“咆哮”的西风带做准备。

材料2:澳大利亚气候分布图。

(1)抵达弗里曼特尔港时,气压带、风带的位置________(填偏南或偏北)

(2)“咆哮的西风带是下图中的________,此地带风大浪高的原因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澳大利亚弗里曼特尔港的气候类型是__________,该气候类型的主要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形成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根据材料2描述澳大利亚年降水量分布的形状特征,并分析其热带雨林气候的原因。

(5)在中山站升起的五星红旗飘向________方向。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